太 阳、地 球 的 银 河 周 期 探 析

地学演绎 莫如波 1994-2021

    前言:所涉及的是些地学难题,新元古代晚期以来发生了三次间隔约三亿年的大冰期全球海平面变化总体上亦有三亿年的升降周期 >>>,有如天文地质学上的一些内容,尽管未获得天文观测的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已默认太阳的银河周期在三亿年左右,其运行轨道呈椭圆形,且元古代以来银河年有变短趋势。但近年西方精确的天文观测得到的却是另一番情形,太阳的线速度230~240km/s至银心距约26100光年银河旋转是在变慢而不是在加快,太阳绕银几乎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一圈约为2.1亿年,新元古代以来太阳运行速度就算有快慢变化也是很平缓的,与三亿年地质周期无法协调,找银河系外因素来解释也无果。剩下的一种可能是太阳系在银河旋臂的摆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让银河年达到大约三亿年,再者,对于作螺旋状运行的太阳系,盖亚太空观测所获得的“7mm/s”只是个偶然的加速方向,无法证明太阳系的银道轨迹不是明显的椭圆形。换一句话,如果太阳系作匀速公转,就不知道三亿年的地质周期是怎么来的了,或者地质周期不存在,前后三亿年的间隔只是个巧合。相关内容收集编写历时很长,就当是过程展示吧!(2021.7.13)

    前人给出的古生物证据:关于石炭纪(C)—三叠纪(T)期间每年的天数,Berry等资料(1975)在匀变斜线下方有三个点(图6.37),Wells数据有晚石炭世珊瑚样本两个(1970),Pannella数据有晚石炭世、中三叠世瓣鳃类样本各三个(1972),见表6.6。坐标点往斜线下方偏离得厉害,就算采用各样本组数据的最大值亦很往下偏,总样本量不少,其不太可能是由误差引起,很可能是因为地球自转变慢呈过山车模式而非匀变。Wells 1963年所作匀变斜线(图6.34)很可能是简单化了。过山车模式是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周期性变化的动力学根源

    日-地-月之间关系应该是这样的(理论依据):同一行星或卫星,从高轨道变低轨道时,线速度增大,角动量减小。如果地球绕太阳公转加速,月球为了追上地球,就得向低轨道收缩,以便减小公转角动量,换取更多的前进动能,结果是月地靠近,起潮力增大,引起地球自转变慢。当太阳在银河系运行加速时,地球要增加前进的动能,就得收缩公转半径、降低自转角速度,此时公转线速度增大,太阳年变短,月球亦收缩公转半径,起潮力变大,地球自转再减速,结果是每年的天数及总时数都变少,每天时数变多,每月的时数及天数变少。当把地球公转周期看作近似不变时,大致情况是:地球通过自转减慢、收缩地月系统的旋转半径来增加前进的动能,月地靠近,起潮力增加,反馈回来地球自转再变慢,结果是每天时数变多、每年天数变少,每月时数及天数变少。已有基本共识:地史上每年天数在变少,每天时数在增加,月球逐惭远离,每月天数在减少(地球自转失速比月球公转失速更严重)。起潮力的作用:无论是地日靠近或是月地靠近,都会受到起潮力的抵制;另种情况,当太阳系在银河系运行减速时,地球轨道及月球轨道就会加倍放大,地球自转就会变快,但会被月球起潮力有所削弱,对应中生代太阳系向远银点运行地球自转趋向加速的那一段
   
    米兰科维奇理论只能说明几万和十万年周期的气候变动旋回,却难以解释更高级别的气候旋回。前寒武纪晚期(6.5~7亿年前)可能有过一次大冰期,加上石炭二叠纪(2.7~3.5亿年前)和第四纪先后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其间隔约3亿年左右。Fischer(1984)认为,显生宙有两个长3亿年左右的超级旋回,基本上受地幔对流周期所支配。每一周期以伴有大量地幔柱的快速对流开始,在地球表面上表现为巨大岩石圈板块的破裂,以及泛大陆或超级大陆的解体、漂开。随着大洋中脊的新生和扩展,洋盆总容积减小,海面上升,大陆上发生大规模海侵。陆地面积的减小,使大气中CO2通过风化作用返回岩石圈的过程减弱。强烈的火山活动则导致自地幔和地壳逸出更多的CO2。结果,大气中的CO2含量上升,产生温室效应。因而在这一阶段,地球上经向温度梯度较低,两极暖湿,大洋普遍较暖,大洋对流滞缓。在显生宙,这种温室状态曾两度出现,即寒武纪末至泥盆纪末,侏罗纪初至始新世全部或大部时期。在超级旋回的第二阶段,地幔对流减弱,对流格局简单化,独立活动的岩石圈板块数目减少,大陆聚合增生。扩张速度减慢导致大洋中脊体积缩小,还有一些中脊随着大洋关闭而消失,致使洋盆容积增大,发生海退。陆地面积的增大使风化作用强化,从而消耗了大气圈中更多的CO2。火山活动减弱则使排出的CO2数量减少。结果,大气和大洋的CO2在一个低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温室效应终止,而被冰室状态所取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地球上经向温度梯度增大,极地干冷,出现大陆冰盖和海冰,大洋变冷,大洋环流增强,海水高度富氧。这种冰室状态曾出现于前寒武纪末-早寒武世,晚古生代至二叠纪,第三纪后半期至今。(摘自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古海洋学概论》1989年版第146-147页)
  


(目前未发现相对靠谱的显生宙气候变化曲线)

    如果仅从银河周期来看,从三叠纪(T)至侏罗纪(J),海平面应该逐渐升高并于J\K界线处达到最高,左图侏罗纪的低海平面似乎不合理,但从右图的过山车曲线来看,P—T—J位于过山车曲线的谷部,侏罗纪出现低海平面却是合理的。白垩纪海平面飙升得很厉害,也即地幔对流快速增强、大洋中脊爆裂式扩张,可能是俯冲板块进入地幔深处、相互碰撞的板块高度挤压,能量被压缩、积集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报复性反弹的结果。

