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新闻期刊观点!地学新闻要点集粹Z地学期刊摘要 B

新闻期刊观点直达:地学>>>古人类>>>古气候>>>天文地质>>>较早的>>>更早的>>>

地学  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距今约4.38亿年的长兴鱼化石,长兴鱼属在系统分类上属于盔甲鱼亚纲修水鱼科,其模式种为产自浙江长兴志留纪海相红层中的顾氏长兴鱼。为华南和塔里木两大板块之间志留纪海相红层对比提供直接的化石证据,也进一步支持塔里木-华南联合板块的假说,即中国塔里木盆地和华南地区在约4.38亿年前距离很近,甚至可能属于同一板块。>>> (5.8~5.5亿年前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在北中高纬地区形成罗圈组冰积层,然后往南漂移,塔里木板块跑得更快,在志留纪又与华南板块相邻相靠)

  2023年11月17日Science Advances,通过澳大利亚珊瑚化石和其他海平面标记,得出上新世中期(约320~300万年前)全球平均海平面为16.0米 (+10.4至+21.5米)。结果表明,南极冰盖在未来的变暖情况下更加稳定。

  相隔四千公里,4.38亿年前江夏鱼找到“亲兄弟”。该研究认为,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板块在志留纪应归属于同一个古动物地理区,它们很可能共处同一温暖、富含有机质的古海盆环境。进一步证明了塔里木盆地在4.38亿年前曾经跟我国华南板块距离很近,并可能组成塔里木-华南联合板块。>>>

  “雪球地球”的消融诱发了大规模火山活动新观点。在距今约6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两次厚达千米的冰盖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的“雪球地球”事件,分别为斯图特冰期和马里诺冰期,前者持续了大约5600万年,后者持续了大约1000万年。在“雪球地球”时期,大气和海洋之间几乎缺乏物质交换,但持续数百万年的火山活动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了超级“温室效应”,从而导致“雪球地球”的迅速消融。>>>

  《自然-通讯》,对浙江江山碓边寒武纪“金钉子”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晚寒武世大约4.95亿年前的地磁极性变化记录,表现为极性高频倒转期、短暂反极性期、罕见异常期和极性稳定期。古地磁磁极发生了快速摆动,幅度可达~90°,持续时间为~8万年。前人研究认为早寒武世期间曾发生了幅度达~90°的真极移,即惯性互换型真极移。该研究新发现的磁极摆动反映的应该是地磁场的极端异常行为,而不是真极移。>>>

  地球下地幔位于地表以下660至2890公里深度处。研究结果显示,大型低剪切波速省(LLSVPs)与周围地幔相比在下地幔底部密度更高,在2700公里深度以上密度更低。此外,LLSVPs相比周围地幔温度更高,更加富集铁和布里奇曼石,这支持了LLSVPs可能源自地球早期形成的基底岩浆洋的假说。>>>

  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模型。该模型显示,早期地球是由炎热、干燥的岩石物质形成的,包括水在内的生命必需挥发物的大量增加,只发生在地球形成过程的最后15%(或更短)期间。上地幔的样本显示出更高比例的挥发物,是下地幔中发现的挥发物的3倍。我们星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历史的后期才出现的。

  中国地大童金南团队围绕湖北鄂西地区开展了数十次的野外科考,在神农架林区宋洛乡发现了黑色页岩里的重要化石证据—底栖宏体藻类,这层页岩可以追溯到马里诺冰期,对黑色岩层通过全岩和干酪根氮同位素测试,比较准确地推断出,当时的海洋表层是一个有氧环境,进一步证实中纬度地区并非完全冰封,存在光合生物可以茁壮成长的开阔水域。>>> (晚震旦世华北古陆未发育冰碛层,说明当时处于赤道低纬地区,“雪球”期未冰封至低纬赤道地带)

  中美学者重建了古老大陆上地壳成分,发现在中太古代(距今30亿年前)时大陆上地壳依然以镁铁质成分为主,而从镁铁质到长英质地壳的转变发生在距今30亿年之后。这个成分转变可能标志着全球板块构造的开始,表明全球板块构造运动的启动不可能早于30亿年前。>>>

  研究人员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W11-17水合物矿体及上覆沉积物中的天然气开展了系统地球化学分析,并使用沉积物样品开展了长周期(331天)的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水合物矿体和非水合物沉积物中的甲烷均为微生物成因。>>>

  众所周知,太古宙大陆地壳的最主要岩石单元,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TTG岩套),可占大陆地壳岩石构成的50%以上,并且在全球各个太古宙大陆/克拉通都有高比例分布。俯冲作用会在全球各个位置相继发生,最终形成全球联动的板块构造,时间应该出现在27亿年之后,这与地球长期的热演化史是一致的。>>>

  中科院青藏所丁林院士团队重建了热鲁盆地详细的古高度变化历史:5000万年至4500万年前,热鲁盆地海拔仅为约600米;4500万年至4200万年前,迅速上升至约2000米;4200至4000万年前,继续上升至海拔约2900米;3900万年至3400万年前,进一步上升到约3500米,接近现今平均海拔3700米。在5000万年至3800万年前,西藏地区已经呈现出“两山夹一盆”的地貌特征:两条东西走向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脉,环绕着一个海拔只有1700米的中央谷地,拥有独立的亚热带生态系统。>>>

  在超深钻石中发现尖晶橄榄石(林伍德石)包体,另含铁方镁石和顽辉石两种矿物,判断形成于地下660km深处或更深。说明地幔过渡带林伍德石含水,金刚石C可能来源于地壳碳质沉积层,洋壳俯冲可以到达地幔过渡带,并通过地幔柱之类的上侵活动返回到地壳浅部。>>>

  夏威夷地幔柱热点岛链复苏期火山岩具有明显重的锌同位素,指示沉积碳酸盐发生了“俯冲-再循环”过程,该研究提出Kauai岛复苏期地幔源区含有亏损地幔橄榄岩和沉积碳酸盐组分。高δ66Zn、低87Sr/86Sr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沉积碳酸盐主要通过转化为镁质碳酸盐组分后进入深部地幔。>>> (指亏损地幔橄榄岩组分来自下地幔不能成立,上地幔认为是亏损地幔)

  中美德科学家合作在西南印度洋西段洋中脊首次发现25亿年前太古代大陆克拉通地幔,出露规模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洋中脊的深海橄榄岩作为软流圈部分熔融后的残留体,可能代表了进入到软流圈中的太古代克拉通地幔。软流圈是指地球浅部岩石圈以下至地球深部660公里不连续面以上,刚性较弱且能够发生长期缓慢变形的地幔部分。>>>(软流圈一般是指岩石圈下面约100~300km深度的低波速带,此文所指已到达地幔过渡带底界)

  你见过以吃铁、硫、二氧化碳和红外光为生的生命吗?地大学者,在37.5亿年到42.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生命。

  南古所发现了来自华北地区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临沂动物群”。然而,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并不均匀,大多数著名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都集中分布在华南板块和劳伦大陆(今北美大陆的主体)。华北板块在寒武纪时期是一个独立的大陆,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历史。华北板块在寒武纪的古地理位置存在长期争议。临沂动物群表明华北可能充当着东冈瓦纳与北美之间的生物地理纽带。

  地球的充氧历史漫长复杂。大气氧含量经历了元古宙早期(大氧化事件,2.45~2.2 Ga)和晚期(新元古代氧化事件,0.63~0.54 Ga)两个阶段的提升才接近现今氧水平。元古宙中期(1.9~0.9 Ga)大气和海洋整体应为低氧状态,其中大气氧浓度低于1% PAL;大气和海洋在0.9~0.75 Ga之间氧逸度提高,至少接近10% PAL,将元古宙末期的氧化事件起始时间限定在0.9~0.75 Ga之间,极大加深了对地质时代中生物演化和氧含量之间联系的理解。>>>

  在地球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下,研究团队对多种铁合金的性质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地球内核并非传统认知的固态,而是由固态铁和流动的轻元素组成的超离子态。地球内核软化之谜一直存在,地震学观察到,地震横波波速通过地球内核时会显著降低。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流动的轻元素杂质可以引起铁合金的软化,引起地震波速显著降低,数值能够与地震学的观测结果恰好符合。

