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
大陆漂移动力学公式与原理,大陆漂移既是地球自转变化的原因也是自转变化的结果 长江中游地区除荆蛮族群外应该还有一大族系,并参与了河南早夏的形成
大洋岩石圈地幔,软流圈,板块俯冲带,贝尼奥夫带,幔汁流体挥发份,幔源油气新型关系广东土著溯源:西樵山文化人群的主体很可能是F5下游的CTS1642(Y7080)
俯冲带幔源流体挥发份在油气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新石器早期,曾存在一个yO3陶罐农耕人群北进,北方yN细石器采猎族群退缩的过程
地幔对流驮载大陆漂移机制百年挂科还有没有得救?从中原出现的良渚玉文化等因素分析F492支系的年代与源头
日本地震无法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与和达清夫错误判断震源带性质有关从古DNA说西辽河地区的古族群更替
沉船冒泡原理--地球热点岛链的形成可能与忒伊亚残留核有关中国东部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源头及早期传播主力可能是东北的C3*族群
用人脑"AI"出来的宇宙模型,可能是最具自洽性的宇宙模型 关于汉藏同源,父系同源比例只有13-15%,汉藏同源主要体现在母系
岩土工程:几种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高山族祖先yF706和mtE1在1.4-1.3万年前末次主冰期低海平面时迁徙台湾
历史钩沉,唐大中五年(851)状元是莫宣卿还是李郜?说说万年中华文明的可信性

珠江三角洲新生代辑要:晚白垩世-古近纪,南海裂陷未成,本区地处内陆,由于气候炎热,全球海面高,降雨流水侵蚀,区内发生剥蚀夷平及湖盆沉积作用,形成诸多红层盆地。进入新近纪,红层沉积停止,地壳节节抬升,河流侵蚀不断,如今三角洲周边海拔1000~1300m的博罗罗浮山、佛冈阿婆山、新丰青云山、高要鸡笼山、清远大罗山等应是晚中新世的夷平面,近千万年以来的抬升幅度在千米以上(按每万年1米的速率推算);汇流三角洲的西江、北江和东江沿袭新近纪准平原发展而来;三角洲基底地貌主要是第四纪众多河流侵蚀准平原化的结果;较宽阔的阶地平原多沿原红层盆地发育。早更新世以强烈的抬升剥蚀为主,沉积物罕见;中更新世亦以抬升剥蚀为主,约在70~40万年前及40~20万年前分别形成高程60~80m及35~45m的两级侵蚀阶地,由于后期剥蚀,此期沉积层也极少见,仅于内陆封开县城及龙川佗城见有堆积阶地;晚更新世末次早冰期,海平面曾比现今低约80m,海岸线东迁几百千米,河谷深切,先期的松散沉积被剥蚀殆尽,三角洲内年代早于5万年的第四系少见,5~4万年前末次冰期之间冰期,海平面从-80m回升到-40m,在三角洲低凹河谷沉积了上更新统冲积相,近海还夹海相,2.5~1.5万年前进入主冰期,海平面再次跌到-120m,间冰期沉积层被侵蚀残存,偶见二级堆积阶地;1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进入全新世,海平面迅速上升,整个三角洲发生了广泛的沉积淤积作用,形成一级堆积阶地或平原。珠三角第四系绝大多为全新世地层,厚度最大60m,一般20~30m。(莫如波.2006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