    银河周期的大冰期是如何形成的?银河周期地球气候的变化,大气CO2含量及地球表面反射率变化是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CO2浓度既是气候(气温)变化的因,也是气候(气温)变化的果,CO2浓度是反映气候变化的直接指标,大气CO2的积集与消耗是决定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海陆面积变化引起的地球表面反射率变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大气CO2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幔源热气的释放,其与地幔对流强弱有关,与太阳系的银河周期有关,近银心点地幔对流减弱形成大冰期,远银心点地幔对流最强,大气CO2高度积集,形成高温期。大气CO2的消耗主要与雨水对地表岩石的风化分解有关,大陆裂解,内陆干旱沙漠减少,降雨在陆地更广泛强度更大,有利于陆地对大气CO2的消耗,导致CO2浓度降低并形成冰期。海陆面积的变化主要与地幔对流强弱有关,近银心点地幔对流最弱,大洋中脊收缩,洋盆容积增大,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地表总反射率增大,气候变冷,形成大冰期;远银心点地幔对流最强,大洋中脊扩张体积增大,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缩小,地球表面总反射率减小,气候变暖。也就是说,银河周期地球气候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地幔对流强弱变化引起的幔源热气释放强度的变化;二、陆块聚合或裂解引起的大气CO2消耗的变化;三、海陆面积变化引起的地球表面反射率的变化。约9.5亿年前、6亿年前、2.8亿年前、第四纪大冰期应与近银心点地幔对流减弱及海平面降低、陆地面积增大反射率增加有关;而约7.1亿年前的大冰期、4.2年前的小冰期以及1.36亿年前的寒冷期应与大陆裂解、陆地对大气CO2消耗增强有关。mrbosh.2017.10.11

    银河年地质证据与天文观测成果的关系:地史上晚新生代、石炭-二叠纪之交、震旦纪末出现了大冰期,根据大冰期出现的间隔,认为银河年大约为3亿年Stainer在1973年给出太阳系经过近银心点的时间为距今-8±4、280、595、937、1300、1678、2067、2462、2860……百万年前,经过远银心点的时间是距今136、437、766、1119、1489、1873、2265、2660、3060……百万年前,银河年的长度为2.86~4.06亿年。然而,日本天文观测站得到的现今太阳在银河系运转的线速度为240±14km/s,太阳至银心的距离为26100±1600光年,如果把太阳绕银心公转视作单纯的圆周运动,算得的银河年只有2.05亿年,比地质推测或Stainer给出的银河年要小得多,这到底是为什么?问题显然出在:太阳绕银心运转并非标准的圆周运动,而很可能是呈螺旋状绕着一条椭圆轨道运行。现今太阳系又处于近银心位置,绕银河一圈的轨迹长度达到近银心圆周运动的1.4(即2.86/2.05)倍甚至更多就变得十分有可能。mrbosh.2017.10.28

    日本天文观测站得到太阳在银河系的运行速度为240±14km/s,太阳至银心的距离为26100±1600光年;盖亚太空测量得到太阳的运行速度是230km/s,并证实了一年多内,太阳以7mm/s的速度向银心加速。从这些精确的测量是否可算得银河周期?要算出太阳轨道的周长,必须能确定是在作圆周运动或近似圆周运动。太阳以7mm/s的速度向银心加速,合每年向银心靠近221km,相当于1亿年向银心靠近了2.3333‰光年,相对于太阳至银心距离,这个数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看似已极近圆周运动。但是,如果太阳绕银呈螺旋式前进,形成7mm/s向银心加速就具有随机性,无法证明太阳轨道总体上不是明显的椭圆形。关键是没有足够的地质事件支持2.05亿年(日本)或约2.14亿年(盖亚)的银河周期。换一句话,如果太阳绕银真的作均速圆周运动,除了陨星撞击突发事件,天文因素就不会对地质、气候、生物演化产生影响,地质史也就不会有天文周期。与地质演化无法协调,广东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就很上节拍mrbosh.2020.12.11

    可能是星际掠夺让太阳系的银河年变短:最近科学家解释,出现暗物质缺失的星系是其受邻近大型星系潮汐力剥离的结果。这种现象可能也发生于银河系与伴星系大小麦哲伦星系之间,银河系抢得伴星系的暗物质,导致银盘质量增大“刚性增强”,太阳系公转加快,银河年变短,同时也使大小麦哲伦星系趋于解体。大小麦哲伦星系在十多亿年前成为绕银河系运转的伴星系,时间上与十多亿年前地球自转变慢加速相一致。如果没有暗物质,根据万有引力及向心力公式,太阳系绕银运行的线速度与太阳至银心距离的开方成反比(即线速度V=GM/R,M为银心质量,R为太阳至银心距),而暗物质对银盘起着一定的粘连作用,导致绕银线速度离银心近的星系变小,离银心远的星系变大。推测早期太阳受暗物质影响相对较轻,绕银运行较慢,一个银河年需要4亿年左右;到了十多亿年前,银河系从伴星系那里掠取到更多的暗物质,太阳系被更多粘连后与银心并转让公转周期变短,银河年逐渐变成现今的2.5亿年mrbosh.2020.12.9

    可能是银河系外因素导致地球自转呈节律性越转越慢:对于“首次证实银河系在踩刹车,自转速度已减慢了1/4”,该论文的合著者有说“一直怀疑银河系中心的旋转棒正在变慢”,也有人认为是银河系整体旋转变慢,若按盖亚日本太空观测得到的线速度按圆周运动计算,现在太阳系的银河周期为2.14亿年(盖亚线速度230km/s,至银心距用26100光年),120亿年前银河系刚形成时太阳系位置的银河周期即为1.71亿年,45亿年前地球刚诞生时的银河年为1.98亿年,20亿年前为2.07亿年,5亿年前为2.12亿年。显生宙可看作基本不变。再退一步,就算只有银心旋棒结构的旋转在变慢,而外侧在变快,太阳系银河周期20亿年来的变化也是很小的,变化幅度应比银河系整体变慢所造成的还要小一些。不相同的周期节律,地球自转呈节律性越转越慢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80~90Ma的短周期应与太阳系在银河旋臂中的摆动有关,Steinbery(1981)世界海平面升降节律(《古海洋学概论》1989)与构造运动全球性加强期节律(《天文地质学概论》1983)相一致,广东地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旋回也出现相应的节律(《广东地质》论文.1989~1990)多方数据互不关联来源具有独立性;显生宙三亿年左右的大周期主要从大冰期的出现及长周期的海平面升降中体现出来。既然地球自转变化的周期与太阳系绕银河系公转周期没有直接关系,就有可能与系外因素有关。例如大小麦哲伦星系,可以这样想,地球自转变化周期(从4→2.5亿年)大于太阳绕银公转周期(从1.98→2.14亿年),地球自转变化周期是越来越短,早期周期是4亿年,近期是2.5亿年左右。可以想象这个自转变化周期与太阳系运行过程与麦哲伦伴星系相遇有关,早期大约20亿年以前麦哲伦星系绕银河系公转较快,太阳系绕银公转两圈时才与麦哲伦星系相遇一次,需要大约4亿年,后期20亿年以来由于麦哲伦星系距银河系更远,绕银公转角速度变小,太阳系只需2.5亿年就与银心、麦哲伦星系连成一线。由于麦哲伦星系正不断地向银河系输送暗物质,且麦哲伦星系本身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导致太阳系靠近麦哲伦星系时运行加快,远离时逐渐变慢,从而引起地球自转作出相应的变慢与变快。这是一个例子、一种可能,或者是其它天体因素在起作用,最终导致地球自转在月日起潮力作用变慢的基础上再呈节律性越转越慢。mrbosh.2021.6.30