  南海东南缘的巴拉望微陆块被认为是随着南海在早渐新世-中中新世的海底扩张从华南陆缘分离出去。中始新世-渐新世最早期(47.7~32.9Ma,有测年控制),巴拉望微陆块与珠江口盆地具有共轭的关系,遗迹化石、深水底栖有孔虫化石指示处于半深海至深海(>500m)陆坡环境,始新世沉积物源显示,来自华夏地块内部的沉积物输送至陆坡位置的巴拉望中南部(科学网)。

  中科院等多团队合作,在柴达木板块北缘全吉山地区发现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华北板块和柴达木板块埃迪卡拉纪晚期冰川的发育(晚于Gaskies冰期罗圈组),表明该时期这两个板块很可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而非此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图>>>

  Roerdink和团队利用沉积物中锶同位素的比率推断风化的大陆岩石何时进入海洋。结果发现,风化作用大约始于37亿年前。地球大陆地壳的形成可能比科学家先前的估计早5亿年。

  过去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早期地球上陆地曾经和海洋并存,然而,在哈佛大学前段时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却发现,直至32亿年前,地球上一块陆地都没有,整个星球都被海水淹没,而且这种情况从大约45.4亿年前已陆续开始,从储水量来看,大约是现代海洋的4.4倍。>>> (与我多年前的判断相佐)

  目前,碳酸岩岩浆的起源(是否是再循环沉积碳酸盐的熔融)及演化过程仍然是个迷 ,朱祥坤研究员课题组等从钙元素的角度揭示了碳酸盐组分来源于地幔物质本身,而无需再循环沉积碳酸盐加入。

  北京胡清扬团队利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发现:地球深部的含水矿物—羟基氧化铁(FeO2H)会在约75万大气压、1500摄氏度以上时进入超离子态,而这个温度和压力范围覆盖了下地幔深部的大部分区域。传统上认为受制于固体相的高黏性,地幔对流是很慢的。这一发现将使得地幔对流速率比以往提升数个数量级,并对于地球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产生巨大的改变。

  东羌塘地块~259 Ma以来古地理重建,东羌塘地块、塔里木地块、华南地块二叠纪-三叠纪古纬度演化

  汪品先:“第一回合”为“板块俯冲,海盆消亡”。3300万年前,南海海盆从东边裂开,向西南方向推进,形成楔形的深海盆,同时向东俯冲,如今正在消亡。“第二回合”为“珊瑚盛世,河系更替”。到2000余万年前,南海的珊瑚礁最为繁盛,形成了大量碳酸台地,有的成为如今的油田;大约1000万年前珊瑚礁开始减少,600万年前时已经是珊瑚残留期。同时南海北部曾经发育过东西向的大河。“第三回合”为“海峡成型,水流强劲”。650万年前2600米深的巴士海峡形成,成为南海与太平洋深水的唯一通道;由此形成“深海瀑布”,到500万年前后进一步形成锰结核、锰结壳。

  中国科学家修正青藏高原隆升历史:早期4200~2500万年前缓慢变形沉陷(100m/Ma),晚期2500~2000万年前快速变形隆升。青藏高原中南部伦坡拉盆地古高度4000万年前小于2300米,2600~2100万年前才可能达到3500~4500米。>>>>>>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中东部约75 Ma古地磁极确定古纬度为19.4°±1.8°S,而此时亚洲大陆南缘的拉萨地块位于约13.7°N。喜马拉雅地块中东部约61 Ma的古纬度为13.7°±2.5°N。 即在约75 Ma位于19.4°±1.8°S,而在约61 Ma已经向北快速移动到13.7°±2.5°N。意味着在约75 Ma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裂解并离开印度大陆,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拉分盆地。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快速向北漂移,在约61 Ma与亚洲大陆南缘的拉萨地块发生初始碰撞,碰撞位置位于约14°N。随后,印度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在约53~48 Ma发生第二阶段碰撞,该碰撞自西向东穿时性发生,导致“北印度海”自西向东逐渐关闭。中科院 >>>

  《科学》: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向地壳和地幔中释放的氢。而参与地球形成的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氢含量很高,使其释放的氢足以形成至少3倍的地球海水。地球可能在其演化早期从富含氢的太阳星云中获得了大量的水。>>> 火星也是在形成早期就有了海洋。

  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近发现,地球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发生在短短20万年之间。奥陶纪末的冰期造成的冰盖规模达到1.5亿立方千米,大约是今天地球南极和北极冰盖总和的6倍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冰盖导致全球海平面急速下降100~150m,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研究人员首次结合不同岩性的沉积速率差异,最终发现,奥陶纪末的这次大灭绝,发生在4.431亿年前到4.429亿年前的20万年间。此次的测量数据与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时间界限非常接近,在野外地层仅相差1米左右的距离,给出了这两个时代界限迄今为止最准确的一个估算值,即距今约442.67±0.24百万年。科学网>>>

  《自然—地球科学》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与国外学者合作成果: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大氧化事件,第一次发生在约24亿年前,大气中氧气从几乎为零上升到现代大气含氧量的1%,随后,地球上首次出现真核生物,到大约5.8亿至5.2亿年前,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氧化事件,这一时期,地球上的海洋全面氧化,大气含氧量也增加到现代的60%以上,这为高等动物的出现和快速演化奠定了基础,随后便出现了著名的寒武纪大爆发。是剧烈的地质活动将地表的大量硫酸盐剥蚀带入海洋,这些硫酸盐与海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反应,使海洋含氧量增高。科学网>>>

  古脊椎所邓涛等在《科学通报》“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论文中指出,藏北盆地渐新世地层中热带-亚热带鱼类、植物和昆虫等化石证据表明,青藏高原腹地在2600万年前仍然为温暖湿润的低地。地质证据显示渐新世/中新世之交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一个关键时期,高原中部在早中新世隆升到接近3000m高度,降温效应使该区域的陆地生态系统脱离了热带、亚热带环境,逐渐转变为具有温带特征的动植物组合。科学网>>>

  中科院青藏所方小敏团队:约10.5~8百万年前,相对于全球其它地区西宁盆地出现了6~7℃的大幅降温事件,结合该时期周缘山体热年代学记录的快速剥露事件,推断此次降温是对西宁盆地抬升的响应,抬升幅度可能达到1km。此次隆升事件可能是青藏高原晚中新世扩张的一部分,在约11百万年前亚洲内陆干旱化突然加速。晚中新世(约11.65.3百万年前),陆地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了系列重大转折。约7至5.4百万年前存在一次全球性大幅降温事件。科学网>>> (大约20年前曾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中新世早、中期青藏高原上升到1500~2500米,2200万年前亚洲内陆荒漠和黄土堆积的开始形成,但到了1000~360万年前青藏高原发生强烈的剥蚀夷平作用,使平均高程降低到1000米左右,再到了360万年前青藏高原才整体快速隆升,主体高程从1000~1500m急剧上升到4500m以上)

  中科院等多单位合作新成果:通过对南黄海盆地三百米钻探岩芯研究发现,黄海在350~80万年前主要是陆相盆地,到80万年前以来才发生了大规模海侵而成为黄海,同时黄河开始贯通注入南黄海,这主要归因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晚上新世-更新世的隆起和中国东部沿海及闽浙隆起带的构造沉陷。约80万年前研究区沉积物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50~80万年前物源主要来自于老长江物质,80万年以来主要来自于黄河。三门峡地层的研究表明黄河最终贯通入海的时间可能在中更新世左右,这一年龄和南黄海沉积物源转型时间非常吻合。约80万年前黄渤海大规模海侵的开始和物源的转换、黄河的贯通和长江口的向南迁移,这一系列重要事件在时间上的惊人一致性,暗示着共同的控制机制。

  在150~110Ma期间,古太平洋板块还处在低角度俯冲的阶段,因而中国东南部地幔仍然受到俯冲作用的强烈影响,而110Ma之后,俯冲作用转变为高角度俯冲,中国东南部整体处于弧后伸展的构造背景。(地球科学>>>

  王光旭团队利用古生物学和碳同位素地层数据,高精度还原出4亿多年前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发生过程。大灭绝发生的准确时间是距今4.45亿年前,这与南极冈瓦纳冰盖的大规模形成时间吻合。当时气候变冷、冰盖形成很可能就是导致海洋生物大面积消失的主要原因。到4.43亿年前,随着气候环境的整体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开始全面复苏。(科学网>>>)