    麦哲伦星系对太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银河系内匀速运转,更容易受系外影响。太阳系绕银心运转,她在旋臂的位置可能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可作上下或左右摆动,形成螺旋式进动,进动周期大约是80~90Ma,半周期是40~45Ma,我之前在九十年代拟合假设的6亿年前的半周期是40Ma、晚近期是45Ma,相对于近似匀速的银河旋转来说,前后变化是有点大,实际可能只有一点点。其实如果6亿年以来的进动半周期取平均值42.5Ma来算也是可以的,可以得到无实质差异的相近结果,>>>
    地质事件确是难以找到与大约2.14亿年银河年相应的长周期,但银河系内匀速运转,意味着受到系外引力影响时,更加容易形成并表现出一个系外大周期来。再说,既然银河系能把麦哲伦星系“拆”成弯曲的不规则星云,麦哲伦星系对银河系的影响也应该不会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麦哲伦星系绕银河系公转周期推算:如果太阳系的银河年按盖亚的2.14亿年,最近一轮麦哲伦星系与太阳系、银心连成一线的周期用2.5亿年,可算得麦哲伦星系最近公转一圈要12.72亿年,与网上说的15亿年接近。用麦哲伦绕银周期与地质长周期反算太阳的银河周期:盖亚2.14亿年银河周期只考虑了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未考虑其在银河旋臂摆动耗费的时间,实际银河年应大于2.14亿年;就采用麦哲伦绕银周期为15亿年,最近地质长周期按2.8亿年(或3亿年),可算得实际银河年为2.36亿年(或2.5亿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大小麦哲伦星系互绕整体再绕银河系运转,大麦哲伦质量约为银河系质量的1%,大小麦哲伦总质量大约是银河系质量的1.67%,已超过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1.23%)。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产生的直接效应就是潮起潮落,长期作用让地球自转变慢。漂浮在银道面绕银心运转的恒星正如地球表面可以活动的海水,运行过程中与麦哲伦星系相会,靠近时必定会被引力拖拽运行加快,远离时又会受引力制动而运行减速。大冰期的出现应与太阳系经过麦哲伦星系投下的引力掠影区有关;大麦哲伦星系对太阳系引力作用示意图
    麦哲伦星系本身未知数很多,想在网上搜索其绕银河系公转的轨道、轨道面与银道面的关系未能找到,找到一张银河系及附近星系在天文坐标中的相对位置图,大麦哲伦星系位于90°坐标轴的下方,如果是以银心-太阳连线为0°,上面所说的麦哲伦星系对太阳系运行影响就无法成立,如果90°坐标轴是银心-太阳连线还不多。如果麦哲伦星系公转轨道面与银道面斜交,出现麦哲伦星系-太阳-银心连成一线的可能性基本上是等于没有,麦哲伦星系导致三亿年的地质长周期自然也就不成立。
    前人用古生物化石做出的地史时期的每年天数问题,四五亿年前每年有410~420天,早期上世纪七十年代来自于西方学者对泥盆系、志留系甚至寒武系古生物化石条纹的研究,即他们通过对瓣鳃类、珊瑚、叠层石等化石进行磨光,然后通过数条纹得到每年的天数,至于他们会不会将13个月的条纹当成一年12个月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现有常识或公认理论,地球自转逐渐变慢源自月球、太阳起潮力对地球的刹车作用,其中月球对地球的起潮力是太阳对地球起潮力的2.2倍,月地、日地间起潮力的大小与之间距离的立方成反比,由于太阳与地球距离变化很小,太阳对地球起潮力的变化是很小的,但月球形成于一颗叫忒伊亚(Theia)的行星对原始地球的撞击,初始月球形成时距离地球相当近,月球几乎是从洛希极限中逃出来的。由于早期月球至地球距离很近,起潮力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初始月球对地球的起潮力非常大,导致地球自转失速自然就会比后来大得多,后来失速曲线即以三次方形式由陡变缓向现今过渡,利用三次方反比曲线,可近似得到13亿年前每年不多于419天,每天不少于21小时,5亿年前每年不多于381天或每天不少于23小时。这意味着:中元古代以来每年天数的变化是很平缓的,3亿年变化的长周期就算存在,也是小幅度平缓的,80~90Ma的短周期的变化幅度也不会太大。中元古代以来地球自转相对平稳,速度变快变慢应不致于太明显。mrbosh.2021.7.3(相关补充:2021年8月《自然-地球科学》通过模拟地月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潮汐作用,推测在大约24亿年前,地球的自转速度已经减缓到了每天21小时左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0年陈海云硕士学位论文,根据山东临朐地区下寒武统馒头组灰岩韵律,得到早寒武世每年有384.5天,每天是23小时,根据河北秦皇岛石门寨下奥陶统亮甲山组灰岩韵律,得到早奥陶世每年有381.7天,每天是22.8小时,而现今每年为365.24天,每天24小时。这补上一刀,半个世纪前得出的每年天数基本就没得救了!)

    2021年10个前沿科学问题之一:如何揭示板块运动动力机制?既然太阳系绕银心运转可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就不存在地球为了追赶太阳而降低自转角动量的现象,同时也不存在月球为了追赶地球而缩小公转半径并导致起潮力增大的现象,地月系总动量守恒,起潮力趋势稳定,地球自转速率也就不会随着银河年发生长周期的变化,银河年地质周期并不存在(不存在反过来可证明太阳系绕银心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但这并不等于地球自转仅受月球起潮力影响单纯在变慢,地史上应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快慢变化。由于洋壳板块的迁移主要受洋中脊扩张所驱动,隆起的洋中脊或卧槽洋盆不能随便漂移另换个位置,而陆壳板块即可在软流圈上漂移。陆壳密度小,隆起的陆块具有更大的至地心距或至自转轴距离,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当地壳主要陆块向赤道漂移时,地球自转就会变慢,同时起潮力加大对低纬度陆壳的作用又促进自转变慢;反之,主要陆块向两极漂移时,地球自转就会变快,或者说,当地球自转变快时,主要陆块会向两极漂移。陆块迁移是控制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陆块漂移与地球自转快慢变化互为因果关系,陆块漂移既是自转变化的原因也是自转变化的结果。自转变快的另一种结果是地幔对流加强,洋中脊扩张,海平面上升,大洋板块俯冲增强,幔源CO2释放增强,期间气候相对温暖;而自转加剧变慢即会导致地幔对流减弱,海盆容积增大,海平面下降,气候相对寒冷,或形成大冰期。以往机制认为是地幔对流驱动着板块运动、大陆漂移,而这里即认为是大陆漂移首先引起了地球旋转速率的变化,然后才导致地幔对流强弱变化或洋中脊扩张、大洋岩石圈迁移速率的变化。至于地史上什么时候主要陆块向赤道漂移,什么时候自转会变快?是地球板块间惯性作用及应力调整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天文因素无关。如果Berry、Wells等所做每年天数是些伪造数据,我们对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所知就甚少了;如果按照起潮力刹车机制,中元古代以来地球自转变慢过程是相当平缓的,5亿年前每年仅为381天左右,比Berry的每年420天要平缓得多,这就为陆块漂移导致地球旋转速率变化腾出了空间,不致于变慢过急,让自转变快有了可能并呈现出来。可从显生宙大陆漂移方向作判断:晚古生代地球自转是在加剧变慢的,导致联合古陆形成;中生代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地球自转在变快,导致联合古陆解体并向两极方向漂移,中国陆块即向北西方向迁移;晚白垩世以来,地球自转加剧变慢,导致陆块向赤道向东迁移,亚洲东南大陆大幅度向南向东迁移,澳洲及印度板块等急速向赤道漂移。mrbosh.2021.7.31