  “雪球地球”曾瞬间融化:远古时期至少曾发生过两次“雪球地球”事件,当时冰川曾覆盖至赤道附近。盖帽碳酸盐岩是一种独特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沉积物,它形成于“雪球”因大气中CO2含量过高而消失期间,可能是古火山释放CO2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冰盖迅速融化。美国学者肖书海和他的同事在中国云南采用放射性测年技术测定了盖帽碳酸盐岩下的火山岩,发现这些火山岩有6.346亿年的历史,其中误差在88万年之间。之前2005年另一组研究人员对中国贵州一处类似盖帽碳酸盐岩下的火山岩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6.352亿年前,误差大约在57万年之间。两处误差小于100万年,这些误差基本上限定了碳酸盐岩帽的形成时间,也限定了最后一次“雪球”融化的时间。>>>

  目前已经通过各个克拉通的对比把古元古代全球冰期的时间限制在2.32~2.22Ga,甚至2.29~2.25Ga >>>(2018)

  北部湾盆地古近系年代测定: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谢金有等在北部湾涠西南凹陷WZ12-1-1井2928m深流沙港组顶部和2760m深涠洲组底部之间岩芯段测得氧同位素年龄值为35.2±3.5Ma。具有相同古生物特征的广西百色盆地上始新统那读组ESR测年结果相当于35.4~46.5Ma;孢粉组合与涠洲组有较大相似性的珠江口盆地恩平组底部熔岩角砾岩钾-氩法绝对年龄值为35.5±2.78Ma,确定为早渐新世。古生物学报.2012.9>>>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课题组在河北迁西县和宽城县境内的中元古代高于庄组地层中,发现了地球上最早的具有形态分异的大型多细胞藻类化石,化石以灰褐色的有机碳质膜的形式保存在岩石中,包括带状、舌状、楔形和长卵形等多种形态类型,其中一种最大的舌形化石长达28.6cm,宽度近8cm,另一种带状化石长度可达30cm以上,宽度可达4.5cm,部分标本可见明显的底部固着器官。它们可能通过光合作用固着生活在距今15.6亿年前的浅海中。>>>

  通过南海大洋钻探,我国科学家取得南海演变的沉积证据:海盆扩张初期已有深海存在,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发生在渐新世晚期,到300多万年前南海沉积环境才出现强烈的南北差异;南海东部次海盆"出生"于约3300万年前,"死亡"于约1500万年前,西南部海底"出生"于约2300万年前,"死亡"于约1600万年前。此外还发现:南海在形成过程中有多期大规模火山喷发,南海深海盆有反复变化的沉积历史等(据新华社张建松)。此轮南海大洋钻探旨在探讨"陆地如何变成海洋"这一基础科学问题,钻探结果显示,南海大陆边缘在始新世已发生陆壳减薄和沉降,在渐新世的同张裂期已处于深水环境,并发生复杂的沉积和深海火山活动,稍后期的岩浆活动已具有典型洋中脊玄武岩特征。关于南海的成因,法国人提出是印度板块的碰撞使印支半岛向南突出,推出了南海,原因在北边;英国人认为是由于古南海向婆罗洲俯冲,拉开了南海,原因在南边;而南海钻探结果则揭示了南海深海盆由东向西推进的记录,说明原因很可能在东边(据科普中国)

  邓涛、丁林研究员通过分析大型动物在青藏高原的南北交流认为,在渐新世,巨犀生活在青藏高原北侧的西北地区,与此同时,在高原南侧的印巴次大陆亦有分布,说明当时地势还不是太高,不足以阻碍巨犀、巨獠犀和爪兽等在高原南北之间穿行。至中新世中期,在青藏高原北侧的许多地点发现了铲齿象化石,但在高原南侧的西瓦立克地区却没有这类动物的任何踪迹,显示青藏高原已隆升到相当高度,成为哺乳动物交流的屏障。(一般认为青藏高原地壳缩短增厚强烈变形发生于25~14MaB.P,22MaB.P亚洲内陆荒漠和黄土堆积开始形成,>>>>>>>>>;西北干旱在3.6MaB.P开始加剧可能还与新生代大冰期旋回有关;对10~3.6MaB.P平均高程降到千米左右难以理解)

  华南寒武系开始沉积要比寒武纪开篇晚约20Ma。中科院地质研究员陈代钊及其团队通过对湘西柑子坪和黔东盘闷、坝黄E-C界线剖面进行测年研究,获得了两套锆石U-Pb年龄数据,柑子坪留茶坡组底部和坝黄留茶坡组中上部火山灰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42.1±5.0Ma和542.6±3.7Ma(埃迪卡拉纪),盘闷和坝黄剖面牛蹄塘组底部火山灰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24.2±5.1Ma和522.3±3.7Ma(寒武纪),而加拿大纽芬兰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得到的E-C界线最佳绝对U-Pb年龄为541.00±0.13Ma。>>>发表下载沉积边缘的广东寒武系应更晚。

  葛肖虹、刘俊来等:从始新世中期至渐新世末(43~23Ma),东亚大陆东部大陆边缘属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不存在日本海、南海和菲律宾小洋盆的阻隔;太平洋板块向NWW向俯冲,产生了中国东部NNE走向的挤压褶皱、推覆构造为主的构造变形和新生的构造地貌。始新世中期到早中新世(43~17Ma),印—澳板块向亚洲大陆南部推挤,陆-陆碰撞致使NWW向延伸的青藏—闽粤初始高原形成。中国东南部“四川运动”后整个扬子—华南地台大部地区新近纪以来隆升成为高原。中新世初期形成的青藏—闽粤初始高原成为西起塔里木、柴达木、渭河地堑,东到河淮、苏北—南黄海、东海、南海诸盆地以及孟加拉湾新近纪期间沉积的主要物源区,新近纪中—上新统到更新统(N1-2—Q)的沉积厚度都在3000~5000m,在南海的莺歌海盆地甚至超过10000m。正是新近纪两千多万年以来如此巨量的剥蚀,使华南地区许多早白垩世—古近纪(K1—E)的伸展型泛盆地都成了孤立、零星、缺失边缘相的小型残留盆地;大量古生界褶皱岩系,包括曾经属于中—上地壳的深层侵入岩被剥露地表。新近纪青藏—闽粤高原图>>>(见《中国地质》2014.2)这意味着陆缘裂陷与南海扩张是从中新世开始的,长流组、流沙港组及涠洲组属中新统。疑问:内陆还残留有古近纪盆地沉积,河流向海,陆缘盆地未经抬升剥蚀却偏偏缺失古近系而只有新近系,这不合理。涠洲组有测年对比>>>

  2014年10月31日《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利用NASA提供的小行星4-Vesta样本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4-Vesta有与碳粒陨石以及地球相同的氢同位素构成,这一发现与氮同位素数据一起,表明水最有可能来自碳粒陨石。表明地球上水与岩石极有可能同时形成。地球成型的时候,是一个潮湿的行星,表层全是水。尽管这一发现并未否定后来地球含水量的增加,但其同时也表明,在地球形成的早期阶段,水的组成与含量均已适宜。

  美国《科学》杂志,在约24亿年前地球因“大氧化事件”出现了氧气,但直到约6亿年前动物才崛起于这个星球,为什么推迟了这么久?一项新研究显示,这是因为中间一段时期大气氧浓度又降到极低的水平,出现了所谓“沉闷的十几亿年”。通过对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浅海富铁沉积物和页岩中铬同位素研究表明,从“大氧化事件”到“生命大爆发”期间,大气氧浓度不到现代数值的0.1%,不足以支持动物出现。而过去科学界通常认为,地球大气氧浓度演化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4亿年前,大气主要为无氧状态;第二阶段是24亿年前开始的“大氧化事件”时期,可能持续了2至3亿年,大气氧浓度激增至现代数值的1%;第三阶段是“大氧化”停歇到“生命大爆发”期间(约21亿年前到6亿年前),大气氧浓度维持在现代数值1%的状态;第四阶段是指“生命大爆发”至今,大气氧浓度上升至现代数值并维持至今。