    如何理解地球公转周期近似不变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1/81,月地互绕会让月球定向面对地球,会让地球自转失速,月球逐渐远离地球,月地距已从45亿年前的22530km增加到现今的384400km,增加至原来的17倍平均远离速率为8.0416cm/年,是现今3.8cm/年的2.12倍,月球公转角动量也增至原先的4.13倍。地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1/33万,科学家认为,由于日地间潮汐力的作用,现今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cm对比月球,采用平均远离速率是现今的2.12倍作估算,地球平均远离速率为31.8cm/年,45亿年下来共远离了1431000km,相当于现今日地距的9.56‰可算得地球刚形成时的公转周期是现在的98.57%,现在地球公转角动量是45亿年前的1.0048倍。由于月球形成于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原始地球相撞,早期从近洛希极限(有说是1.9万公里)中逃出,而地球形成于轨道附近原始陨块的吸积,没有洛希极限离期,地球远离太阳的平均速率与现今相比应小于月球所具有的2.12倍数,可确认,45亿年来日地距拉长及地球获增角动量是很小的,45亿年前日地距现在的99.04%~99.55%公转周期(一年的时数)是现在的98.57%99.32%。这意味着地球或地月系本身近于一种封闭式的动量守恒状态,当太阳运行加速时,地球几乎没有办法通过收缩公转半径、减少公转角动量来换取前进的动能,只能通过自转减速及缩小月地距来换取(月地距缩小起潮力增大会加剧地球自转变慢);同理,当太阳系运行减速时,地球就会有前进动能转换成自转角动量让自转加速,也有更多的角动量传给月球再让月地距加大。太阳系绕银心运行过程兼在银道面作上下摆动(或呈螺旋运动),太阳系的运行速度会出现周期性的快慢变化。初始日地距获可信数值。mrbosh.2020.11.18

    推导计算

    现今日地距 为1个天文单位合149600000 km
    现今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 cm对比月球,45亿年来平均远离速率采用现今远离速率的2.12倍,即31.8 cm/年,45亿年前日地距1496000001431000148169000(km),是现今日地距的99.04%。
    从地球公转向心力 及日地万有引力 公式推得 2 =GGM
    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太阳质量、R为日地距、V为地球公转线速度;地球公转周期 T2πR/V 。
    地球公转周期(T)45亿年前与现今的比值为:T=(π)/(2πR)=(RGM/(GM/R)=()*1/2 =(3/2 (148169000÷149600000)3/2 =0.9857 。
    地球公转角动量 L= mVR地球质量、V为地球公转线速度、R为日地距。
    45亿年前地球公转的动量矩(角动量)为 L现在地球的角动量为
    现在与45亿年前的角动量之比为:L/L(V*GMGM/R*1/2 * 1/2 (149600000÷148169000)1/2 =1.0048 。

    当用于对比,当45亿年来远离速率均以现今的15 cm/年进行计算,得到45亿年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现在的99.55%,地球公转周期是现在的99.32%。

    日地月角动量转换原理:45亿年前初始月地距只有22530km,而现今是384400km。通过计算表明,现今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或月球公转向心力是45亿年前的3.435‰,现今月球公转角速度是45亿年前的1.42%、线速度是45亿年前的24.2%、公转角动量是45亿年前的4.13倍。可见月球远离并不是因为从地球起潮力那里获得了加速力或公转线速度、角速度,而是因为获得了角动量。即从低轨道至高轨道,角动量在增加而线速度在减小,反之,从高轨道变低轨道时,角动量会减小而线速度会增加。当地球跟着太阳在银河系加速前进时,地球会通过降低自转角动量及收缩地月距降低地月系角动量来换取更多的前进动能,此时月球对地球起潮力加大,会加剧地球自转变慢。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角动量转换原理并不难理解,一个伸开双手旋转的溜冰运动员,双手收拢时就会形成更快的旋转速度就是源自角动量的转换。mrbosh.2020.11.28

    太阳系运行模拟(网络视频链接):地球的螺旋运转与圆周运动是两码事太阳在银河系中呈螺旋式运转

    允许超光速的宇宙科幻:地质演化涉与暗物质有关似乎已走到科幻一关。既然银河系暗物质占比那么高,达到85%,可形象地把暗物质比作漩涡中的水,而星星是漂浮在漩涡中的漂浮物。相邻恒星之间有牵连牵引,在漩涡中波荡起伏。暗物质可能是靠引力约束,速度超过光速的物质,超过光速就脱离了普通物质的探测范围,光子、电子、电磁等没什么能够得着它们,犹如孙悟空跳出三界。空间是由超越光速的暗物质开拓出来的,也可以说,暗物质就是空间。宇宙犹如从山体中开凿出来的地下空间,而挖洞人就是暗能量、暗物质,宇宙大爆炸暴胀期就是超越光速的。经几百亿年暗能量扩张到达极限、平衡后,由于宇宙外“压力山大”就会塌缩,像气球泄气,坍缩到奇点后重新爆炸,宇宙循环。宇宙是靠暗能量支撑着、暗物质充填着、普通物质遨游着的空间组合体。黑洞是普通物质向暗物质转变的通道,普通物质掉入黑洞加速超越光速变成暗物质变成宇宙空间,同时驱动宇宙膨胀,估计早期宇宙普通物质更多,随着宇宙膨胀而越来越少,每个星系中心的恒星数也是越来越少,所发生的类似于黑洞蒸发,当所有的霍金辐射停止后,宇宙膨胀也就停止。在黑洞史瓦西半径内光都跑不出去本身就意味着里面的速度超越光速。超越光速也就摆脱了物理学规则,在超出三维空间的那一头或者形成有质量的虚数反物质。