  地球海洋来自何方?有天文学家一直认为,是冰彗星和小行星在大约39亿年前结束的一个狂轰滥炸的时期内,将其所携带的水送到了地球。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地球供给了自己所需的水,这些水是从形成这颗行星的岩石中渗漏而来的。模型显示,在冷却并凝结为海洋之前,熔岩中大比例的水将迅速形成一种蒸汽大气。这一过程将持续几千万年的时间,意味着海洋早在44亿年前便开始在地球上搅动。

  澳大利亚发现一种只有在海上发生巨大风暴,海底沙子被卷起并反复冲刷海床时才会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地质样本的“岁数”约有7亿年。这说明当地曾是一片海洋,且当时海水并未封冻

  中国地大与国外大学合作,通过对贵州及广西南盘江地区大量海相微体化石牙形石的氧同位素分析,首次定量地构建了P/T之交赤道低纬度地区高精度的古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揭示了距今2.52~2.47亿年前一直延续了近500万年的极端高温期,海洋表面温度最高时超过40℃,陆地气温可能高达50多℃,与该时期生物大灭绝相吻合。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科学》及《地质学》上,并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地大之声)

  美一研究称,在7.16亿年前,如今炎热潮湿的地球赤道曾覆盖着冰雪,这似乎为“雪球”理论进一步提供了证据。所谓“雪球”是约7.5亿到5.8亿年前,地球表面从两极到赤道全部结成冰,只有海底残留了少量液态水。研究小组利用极为精确的铀—铅年代质谱测定法测定加拿大某火山岩和冰川沉积物是在大约7.16亿年前沉积的。

  美科学家在南澳大利亚发现的远古海绵化石显示,至少在6.5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动物,这一发现使动物化石纪录向前推了大约7000万年,为证明在极为恶劣的“雪球”事件以前,地球上就存在动物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陡山沱组动物休眠卵化石也达6.32亿年,6.5-6.35亿年前“雪球”事件前后都有了动物)

  地球磁极倒转大约每20万年发生一次。如果科学家构建的地核模型正确的话,整个翻转过程通常要花上四五千年,不可能倒转得更快。但科学家再次发现了证据,磁极倒转或只要几年时间就能发生。

  3月5日《科学》杂志,新证据表明地球在34.5亿年前已存在磁场,研究团队在具有34.5亿年历史的岩石中检测到了磁场信号,这个磁场的强度是现今地球磁场强度的50%到70%

  国际权威期刊Tectonophysics,古地磁资料所限定的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下限为~50Ma,上限为~65Ma;如果以Ali等香港学者(2005)根据印度洋海底地形所限定的冈瓦纳大陆裂解之前的大印度板块为模型,则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极有可能发生在55-60Ma之间

  地球和月球是两颗体积跟火星和金星差不多的行星撞在一起产生的。迄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这次撞击事件发生在太阳系只有3000万岁时,或者发生在距今大约45.37亿年前。然而,丹麦尼耳斯·玻尔研究所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和月球形成的时间,比人们以前认为的更晚,大约是太阳系诞生1.5亿年后形成的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的整个形成期约为1亿年,而不是之前认为的3千万年。这样,地球实际年龄的计算就要减去7千万年的孕育时间,也就是说,地球比科学家此前推算的要“年轻”。如果该结论正确,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4.67亿年,而不是我们之前估计的45.37亿年。

  科学家认为,1.3万年前一颗直径达2.5英里(4.02公里)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到覆盖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冰盖上,导致地球进入“迷你冰川期”。大规模撞击事件导致地球上的大量动物走向灭绝,对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的生活产生很大干扰,致使地球进入冰天雪地长达1000多年

  英国《自然》,对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
21亿年前,而不是此前人们认为的6亿年前。

  日本科学家研究认为,由于日、地之间潮汐力的作用,地球正远离太阳,每年分离15厘米。这跟月球轨道为什么逐渐被驱向外的过程相同:月球引起地球上的海洋出现潮汐,逐渐将地球的转动能转为月时运动。结果,月球轨道每年扩大约4厘米而地球运转则减缓了0.000017秒。>>>  如果按每年远离太阳15cm算,1亿年远离15000公里,10亿年远离15万公里,45亿年远离67.5万公里,相当于日地距的67.5万/14960万=0.45%。因此,日地距可近似地看作是不变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陨石专家根据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确证太湖系陨石冲击坑,年代应小于1万年。

  美哥伦比亚大学一科学家声称,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两个可能的撞击陨坑的证据。早在1500年前一颗巨型小行星或彗星在飞临地球时分裂出数个碎片,其中两个碎片撞向了澳大利亚境内形成了两个陨坑,这次撞击也同时造成了全球气候变冷。

  在1.45亿年到6500万年间的白垩纪,恐龙和鸟类双双繁盛发展。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始祖鸟生活在1.5亿年前,而恐龙先于它,早在2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鲁本说:“现在似乎已经很清楚,鸟类是单独进化而来的,并不是兽脚亚目恐龙的后裔。”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形态学杂志》上。

  青藏高原南北边界宽在五千万年前至少是当今的三倍: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按孟加拉湾泥沙沉积物的体积计算,青藏高原的高度应是海拔35千米,而现阶段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约为5023米,总剥蚀量达30千米,相当于一个正常陆壳的厚度。目前青藏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70千米,是正常陆壳的两倍,若再与剥蚀量累加在一起,可算得其已缩短增厚了三倍,则今青藏高原的南北边界宽在约五千万年前的印-藏板块刚接触碰撞时,至少是当今是三倍。相关内容见 >>>新华网

  国际地层委员会(ICS)—给出的毫无悬念的批准:距今260万年到现代的地质时期是被官方认可的第四纪,在第四纪中,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而高纬度地区则出现了多次冰川时代。

  《科学》:全球降温使南极冰盖瞬间形成。香港大学等几个合作研究单位的科学家日前表示,约3400万年前,地球气候有重大转变,令南极大陆从一个本来无冰的环境,瞬间变为冰封之地

  一些研究人员在考察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岩层露头时,竟然发现了赤铁矿的沉积层—这是一种铁氧化物,具有约34.6亿年的历史。赤铁矿很有可能是海洋中的氧分子参与反应的产物。如果这一发现一经证实,将意味着能够产生氧的光合生物的起源时间可能比之前的估算提前了10亿年的时间。

  寒武纪大爆发是指距今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之初,短短200万年间,生命进化出现飞跃式的发展,几乎所有动物的“门”都在这一时期出现。研究人员在阿曼南部检查沉积岩时发现了异常大量的类固醇,该类固醇为海绵纲的海绵所特有,其历史可追溯到6.35亿年前,即最后的冰河世纪末期,这些海绵的发现证明了多细胞动物生命在寒武纪大爆发一亿年前就已出现。

  地球也有心跳,来自夏威夷和冰岛的证据暗示地球核心每隔1500万年左右会向地表发送一次同步的岩浆脉冲。在冰岛和格陵兰之间的新地壳大约每1500万年就加厚一次;与夏威夷类似脉冲进行比较,发现二个地方的羽状岩浆流具有惊人的相关性,这表明夏威夷和冰岛的羽状岩浆流脉冲是同步的。

  大约40亿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只融化了部分地壳,微生物在地下可以幸存下来。此发现表明微生物的存在可追溯到此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即早在44亿年前就有生命了,科学家认为那时的地球才形成第一个海洋。(09.5.21《自然》)

  相对于过去的2亿年,Andrew Biggin等根据所获得的28.2~24.5亿年前的古地磁数据认为,地球早期磁场逆转频率并不高,地球发电机在20亿年前是相当稳定的。这一现象可认为与地球早期内核较小有关,小内核能够稳定磁场的行为。

  南非Kaapvaal克拉通太古代岩石是地球上保存最好的岩石之一,据所获取的距今32亿年前的地球磁场方向和强度显示,当时的地球磁场强度似乎只有现在的大约一半。(07.4.5《自然》)

  一些科学家认为的地球历史时期中的有趣时刻:例如,38亿年前,时常发生小行星碰撞时期(也称"晚期重型轰击")的结束;29亿年前地球首次出现生物蓝藻光合放氧迹象,蓝藻对大气从无氧变有氧环境起了巨大作用;20亿年前首次氧化事件。

  潮汐是由于地球和月亮的引力所引起,40亿年前,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近,潮汐的能量更大,要比现在高出1000倍,可以近500公里的时速向岸边推进。

  一个国际小组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个岩石系列,它们是在38亿年前海底裂开时形成的,这个发现能帮助确定地球的板块构造系统比较早就开始了。这个岩石系列名为“蛇绿岩”,它含有与新地壳形成有关的几种火山岩。(07.3.23《科学》)

  08年6月26日《科学》:大约3500万年前,一颗大型小行星在Chesapeake Bay(美国华盛顿东部的切萨皮克湾)附近撞向地球,形成了一个直径为近90公里的陨石坑。

  锆石的研究显示:大约43亿年前,地表温度已下降了很多,但气候仍十分恶劣,大气CO2浓度超过现在的1万倍,溶于水后形成的酸性液体虽然无法腐蚀掉锆石,却可逐渐吞噬掉古老的岩石,这可能是导致无法找到超过40亿年前的岩石的主要原因。

  《科学》:精确测定出恐龙于6595万年前灭绝。

  科学家采集到的部分海洋化石表明,青藏高原中部至少在4000万年前就率先隆起,在已处于或者接近其现代高度的时候,作为世界最高山脉的喜马拉雅山脉还处于海平面以下。

  寒武纪之前3000年的埃迪卡拉纪(5.75亿年前)地球经历过另一次生命大爆发。

  澳大利亚科学家宣称,在大约八千万年前,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大约170米。海底地貌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

古人类  《自然·通讯》杂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通过对柳江人左侧股骨进行了微损采样,采用铀系法测定其年代,成功将早期现代人——柳江人的生活年代确定为距今3.3~2.3万年,解开了长达66年的关于柳江人生活时代的谜团。>>>

  数千年脑容量下降10%。人类进化最后200万年来,人类脑容量曾增加到原来的近4倍。上一个冰川期结束后的某个时候,人脑变小了。在过去15万年间,平均脑容量保持在约1450毫升。但在过去数千年里,迅速下降了约10%,达150毫升。他们利用化石和现代标本资料,确定人脑的这种缩小情况发生在3000~5000年前。>>>

  《科学》(Science)中国科学家,基于FitCoal,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来自千人基因组计划和HGDP-CEPH基因组计划产生的、共50个现代人类群体的基因组数据,首次发现了在距今93.0万年前,人类祖先由于早、中更新世过渡期的气候剧烈变化,在短期内丧失了约98.7%的成员个体,几乎灭绝。在长达11.7万年的时间里平均成年个体数仅为1,280,并从千人基因组和HGDP-CEPH两组独立数据获得这一群体大小的估值几乎完全一致,分别为1270和1300。>>>

  考古学家在老挝北部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两块新的骨头碎片。结果表明,头骨碎片和胫骨的年龄分别在7万年和7.7万年左右。但胫骨可能有8.6万年的历史。这比十多年前在该遗址出土的第一块化石(4.6万年的头骨)要古老得多,也比洞穴中其他骨头(4.6~7万年的颌骨、肋骨、脚骨)更古老。老挝位于通往澳大利亚移民路线上,澳大利亚最古老的考古遗址大约有6.5万年的历史。丹巴灵洞穴化石虽然来自智人,但最年轻的化石(4.6万年前的头骨碎片)混合了古代和现代人类的特征,而最古老的化石则有更多的现代特征。例如,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到,较古老的头骨碎片缺乏与更古老的人类相关的明显的眉骨。>>>>>>

  付巧妹团队等收集的100多份古代人类样本,最终成功捕获测序128例线粒体和97例核基因组,样本的绝对年代跨度距今约5100至100年。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人群特有的遗传成分是由两股不同的遗传成分以大约4∶1的比例混合形成,其中约80%的遗传成分与东亚北方9500~4000年前的人群相关,约20%的遗传成分来源于一个未知的古代人群。>>> (评:可能意味着藏族父系的D3及母系中的狄系成分在西北地区的活动年代。相关>>>>>>

  武汉大学与多家单位合作,采用铀系测年法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金沙江中段虎跳峡万人洞岩画进行了高精度的年代测定。通过测定覆盖于岩画上的洞穴碳酸盐沉积物年代,发现万人洞至少可以精确地重建出三个岩画绘制阶段:距今13000 至13580年、距今10540 至10830年和距今8370至8700年,明显早于该地区最早的农耕时代(距今~4600年)。结合采集的旧石器时代文物信息,推断这些岩画由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人群创作而成。

  《自然》论文:东非最古老智人奥莫I距今约23.3万年。模型估计,人类这个物种起源和从最近祖先中分化是在大约35万年前至20万年前。

  1700毫升!我国发现中更新世晚期约20万年至16万年前脑容量最大的古人类,研究人员推算出许家窑人的脑容量约为1700毫升,接近之前报道的许昌人1800毫升的脑容量,但比许昌人的年代早了近6万年。

  科学家发现末次盛冰期北美地区的人类证据,校准放射性碳年龄大约在2.3至2.1万年前 >>>

  付巧妹团队等获取了黑龙江距今33000~3400年的25个早期人类样本古基因数据,涵盖了整个末次盛冰期,发现生活在末次盛冰期前、距今约3.3万年的AR33K个体与距今4万年田园洞人的遗传成分相似,表明在末次盛冰期之前,田园洞人相关人群在东亚北部广泛存在。通过对生存在末次盛冰期末期、距今1.9万年的AR19K个体的古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在末次盛冰期前后东亚北部人群发生了特殊变化,即之前广泛存在的田园洞人相关人群可能在此地消失,东亚古北方人群此时已在黑龙江出现。通过获取末次盛冰期之后约1.4~0.9万年前的16例个体基因组数据,发现黑龙江流域人群的遗传连续性可能早在1.4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这一结论与该地区陶器和玉器最早出现在1.5万年前的考古记录相符。(末次间冰期北方华北东北生活着田园洞人y-K2b、mt-B*类人群,1.9万年前极盛冰期这类人群可能在黑龙江消失,C2a(旧C3*)在东北延续出现,陶器和玉器人群最早出现在1.5万年前)

  昆明所宿兵等研究揭示:东南亚分布有许多古老的现生土著人群,如柬埔寨土著等,东南亚土著矮身高、卷头发和宽扁鼻翼等体貌表型,或是独立起源和平行进化结果。这些土著可能代表了走出非洲以后约6万年前定居在亚洲南部早期人类的隔离后裔。(推测是尼格利陀人后代)

  《自然》分析太平洋地区20个人群317名现今个体的基因组揭秘太平洋地区的人类血统,人类走出非洲后,约在4.5万年前在近大洋洲定居,在远大洋洲定居的时间要晚得多,3200年前左右才有人类抵达,包括来自中国台湾的人群。近大洋洲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远大洋洲包括密克罗尼西亚、圣克鲁斯、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和波利尼西亚。

  智人被冤枉了!4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已灭绝。在过去,研究者曾经一度认为,尼安德特人消失的时间是在大约2.4万年之前,而且还曾经发现过2.8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不过,如今通过研究却发现,这个化石是造假的,它是用牛骨伪造的。

  中科院付巧妹团队等:山东地区人群可分为距今约9500~4600年前早期人群和距今约4600~1800年前晚期人群。研究人员在早于4600年前的样本中发现了在现今东亚南、北方人群中常见的单倍体群D4、D5、B4c1和B5b2,即早期山东人群已经拥有了东亚南方和北方人群的母系遗传特点。晚期山东人群中新增了多种线粒体单倍体群,暗示龙山文化时期及之后受到了其他地区人群的影响其多样性增加。在距今约3100年以后,山东的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人群也可能发生了基因互动,比如共享了线粒体单倍体群M8和A,导致之后山东地区沿海和内陆的人群间母系遗传结构的差异大幅降低。距今3000年以后的山东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受到了东亚南方人群的影响。研究团队在距今约9500年前的扁扁洞遗址中发现了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B5b2支系个体。B5b2这一支系人群很有可能是从山东地区向外部地区进行扩散的。