    黑洞密度无限大,体积可以无限小,黑洞里有被极度压碎的夸克流,但温度却接近零度开,可以想象其旋转速率也是无限的大。能量不能无端消失,黑洞前身恒星及吸入恒星的能量、角动量跑到哪里去了?破碎的夸克流要达到光速、超光速形成反物质恰好需要这种无穷大的能量。反物质要与物质共处,必须超光速,任何反物质粒子流的运动速度都不会小于光速;反物质粒子必须无限小,能从任何物质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空隙中轻易穿过,就算有碰撞也无法被现有仪器探测到。暗物质在星系中的比例像是搭配好的一样(一般占85%),而宇宙早期却没有暗物质。说明暗物质与星系中的黑洞有关,宇宙早期是先有恒星再有黑洞然后再有暗物质,暗物质是从极速旋转的黑洞中飞奔出来的破碎夸克流(夸克再分无数次的粒子)。破碎的夸克流能从黑洞中逃出,它们的速度也必定大于光速,而且黑洞越大产生的夸克流粒子速度越快,飞得越远。如果你坐上用这种夸克流造的飞船,就可以在银河系的四维空间中穿梭,就会很爽地看到自己与地球景物的现在、过去和未来。角动量公式L=mVR;离心力公式F=mV2/Rmrbosh.2020.12.15


    极限光速下试释暗物质的各种现象:1)暗物质为何探测不到?一颗恒星坍缩到体积无限小,黑洞所形成的夸克流粒子就更是绝对的无限小,反过来说明普通恒星物质(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几乎都是空的,空隙率极其接近100%,
夸克流粒子穿越“如入无人之境”,用普通物质设备去捕捉犹如用海渔网去网泥鳅;暗物质粒子应类似于中微子,估计比中微子更小更具惰性,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大小只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以接近光速运动,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就算穿越地球直径厚度的物质,100亿个中微子也只有1个会与物质发生反应,假如暗物质粒子比中微子再小几个当量级,想捕捉到基本就不可能;2)暗物质为何是冷暗物质?因为恒星往黑洞坍缩,核聚变耗尽只剩下夸克“碎残片”,黑洞温度接近零度开(-273.15℃),夸克流粒子具有绝对惰性;同时暗物质粒子不管由何种形式形成,应具有同一性;3)为何暗物质分布范围比星系大得多?因为夸克流粒子被黑洞旋转极速甩出,速度极其接近光速,但这种粒子是有质量的,由于引力作用,最终沿星系盘聚,例如银河系暗物质半径范围是星系半径范围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4)为何新星系暗物质在星系外侧较多,老星系在内侧中心较多?正说明暗物质以极近光速从中心黑洞往外喷,然后速度降低在引力作用下才向内聚集;5)宇宙为什么存在纯暗物质区?那是因为那里的恒星大部分被黑洞吞食过程转化为暗物质;6)为何有的星系暗物质缺失?那是因为被相邻质量更大的星系靠引力、潮汐力吸走了;7)为何宇宙是以暗物质占主体,比普通物质还多?说简单一点,暗物质是被黑洞角动量切割、粉碎并以近光速释放出来的惰性夸克流粒子,很显然,仅靠现宇宙黑洞产生的暗物质是无法占到宇宙物质的大部分的,根据同样原理,应有更多的暗物质来自于前宇宙超级大黑洞,前黑洞在发生大爆炸前已向周围空间释放了足够多的夸克流粒子,与一般黑洞不同,前宇宙超级大黑洞由于吸积过多过快,来不及释放更多的夸克流粒子而引发奇点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及超光速暴胀就把大爆炸之前释放出来的夸克流粒子襄括其中,作为宇宙暗物质的本底值,现在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是在本底值的基础上加上黑洞产生的暗物质;8)进入黑洞过程,夸克流粒子如何被甩出?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仅从质量、引力出发,通过对静态球对称星体进行计算,弄出个史瓦西半径来,进入这个半径的界面内,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并称之为黑洞。但黑洞是由恒星坍缩而成,或者还吞食其它恒星,恒星本身在高速旋转,具有极高的角动量,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黑洞形成、旋转半径缩小后,线速度会立马放大,而离心力(F=mV2/R)更是随着线速度的平方暴增,当半径小到一定程度离心力就会大于引力而飞离黑洞,尤其接近光速时,粒子的动能可趋向无穷大。吸入的星系物质或者在中子压碎后、落入史瓦西半径之前已经形成夸克流粒子被甩了出去,并形成暗物质。mrbosh.2020.12.19

    关于夸克星:夸克星在成因上被假设处于中子星与黑洞之间。由中子分离成夸克,理论模型至少有三种:奇异夸克星、孤子星和玻色星。奇异夸克星是否能称为“夸克星”已开始有疑问;孤子星被认为是暗物质的最佳候选者;玻色星是纯以玻色子组成的夸克星(复合玻色子)。玻色星被认为不能由星爆产生,而是由大爆炸时期遗留下来的暗物质构成,或是存在于星系核当中作为“巨质量玻色星”;星系核在这一理论中被认为是玻色星而非由黑洞所组成,此即为“银河中心星系核是由暗物质所组成”说法的来源,其比“银核是由黑洞所组成”更加合理,矛盾较少。玻色星的性质相当奇怪,活动模式也非常多样化,许多人关注的黑洞、孤子星、夸克星及重力真空星的活动与玻色星相比可堪称是无聊至极,由此可见玻色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见:中国科普.夸克星)。加上极速旋转的角动量,就有可能在形成中子星与黑洞之间的阶段被切割、粉碎,以近光速释放出惰性夸克流粒子、玻色子。暗物质通过角动量释放可发生于宇宙原始黑洞及后期黑洞吞食星系物质过程或恒星坍缩过程。强烈暗示暗物质形成于中子星阶段之后、黑洞视界之前的“夸克星”窗口。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而传递作用的是玻色子,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传递引力的玻色子。玻色星可能是暗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极其接近零度开、绝对惰性的粒子靠重力、引力堆集在一起形成星体。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只在引力上发生作用,其弥漫于整个星系或更多的宇宙空间,可能在星系中心区聚集成玻色星群,并与中心超大黑洞构成星系的核心。mrbosh.2020.12.25