  距今约2.9万-1.4万年阶段初期,气候开始转冷,发轫于西伯利亚南部的出现期或初始细石叶技术向东、向南扩散,进入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初始细石叶技术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后,在末次盛冰期初期阶段的长白山地区逐渐走向标准化,并形成以两面预制的楔形细石叶石核和压制剥片为特征的北方系细石叶工业。这个工业传统一经形成后,迅速向朝鲜半岛和北海道地区扩散。在末次盛冰期相对较暖阶段,北方系细石叶工业逐渐由环日本海北部地区向外扩散,西至西伯利亚南部,北至俄罗斯远东和亚库特地区,并最终经由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大陆。>>>

  南大孙雪峰领衔的一项国际联合研究认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在中国南方出现的时间可能不超过5万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喀斯特洞穴的古人类遗址,存在复杂的流水侵蚀和再堆积过程,上部钙板层对下部化石层的覆盖,可能是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假覆盖”,地层容易出现“倒置”现象,即老的覆盖新的。

  山那树扎遗址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甘肃省岷县县城以北10公里茶埠镇洮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距今已有5270年至5035年的历史,文化类型属于5300年至4000年前马家窑早期文化。令人惊异的是,还发现有水鹿、金丝猴和竹鼠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山那树扎遗址的10个大型牛科动物遗骸,都属于现今只栖息于南亚和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印度野牛,表明约在5000多年前,现今只分布在热带地区的野生大型哺乳动物,曾生活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并且是马家窑文化先民重要的狩猎资源。>>>

  英德青塘遗址的年代是距今25000年到10000年。在距今17000年已开始使用了陶器,这种比较粗糙、原始的陶器,叫它早期陶器。青塘少女墓葬的年代是距今13500年,中国年代最早的蹲踞葬。>>>

  河南新郑“考古圣地”裴李岗遗址最新研究确认,该遗址面积可达5~6万平方米,更加科学准确的新的测年结果表明,裴李岗遗址距今8200~7700年,延续时间约500年,是区域内使用时间较长的中心聚落。初步判断裴李岗遗址仍然处于采集狩猎为主、可能兼有少量农业生产食物阶段。与新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存相比,裴李岗时期小石片、细石器工艺明显衰落,陶器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得到普遍运用。>>>

  美国《科学》在线发表中科院付巧妹团队论文:首次正式发表大规模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类基因组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东亚主体人群连续演化是主旋律,中国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经分化,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进程即已开始,4800年前出现强化趋势,至今仍在延续。在8300~7700年前山东人群中发现古南方人群联系及在约8300年前亮岛1号人发现有少量古北方人群的影响,反映南北方人群已经开始互动。>>> (能确定北方O3人群与南方O1、O2人群分开于是3万年前或是9500年前?明确O3北迁走华中中线?不支持东南亚、东亚南部存在先尼格利陀狩猎族,后农业人群的两层假设。)

  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对距今5200年以来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基因组展开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低海拔组(LTP)和青藏高原高海拔组(HTP)人群之间具有直接母系遗传联系。耐寒性作物大麦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2500m以下低海拔传至高海拔更多的可能是技术上传播的结果,而不是大量人群迁徙的结果。古代青藏高原人群和现今生活的西藏人群之间有较近的母系遗传联系。科学网>>> (4~3.6千年前开始的大麦农业在青藏高原的传播更多的是技术上的传播,人群居高海拔要比大麦农业来得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显示距今4万年前,古人类开始进入水洞沟地区,此时古人类使用的石器技术主要为具有勒瓦娄哇技术特点的石叶技术,此种技术具有明显的“西方”特色,与欧亚大陆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的石器技术具有相似性,指示了该时段古人类自西向东的北方扩散路线(?西来残余早期智人)。然而,这种技术在水洞沟地区并未一直延续,距今约3.3万年前,中国北方常见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在水洞沟地区流行,并持续到距今约2.7万年前(应该是yD)。这一阶段水洞沟地区的古人类虽主要使用相对简单的石器技术,但开始相对频繁的使用装饰品(鸵鸟蛋皮串珠、穿孔贝壳等),远距离采集优质石料,频繁使用火塘,使用磨制骨器等。在简单石核石片体系内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和认知革新,可能预示了中国北方一个新的文化阶段的出现。随后,该区域基本不见人类活动的迹象,直到距今约1万年前,掌握了细石叶技术的人群才开始重新出现在这个地区(应该是yN),并开始利用小型动物、使用“水煮法”等间接用火技术、制作骨器和装饰品、使用磨石和磨棒等。综合中国北方的发现,具有勒瓦娄哇技术特点的石叶技术时空分布皆比较局限,目前分布地域限于西北地区,时间段在4万年左右,预示了来自西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影响;距今3.3万年左右,中国本土的旧石器组合开始较为频繁地出现新的文化因素,包括装饰品、骨器、远距离优质原料利用等,预示着本土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始;距今约2.5万年前,细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并在中国北方呈现逐渐流行的趋势,代表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发展阶段。>>>

  ㈠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600米的尼阿底遗址发现有大量末次间冰期3~4万年前的石叶石器 >>>,推测与水洞沟下层人群同属D系狩猎族群。㈡考古发现,240万年前古人类就出现在北非,比之前发现的要早约60万年 >>>。㈢美国得州在克洛维斯矛尖遗址下方15厘米的沉积层中发现了11个无柄矛尖,光释光测年为1.35~1.55万年,这一发现表明最早抵达美洲的并非1.3万年前的克洛维斯人 >>>。㈣美洲土著的C3*是北支L1373,与北亚支分开有1.5~2.1万年 >>>。㈤约旦东北部纳吐夫狩猎采集点遗址发现了1.44万年前人类烤制面包的烧焦残迹,其比农业活动还早4000年 >>>。 美国《科学》,以色列迦密山的史前洞穴米斯利亚洞穴遗址发现了非洲之外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据3种独立的测年法测定,这块化石的年龄距今20万年至17.5万年间 >>>。(2018)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从遗传学角度证实了早期人类从非洲迁徙至东南亚后,除沿海岸线迁徙外,还从内陆路线从东南亚直接进入东亚内陆。缅甸人群中富集着大量的mtDNA基部世系,年龄在5~2万年前,缅甸人群和中国西南人群共享了一些单倍型类群。基于mtDNA全序列的系统地理分析表明,这些遗传联系一部分是近期基因交流的结果(如M24、M90、M91),而另一部分则很可能缘于从缅甸到中国西南的古老迁徙(如M54、M55、M84),时间可追溯到2.5~1万年前。>>>Scientific Reports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吕厚远等利用植硅体14C测年和形态鉴定的新方法,对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等水稻遗存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揭示,距今约1万年前水稻在长江下游地区开始驯化。考虑到上山遗址早期植硅体测年的层位离第8文化层底部有约6cm左右的距离和水稻缓慢驯化的速率,他们认为水稻开始驯化的年代大致在距今约1万年前后的全新世开始时期。>>>

  2014年10月23日《自然》,2008年在西伯利亚西部额尔齐斯河岸上发现的一个现代人大腿骨化石距今大约已有45000年,Janet Kelso及同事对这个人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其祖先有尼安德特人的成分,所占分量与当今欧亚人血统的“尼人”分量相似。基于“尼人”祖先基因组片段的长度,“尼人”基因向这个人祖先的流动发生在他所生活时间之前的13000~7000年之间,即距今6万~5万年前,而之前对现代人与“尼人”异种交配的时间估计在距今86000~37000年前。

  科学家测序所用基因材料来自克罗地亚一个洞穴中发现的3个女性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她们生活在约4万年前。科学家将测序结果与来自中国、法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南部和西部的5个现代人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后发现,现代人有大约1%至4%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源自尼安德特人。科学家提出的一个较合理的解释是:尼安德特人在大约10万年至5万年前在中东地区与走出非洲的早期现代人发生过交配,之后现代人散居欧洲和亚洲各地。新一期《科学》杂志公布了包括尼安德特人约60%基因组的序列图。

  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距离我国新疆不远处的一个名为登尼索哇Denisova的山洞中先后发现了大约3万年前的古人类的指骨和牙齿化石,从化石上提取的DNA数据却与尼人及现代人的遗传信息不同。这一发现意味着,3万年前的人类大家族中,除了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外,还有另一种古人类,登尼索哇人。这里出土的人类臼齿的尺寸特别大,超出了除大约二百多万年前的能人和鲁道夫人以外的其他人属的变异范围,且有很大的跟座盆,齿根分叉厉害,不存在‘次尖退化’等特征,这些形态与尼人大不相同。此次对核基因组的分析显示尼人和登尼索哇人分开的时间大概在64万年前,他们与现在的非洲人分离在80万4千年前。而对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分析则表明登尼索哇人早在100万年前就与现代人分开进化,此后50万年前才出现了现代人和尼人的分离。(吴新智)

  通过调谐方法不仅获得了泥河湾盆地仙台(又名大长梁)、东谷坨和马梁遗址更加精细的年代,而且还揭示了遗址所处的环境背景(例如处于间冰期还是冰期)。调协结果表明仙台遗址的年代为1.48Ma,对应深海氧同位素的49阶或中国黄土序列的S20,处于间冰期环境;东谷坨遗址从1.12Ma一直持续到1.06Ma,对应深海氧同位素的33-31阶或中国黄土序列的S12-S11,经历了冰期和间冰期环境;马梁遗址的年代为0.79Ma,对应深海氧同位素的20阶或中国黄土序列的L8,处于冰期环境

  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的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对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说提供新的证据。根据地层对比、动物群分析以及230Th-234U不平衡铀系法同位素年代测定,崇左智人洞古人类的生存年代在10万~11.3万年前。除智人洞外,近年还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了距今9万~10万年前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也表明早期现代人很可能在10万年前在中国就已经出现。

  赵志军: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豆类等,驯化出山羊、绵羊、牛;中国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包括水稻、谷子和糜子两种小米、大豆、荞麦等,驯化出家猪、鸡、狗;中南美洲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玉米、花生、马铃薯、红薯、棉花、南瓜、西葫芦、辣椒及多种豆类,驯化出驼羊、荷兰猪;非洲农业起源中心区起源的农作物有高粱、两种非洲小米,驯化出毛驴。农作物由中国传往欧洲(西传)比由西方传往中国(东传)要早很多,甚至早几千年。起源于中国的糜子,距今7000-8000年即传入欧洲。起源于西亚的小麦则是在大约距今4500年前传入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

  河南许昌人遗址区外发现大规摸旧石器新地点,该遗址两次发现距今8万-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和头骨化石。

  中国和以色列科研人员借助放射性碳测年法,测定出在中国湖南玉蟾岩洞穴出土的一些古代陶器碎片已有大约1.4万年至2.1万年历史,这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陶器制品。将陶器碎片与发掘点所处的地层相比对之后,研究人员进一步锁定了陶器碎片的年代为距今1.8万年

  DNA分析揭示人类祖先来自纳米比亚。尼安德特人可能沦为现代人盘中餐。

  通过对河北磁山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和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磁山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到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

  来自莫斯科以南约400公里的俄罗斯顿河岸的Kostenki考古点新证据显示,现代人类到达欧洲东北部的时间与他们进入欧洲西部的时间相同或更早。新确定的年代为4.5~4.2万年前。(07.1.12《科学》)

  尼安德特人在距今大约40万年前出现,而在距今大约3万年前消失。来自更靠东的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发现将其活动范围比以前的假设向东延伸了2000公里。(07.10.18《自然》)

  由澳大利亚华人学者赵建新教授完成的测年数据表明,南京女猿人可能生活在距今58万年以前。再结合其周边十多种动物化石的年代,最终科学家们给出了最终数据:50~60万年之间。南京猿人很可能与欧洲人有过基因交流,也就是平常说到的混血儿。在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南京的气温至少要比现在低10℃左右 。

  法国科学家米歇尔·布吕内3月4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撰文说说,他们已确定据称是迄今发现最古老原始人头盖骨化石“图迈”的年龄,大约在680万年至720万年之间。黑猩猩和人类的最后分化时期不会太晚于800万年前。新浪网

古气候  研究发现,热带森林增加和减少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不对称性,森林减少的升温效应约5倍于同期同面积森林增加的降温效应。热带森林的增加受限于森林生长相对漫长的周期,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使地表生物物理特征恢复至与成熟森林相近的程度。>>> (在暗示全球变暖与森林损失有关)

  科学家认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是上新世变暖的原因。沉积物岩芯例如微小的海洋藻类和植物叶蜡的化学成分表明,当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与今天非自然的高水平相当—425ppm。但俄亥俄州立大学古气候学家Julia Marks Peterson说,没有一个超过100万年的蓝冰样本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300ppm。在蓝冰中的发现表明,二氧化碳水平稳定在220至250ppm之间。“我们没有看到二氧化碳有多大变化。”“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但它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小。”科学网>>>

  孢粉证据揭示江南在早始新世到晚始新世从荒漠演变成暖湿气候的沼泽森林环境。中科院环境团队谢宇龙博士等研究表明,江西清江盆地始新世植被和气候发生了明显转变:早始新世(约5千万年前)是一片干旱的荒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年降水量不足200mm,低洼处形成了大规模的盐湖沉积,盐湖周边生长着大量耐旱的麻黄;但到了晚始新世(约4千万年前),季风气候开始在该地区起主导作用,气候明显变得湿润,年降水量大幅增加到1400mm,且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出现大量以喜温暖湿润气候的杉科植物(水杉、落羽杉、水松和红杉)为主的沼泽森林。表明东亚季风至少在晚始新世就已经在江南地区建立,比传统观点认为的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约2300万年前)的要早得多。与晚始新世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全面碰撞、隆升,东亚季风显著增强有关。>>>

  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南海滨珊瑚δ18O与器测的海平面、海温、盐度、降雨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南海海平面与珊瑚δ18O的统计关系,以及控制机理。利用珊瑚δ18O定量重建了公元1850年以来的南海海平面变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在1850~1900年时段,海平面的平均下降速率为0.73毫米/年;随着全球升温,在1900~2015年时段的上升速率为1.31毫米/年,1993年以来的上升速率为3.75毫米/年,南海海平面呈现加速上升趋势。研究认为,1850~1950年的南海海平面变化可能是太阳活动和温室气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而195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可能主导着海平面的快速上升。>>>

  大约2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期南极洲到底有多冷?几十年来,科学研究认为南极洲冰期温度平均比现在低约9℃。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虽然南极洲部分地区比目前的温度低10℃,但南极洲东部中部的温度只低4到5℃,大约是以前估计的一半。这些发现发表在2021年6月4日《科学》杂志上。>>> (意味着“冰期高纬度地区降温幅度更大”这样的观点可能不成立?)

  大气CO2含量倍增气候敏感性的指标,2020年取得突破,科学家能够在多项证据链基础上将范围缩小到2.6~3.9 ℃之间。而40多年前给出的答案是,如果大气中CO2比工业化前增加一倍,地球表面气温将会增加1.5~4.5 ℃,低值1.5 ℃意味着变暖的影响不大,而高值4.5 ℃可能引起巨大的灾难。>>>

  中、英、德、美等国古生物学者最新研究发现,种子植物的大规模繁盛是导致3.5亿年前地球超长“冻灾”的重要原因 >>>

  谭亮成等通过分析历史时期石笋中δ16O与δ18O含量的变化,同时钻取粉末开展U-Th放射性定年,建立了中亚干旱区目前年代最精确、分辨率最高的过去7800年降水变化序列,发现了距今5820~5180年期间中亚存在一次持续640年的超级干旱事件。距今6千年以前小麦一直沿着沙漠绿洲路线到了中亚东部,之后没有进入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而是向北走上了欧亚草原。山东地区的赵家庄遗址小麦年代为距今4500年,比河西走廊的距今4000年还要早,说明人群可能沿着欧亚草原向东又南下的路线迁徙。粟黍的传播类似,在驯化后到4800年前,沿着沙漠绿洲路线到达河西走廊,但之后可能向北进入欧亚草原,在距今4400年到达Tasbas遗址。小麦和粟黍出现在新疆中南部都是距今4000年以后,说明沙漠绿洲路线重新开通。(5820~5180年前中亚干旱可能意味着冷峰在5.3kaB.P小寒冷期的存在 >>>