    辩证看黑洞与暗物质:史瓦西半径不考虑恒星旋转,这是很搞笑的,当旋转速率足够大的时候,其对黑洞视界的影响就有可能变得不可控。恒星具有极高的角动量,只要黑洞的体积敢无限小,角速度就可以无限大,线速度就可以超越光速且也会变得无穷大。承认黑洞不违反现有物理学规则不能有双重标准。要不承认光速可以超越、要不得承认黑洞不能无限小;承认星系物质、能量在黑洞内不能无端减少与消失,承认黑洞中的粒子流可以外喷。现有物理学规则不支持有四维空间有多维宇宙,不支持有负数反物质与虚数宇宙(那是数学上的东西),虫洞与白洞也是无聊至极,被吸入黑洞的恒星唯一的去向是变成夸克流粒子往外喷成为暗物质。暗物质是黑洞吞食星系物质后产生的“排泄物”,暗物质是普通星系的“遗骸”,暗物质世界是普通星系的“坟场”。暗物质是绝对微小的有质量的惰性夸克流粒子。mrbosh.2020.12.28 补充黑洞、白洞、虫洞的预言均源自史瓦西解。在广义相对论发表仅一年的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他采用静态球对称星体模式,得到了一个“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并把这个界面称作史瓦西半径,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命名为“黑洞”。1960年克鲁斯卡完成了史瓦西时空的最大延拓,白洞的预言是其延拓的结果,白洞可算是一种数学上的预言,在物理上这种系统不可能稳定存在。同时,“虫洞”的预言也是出自史瓦西解。预言有白洞,可解释被黑洞吞食的星系物质的去向,白洞喷发可形成另一个宇宙、存在多维时空,多维宇宙之间可通过虫洞相连。而旋转不带电及旋转带电的黑洞的时空结构,到了1963年、1965年才分别由克尔、纽曼求出。可见黑洞、白洞、虫洞的预言均源自史瓦西静态球星体的假设模式(网搜编辑)然而,现代天文观测,通过对百余亿光年宇宙的观测,不发光的黑洞找到了,反而专职喷发物质、专职发光的白洞至今未见任何踪迹,这种情况下未能找到也就等于基本是没有、不存在,不存在意味着史瓦西的静态星球假设有问题,宇宙中不存在不旋转的静态恒星与星系mrbosh.2021.5.4

    日本学者认为暗物质与早期黑洞有关 
可先推测早期宇宙暗物质来源的几种可能:一、宇宙大爆炸前,由于前宇宙超级大黑洞释放暗物质,现宇宙所在的空间区域已充满足够多的暗物质 >>>;二、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夸克、玻色子、轻子等的大部分直接成为暗物质;三、宇宙大爆炸后1万至30万年的“物质期”,浑沌宇宙多点大范围聚集坍缩,形成原始黑洞并产生暗物质;四、早期超新星爆炸等坍缩,形成黑洞并产生暗物质;五、近年还有人提出宇宙大爆炸后几亿至十亿年左右星系形成的早期,形成一种生吞活剥式超级大黑洞,其不经过超新星爆炸坍缩,而是由星系或星系碰撞直接坍缩化作黑洞,质量是太阳的几亿至数十亿倍,这类黑洞可产生巨量的暗物质。之前曾见有早期浑沌宇宙未有黑洞之说、早期宇宙暗物质比现今少之说,即黑洞及暗物质最早可能是在宇宙大爆炸后“物质期”才开始产生的。日本学者所指的早期宇宙应处在大爆炸后1万至30万年“物质期”恒星和星系诞生前的浑沌宇宙阶段,由于“物质期”的聚集坍缩,“原始黑洞(PBH)可能在膨胀时期创造的‘婴儿宇宙’中形成”“这些原始黑洞(PBH)可以解释全部或部分暗物质”“
并为我们星系和其他星系中心发现的超大质量黑
(生吞活剥式超级大黑洞)播下种子mrbosh.2020.12.30

    假如暗物质与黑洞关系成立,就可以这样外推:
一、黑洞大小与其旋转速率、逃逸速度有关,星系中心黑洞质量小并非因为坍缩恒星小或吸入星系物质少,而是因为旋转更快,有更多暗物质被甩出,并导致星系被粘连,里外恒星公转较差更小,小黑洞的霍金辐射更严重或者与之有关,星系大小与残余黑洞大小关系不大,但与黑洞大小及所释放的暗物质总和有关;二、大黑洞意味着旋转较慢,不利于物质逃逸,积集了更多的坍陷夸克无法释放,同时星系里外恒星公转较差更明显;三、宇宙早期形成的数亿至数百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黑洞旋转相对极慢,其贪得无厌,几乎任何星际物质靠近都是有进不出,释放暗物质能力差。纯属推理,显示宇宙暗物质全部或部分来源于与原始黑洞相关的古老超大质量黑洞的假设不合理,或者更多源自前宇宙黑洞所释放暗物质的累积,同时也在暗示暗物质除了引力,就算是对宇宙大爆炸、超新星爆炸之类的极端热核动力过程也是无动于衷。mrbosh.2021.1.1


    
沿着日本学者的思路构思“婴儿宇宙”:“早期的宇宙密度非常大”“黑洞质量与月球质量相当”“这些原始黑洞(PBH)可以解释全部或部分暗物质”“并为我们星系和其他星系的中心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播下种子”。在星系诞生前的浑沌宇宙,密度超大时坍缩,形成无数只有月球质量大小的原初小黑洞,绝大部分具有极高的旋转速率,疯狂地卷食着宇宙初始物质并通过角动量的转换释放出暗物质,暗物质转化率达一半以上,成为宇宙暗物质的本底值;以近光速释放惰性夸克流粒子过程让宇宙快速膨胀,后来这类黑洞由于质量小,霍金辐射让其大部分蒸发消失;除此,还有一部分小黑洞旋转较慢只吞食不释放,逐渐累积成超级大黑洞,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数亿至数百亿倍。浑沌宇宙后期,宇宙膨胀产生了足够宽阔的稳定空间,盘绕着大型黑洞形成星系。宇宙暗物质的分布在本底值的基础上叠加了星系黑洞产生的暗物质。
mrbosh.2021.1.3

    70位研究人员经过4年努力于2007年绘成的暗物质分布图带给我们的信息:首先,暗物质并不是无所不在,它们只在某些地方聚集成团状,而对另一些地方却不屑一顾。其次,将星系的图片与之重叠,我们看到星系与暗物质的位置基本吻合。有暗物质的地方,就有恒星和星系,没有暗物质的地方,就什么都没有。暗物质似乎相当于一个隐形的、但必不可少的背景,星系(包括银河系)在其中移动。(百度知道)
此意味着暗物质与星系高度相关,因为暗物质与星系只在引力上发生作用,暗物质不能生成星系普通物质,意味着暗物质与星系中心黑洞相关,暗物质来源于黑洞,暗物质被引力聚集于星系。中小黑洞形成于恒星的坍缩,超大黑洞可能起源于最早期浑沌宇宙粒子汤的聚集坍缩与不断壮大。后来发现了没有暗物质的星系恒星稀少的暗物质团 >>>,可另作解释,部分不能排除是观测误判。相关链接:暗物质分布图是什么时候诞生的美科学家首次绘制出宇宙暗物质分布图百度百科 暗物质暗能量mrbosh.2021.4.1

    宇宙中失踪的重子可能是在星系黑洞吞食过程化作暗物质跑了:科学网对早期宇宙微波辐射的观测表明,宇宙中暗能量占68%、暗物质占27%,而可直接观测得到的“普通物质”只占5%;科学家利用微波背景辐射对宇宙不同时期的物质构成进行了精密测量,发现大爆炸之后大概38万年,所有重子物质还能被探测到,但之后被大型光学望远镜“看见”的重子物质却越来越少,到了今天,重子物质只剩下一半,能观测得到的只有3%左右。目前认为,缺失的重子可能隐藏在星系周围或者星系际的低密度、温度百万度左右的高温气体当中 >>> >>>。但也不能排除缺失的一半重子是在星系黑洞吞食过程化作了暗物质跑了。根据天文观测,前期德国人采用了大质量星系的观测,得出早期星系暗物质更少,后来英国人采用了对低质量星系的观测,发现百亿年前星系暗物质和今天一样多。如果再考虑早期的宇宙体积更小,可以得出早期暗物质总量应比现今少。现宇宙暗物质大部分应来自于前宇宙,大部分是在宇宙暴胀期襄括进来的,并在引力作用下被星系捕获积聚。暗物质世界是星系的“坟场”,推测宇宙所在空间位置,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前已经发生过多次超级黑洞吞食恒星释放暗物质事件,甚至发生过多次宇宙循环事件。除了重力,暗物质不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甚至对宇宙大爆炸之类的极端热核事件也是无动于衷,现宇宙的暗物质(占宇宙质量27%)大部分是背景暗物质,只有占宇宙质量2%的暗物质是由现宇宙黑洞吞食恒星所释放。至于所谓的“暗能量”,也可能是由各星系超级黑洞喷射暗物质所驱动的相互远离现象,60亿年来远离加快“加速膨胀”是由星系间距加大、引力减小所致。当大部分星系中心黑洞不再喷射暗物质,宇宙膨胀就停止,
并在引力作用下转向收缩,收缩最终引发奇点大爆炸,宇宙循环。事情反过来,如果能证明现宇宙的重子物质数量与宇宙早期相等(失踪的重子被找到),就可以说明“黑洞吞食恒星过程通过角动量释放暗物质”不成立,同时也说明,重子普通物质与暗物质之间是不能相互转变的,不但暗物质不能转化、生成重子,重子也不能转变为暗物质,任何想通过星爆观测或重子粒子对撞形式去获得暗物质粒子的实验将是徒劳的。反之,倘若从星爆观测或重子粒子对撞中找到了暗物质粒子,宇宙前后的重子数量就不会是相等的。mrbosh.2021.9.25
    宇宙大爆炸“奇点”猜想:奇点就是原始极度真空,由于前宇宙坍缩,超时空压缩与超强大引力引起真空能涨裂大爆炸,产生了对等的正粒子与反粒子(类似
于“霍金辐射),反粒子一方面与前宇宙黑洞类正物质碰撞湮灭并释放出巨大能量,另方面与真空大爆炸产生的部分正粒子碰撞湮灭并释放出巨大能量,剩余的正粒子即构成今宇宙正物质。前宇宙坍缩至大爆炸前可见的普通物质已不复存在,全部转化为趋于无限致密的黑洞物质流,它的作用是去对冲“扑灭”真空大爆炸产生的部分反物质,让剩余的正粒子形成今宇宙,今宇宙正物质并不是前宇宙的物质遗留或黑洞物质的转变。由于黑洞吞食恒星或恒星坍缩成黑洞过程会释放出暗物质,而暗物质不能转变为重子物质,所以在宇宙循环过程,暗物质是在累积增加的,而重子物质即不断在减少。前宇宙的暗物质也随黑洞引力聚合在一起影响到奇点大爆炸的烈度(产生正反粒子规模),大爆炸后剩余的正物质大致与前宇宙最后黑洞物质流相当,但如果在正物质够不着的地方还存在反物质,今宇宙重子物质也可以多于前宇宙最后黑洞物质流大道至简:宇宙大爆炸就是霍金辐射的放大版、终极版。mrbosh.2023.3.1





 

    讨伐史瓦西檄文-装神弄鬼的史瓦西解基本可确定为伪科学 什么是伪科学?找不到证据,无法证明的便是伪科学。在广义相对论发表仅一年后的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他采用静态球对称星体模式,得到了一个“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并把这个界面称作史瓦西半径,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命名为“黑洞”。1960年克鲁斯卡完成了史瓦西时空的最大延拓,白洞的预言是其延拓的结果,白洞可算是一种数学上的预言,在物理上这种系统不可能稳定存在。同时,“虫洞”的预言也是出自史瓦西解。预言有白洞,可解释被黑洞吞食的星系物质的去向,白洞喷发可形成另一个宇宙、存在多维时空,多维宇宙之间可通过虫洞相连。而旋转不带电及旋转带电的黑洞的时空结构,到了1963年、1965年才分别由克尔、纽曼求出(添加了个离心力,旋转黑洞的视界半径会更小)。可见黑洞、白洞、虫洞的预言均源自史瓦西静态球星体的假设模式。然而,现代天文观测,通过对百余亿光年宇宙的观测,不发光的黑洞找到了,反而专职喷发物质、专职发光的白洞至今未见任何踪迹,这种情况下未能找到也就基本等于是没有、不存在,不存在意味着史瓦西的静态星球假设是错误的,宇宙中不存在不旋转的静态恒星与星系,恒星也不可能不旋转直接没入黑洞。由这种假设而派生出的多维时空论也必定成为装神弄鬼的伪科学。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自作聪明教人如何理解多维时空,其本身就是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的,他们自己也没搞懂,只是看到别人无法证明自己偏想充大头鬼,此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应该封杀,免得让更多人误入歧途。黑洞吞食星系物质释放出暗物质,由于暗物质属惰性夸克流粒子,除了引力,不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也不会演变、生成普通重子物质,所以也就不可能形成另一个普通物质时空、另一个宇宙,不可能有白洞与虫洞出现。再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坍缩成黑洞其体积可以无限小,但其质量却是跑不掉也无法增加的,现宇宙的质量相当千万亿亿个太阳,而就算是超大黑洞,最多也只有几百亿个太阳质量,还没宇宙质量的万亿分之一,顶多就一个星系的质量,黑洞的另一头不可能是另一个宇宙,套嵌上一个直径只有几十万光年、百余万光年有边界的小宇宙也是非常匪夷所思的(那是什么鬼?)。史瓦西是傻西,但被史瓦西蒙拐一百年的世人更傻。关于暗物质粒子,由于弥漫于整个星系(银河系),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数百亿个吧)粒子穿越我们的身体,只是由于太小,估计比中微子还要小几个当量级,我们无法感觉到也无法采用现有物质仪器去检测,暗物质就从我们身上穿过,是如何捕捉问题,而不是通过电子对撞生成暗物质粒子的问题,同时也认为,杨振宁先生不主张我国建大型电子对撞机是正确的,估计撞也撞不出那么微小的粒子或者就算撞出了也捕捉不到,捕捉暗物质可留给更聪明的后人用更先进更合适的设备去完成。(内容与前面有重复,还是觉得有点意思,予以保留。mrbosh.2021.5.8)

    再看史瓦西是如何坑人的?恒星坍缩成黑洞过程或黑洞吞食恒星过程,由于恒星自身具有极高的旋转角动量,在落入黑洞视界前可形成接近光速的线速度,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当物质速度接近光速时就可具有无穷大的动能,不愁跳不出黑洞这个魔窟,真正落入黑洞的物质的比例并不高,恒星在跌落黑洞过程大部分已化作暗物质飞离了黑洞,这也就不违反物质不灭定律(熵值不减)。然而,史瓦西黑洞模型却是个不旋转的静态黑洞,所有的物质都会被黑洞吞食,被吞食后意味着在宇宙中消失(黑洞没有温度,熵值消失),这就违反了物质不灭定律,就在这个时候在1974年跳出了个霍金,借用量子效应原理,弄出个“霍金辐射”来,用来解释吸入黑洞的星系物质的去向,假设原理是在黑洞视界由于引力差的撕裂,让极度真空瞬时产生了正反粒子,正粒子逃出黑洞形成辐射物质,而反粒子即掉入黑洞与黑洞中的正物质碰撞湮灭并引起黑洞物质减少,这就是霍金辐射(蒸发)。惨就惨在这样的假设会引向一个无底洞甚至是一条不归路,就目前霍金辐射都还未被天文观测所证实,以后还需要去证实极度真空的存在,并能产生正反粒子,首先恒星被吞食时大量物质正涌向黑洞,密度正趋向无限大,何来的极度真空?再者真空被掰开产生正反粒子,跟恒星被吞食有什么关系?又为什么不是正粒子被吸入黑洞而反粒子返回时湮灭?或者是正反粒子都掉进黑洞里?既然光子都无法逃离黑洞,产生于视界的正粒子凭什么可以逃出?这些凭空想象只会把人类拖向更加绝望的境界,完全是无中生有(你去试验啊!让绝对真空产出正反粒子来)。mrbosh.2021.5.21

    从史瓦西视界、黑洞、奇点大爆炸到宇宙循环:任何物质包括光也无法逃出史瓦西视界意味着恒星坍缩过程物质落入史瓦西视界时已达到光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Emc2及能量守恒定律,此时质量必须趋向无穷小,夸克被碾压粉碎几乎全部转化为能量,实体粒子几乎不存在。由于黑洞不存在实体粒子运动,所以黑内温度极其接近零度开(-273.15℃),视界内形成一个没有核心能量场。黑洞只有质量、角动量和电荷三个基本量。暗物质粒子(轴子或类轴子)沿吸积盘切线方向甩出,垂直吸积盘形成中心电磁爆喷流,此刻,轴子与光子还可以以孪生形式产出。一般黑洞不会发生奇点大爆炸,但当大量黑洞拼合,总质量达到临界时,引力差过大导致真空涨裂大爆炸,即奇点大爆炸,产生对等的正反粒子,反粒子去对冲由黑洞能量转化来的正物质,正粒子对冲完大爆炸产生的另部分反粒子后,剩余部分形成新的宇宙。现宇宙的史瓦西半径约为1500亿光年,远大于可观测宇宙半径("裸奇点"属性),当宇宙半径膨胀至史瓦西半径大小时,由于任何物质都无法逃出史瓦西视界,宇宙就转向收缩,不断坍缩最终形成新的奇点大爆炸,宇宙循环。
    如何能证明黑洞视界内是个没有实体粒子的能量场?假设原黑洞质量为10个太阳质量,被吸积恒星为5个太阳质量,其中占恒星质量的20%即1/5物质以近光速冲入黑洞,这时两者相加,黑洞的总质量应等于11个太阳质量。但这过程根据相对论质能公式,接近光速时质量或动能会趁向无穷大,假设把冲入黑洞的1个太阳质量比作1万发炮弹,每发动能或质量不说变成无限大,就当是1个太阳质量大小,它们冲入黑洞视界内应产生1万个太阳质量的效应,会导致黑洞总质量达到10010个太阳质量,与相加得到的11个太阳质量相矛盾。这过程要维持质能守恒,这1万发“炮弹”冲入视界时它们的质量必须趁向于0,即实体粒子消失,无法下沉形成核心奇点。类似观点百度搜索>>>。而按无旋史瓦西视界内质量密度公式 D(ρ)=ρ²/8πGμε,黑洞中心是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穷小的奇点,视界内的空间即处于真空态。问题无解,还存在一个黑洞+被吞食恒星总质能守恒与以光速冲入视界造成黑洞总质量暴增的悖论。估计到了黑洞,现代物理定律就失效了(广义相对论认为永远无法了解穿过黑洞视界的物体)。一般来说这种公式是很硬货的,但也不能排除这是个可颠覆的突破口,可堵死那些白洞、虫洞、多维宇宙、多维时空的想象空间。一个不确定性解都把多少人弄傻在里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多少人在不厌其烦地热衷于多时空的“科幻”与“迷信”。
    克鲁斯卡在1960年完成了史瓦西时空的最大延拓,白洞的预言是其延拓的结果,白洞可算是一种数学上的预言,在物理上这种系统不可能稳定存在;“虫洞”的预言也是出自史瓦西解。史瓦西解留下的最大疑惑是没有考虑黑洞的旋转,当吸积盘线速度接近、达到光速时就会变得不可控甚至让物理学公式失效;恒星坍缩落入视界达到光速所发生的态变同样没有被考虑。mrbosh.2023.5.19
    现代物理法则下黑洞内可能的物质状态:按史瓦西无旋黑洞的推算,黑洞中心是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而黑洞视界内的空间,除了霍金蒸发掉落的反粒子,几乎是真空态,并认为黑洞视界内现代物理学失效。但不旋转的黑洞很可能并不存在,恒星坍缩或被吞食过程,冲入视界的物质会作光速旋转。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质能公式,粒子以光速运动时可以存储、吸纳无限大的质量与能量,可以解释坍缩恒星的质能去向,绕转的离心力可让中心奇点无法形成。黑洞可能是“一”以光速旋转的夸克胶子离子汤,最终完全转化成一个无实体粒子的零度开态变能量场。mrbosh.20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