  中科院谭亮成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黄土高原西南缘乌鸦洞5根具有精确U-Th测年的石笋,利用石笋中的稳定碳、氧同位素重建了目前黄土高原最高分辨率的全新世季风气候变化序列,发现发乌鸦洞石笋δ18O反映的季风减弱事件,峰值发生年代为距今1.19、2.92、3.90、5.49、8.15、9.55、10.52、11.01 千年,另外,还记录了另3次以距今3.53、4.90、6.26 千年为中心的弱季风事件。>>> (季风减弱时间与之前编的万年气候曲线相比,大多早1百年,部分早2百年,有的一致)

  360万年来,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总体呈持续变干趋势,经历了约距今270万年、110万年和50万年的三次急剧阶段性干旱化事件。同时,气候变化周期也由110万年以前的4万年为主,逐步转变为以10万年为主。全球变冷尤其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增加和冰盖扩展可能是驱动亚洲中纬度地区360万年以来西风气候变化和干旱化的主控因素。>>>

  西安交大程海团队,格陵兰冰芯在新仙女木事件的年龄是可靠的,精确起、止时间分别为距今12870±30年和11700±40年。石笋—冰芯记录综合对比,亚洲季风—西风区的新仙女木事件开始时间约为距今12890±20年,南极冰芯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开始时间为距今12770±110年,晚于格陵兰地区约100年。气候信号表现为从北高纬通过中、低纬向南半球高纬地区的传递过程。亚洲季风—西风区新仙女木事件的结束时间是一致的,约为距今11700年,而其结束过程的持续时间要长于北大西洋地区。南极冰芯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间为距今11900±80年,早于格陵兰地区的距今11700±40年。“慧星撞击”事件可能并不是触发新仙女木事件的原因,因为经石笋校准的格陵兰冰芯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开始时间(距今12870±30年)要早于慧星撞击时间,即距今12820年的“富铂”粉尘异常约50年。

  多年来,研究东南亚大陆(包括现在的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考古学家一直困惑于 “失踪的千年”,这一时期大约在6000年前至4000年前,其间几乎没有人类定居的踪迹。这可能是5000年前至4000年前席卷非洲和亚洲的一系列特大干旱的一部分。在此期间,西亚和中东的文明经历了重大的动荡,例如两河流域阿卡德帝国的崩溃和印度河流域城市的废弃。这种气候变化被一些人称为“4.2千年事件”。>>> (中南半岛会发生大旱吗?)

  我国科学家提出4.4亿年前地球生命大灭绝新机制:奥陶纪末期发生的火山大喷发,将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输送到20公里高空,抵达大气平流层并在那里形成以硫酸盐为主的“气溶胶层”。“简单来说,气溶胶层会‘截留’太阳热量,使地球变冷。但一段时间后,气溶胶层中的硫酸盐会‘掉落’到地面,火山释放的温室气体占据上风,又会使地球急剧变暖。”沈延安说,正是这“一冷一热”的反复交替导致了生命大灭绝。>>>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在大约14650年前,由于欧亚冰盖局部发生崩塌,全球海平面在不到400年的时间里上升了12~14m。

  一个由中、英地质学者组成的团队最新发现,在约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被温带落叶阔叶林覆盖。与现在化石产地年均气温1.9摄氏度、年降水量82.7毫米的寒冷、干旱气候不同,当时那里的年平均气温11.6摄氏度左右,冬季温度接近冰点、夏季凉爽,温度季节性差异远小于现在。当时的年降水量很可能超过1000毫米,夏季干燥、冬季湿润,降水的季节性差异也相对较低。但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与现在也有相似之处,当时那里的海拔已经达到3.3千米左右,与盆地现今的海拔类似。科学网>>>(当时喜马拉雅山还未上升到阻挡印度洋季风的足够高度)

  中科院段武辉、谭明、西安交通大学程海等,对河北兴隆洞的石笋进行了高精度的铀系年代(精度优于3‰)和高分辨率的氧碳同位素比值分析(平均分辨率38年),重建了华北倒二冰消期的古气候演化历史。华北末次间冰期开始于129.4±0.3 ka BP,与东亚季风区其它石笋记录一致,进一步说明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是冰期终止的关键驱动因子。(中科院网站)

  美《科学》杂志评选出2018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一颗小行星可能在1.3万年前撞击了格陵兰岛,留下31千米宽的撞击坑,在末次主冰期即将结束气温上升之时再度出现上千年的全球变冷,影响了人类历史。相关>>>>>>(2018)

  美国研究人员推断,1.29万年前,一颗彗星坠落时产生陨石雨,在北美地区引发大火,大火烧化了部分加拿大洛朗蒂德冰川,导致密西西比河水位猛涨,洪水流入墨西哥湾,又引发大西洋洋流的变化,气温骤然下降,最终使北美进入一个持续1300年之久的冰川期。这次撞击事件导致30多种哺乳动物灭绝或濒临灭绝,其中包括美洲骆驼、猛犸、乳齿象、短脸熊和美洲狮等。此外,撞击事件还造成当时生活在北美的古印第安人的人口大幅减少,一些地区的古印第安人甚至消失了几百年。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温暖而阳光明媚的欧洲最近一次进入冰川时代只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而此前的研究认为,近1.3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川时代历时大约10年时间才驾临欧洲。

  科学家对12万年前间冰期的大洋和珊瑚礁的分析显示,由于冰层融化,海平面在50年里上升了大约3米。

  中科院兰中伍和李献华研究员等人通过对三峡地区及湘黔桂交界地区的地层进行了测年研究,得到华南江口冰期的年龄为7.15亿年,与阿拉伯-努比亚板块以及劳亚板块的Sturtian冰期发生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从渫水河组顶部获得的年龄为6.90亿年,和北美科迪勒拉造山带内的第二幕Sturtian冰期发生时间也一致,这说明Sturtian冰期两幕都具有全球同时性。大冰期地层对比图。来源:中科院>>>发表>>>。相关:>>>>>>

  研究小组通过分析距今6.35亿年前形成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当中的同位素发现,当时地球大气CO2浓度至少为12000ppm,目前地球大气CO2浓度为380多ppm。而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在距今6亿多年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冰川期,当时不仅陆地全部被冰川覆盖,而且海洋也被完全冻结,地球如同一个大“雪球”,其大气CO2浓度不应该如此之高。(-可能与“雪球”融化,温度上升,海水CO2大量逃逸到大气层有关)

  上新世北半球大范围冰川的形成因素。利用大气—海洋—冰层耦合模型的模拟表明,格陵兰冰层在上新世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降。其他假设(巴拿马海道的闭合、厄尔尼诺的终止和构造隆起等)在这一模型中不足以触发大范围的冰川形成。(08.8.28《自然》)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格陵兰岛冰芯的研究发现,地球气候曾在末次冰期的最后阶段发生过剧烈变化。在1.47万年前,格陵兰岛的气温突然升高了10℃,但没持续多久,到了1.29万年前,严寒又重新占据上风,甚至比从前更寒冷。这段严寒期一直持续到1.17万年前才宣告结束,后进入冰后期。

  Dome C冰芯向下仅差几米就可到达基岩,深度达3270米。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全部8个冰川周期中与南极气温强烈相关,在距今65万年和75万年间浓度显著较低。(08.5.15《自然》)

  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海平面很高且海水表面很暖和的白垩纪也存在着冰川。人们一直以为,在这些极端温暖的时期,地球的两极通常是无冰的。但André Bornemann及其国际性研究团队将海洋石灰石的信息与用温度指数测得的海洋温度及冰容量相结合,证明当时地球上存在短时期的冰川。研究人员披露,即使在一场极端性全球暖化事件当中,地球上的冰川仍多达现代南极冰原的一半大小。(08.1.11《科学》)

  施雅风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顶级专著问世,研究表明:2万年前末次冰期盛时,中国冰川面积在50万平方公里左右,是现代冰川面积的8.4倍,当时温度比现代低5℃~11℃,降水量是现代的30%~80%,雪线比现代低300~1000m,海平面比现代低100~150m,台湾岛、海南岛都和大陆相连;对中国东部过去争论较多的海拔2500m以下的第四纪冰川问题,得出了否定结论;根据冰芯研究特别是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上长达308.6米的透底冰芯记录研究,大大精确了冰期、间冰期的定年和气候环境变化,并指明了前人未曾提及的80万~60万年前的最大冰湖,48万~42万年前的中梁赣冰期和13万年前的倒数第二冰期的环境变化;对7.5万年前以来的末冰期作了详细划分,尤其是开创性地阐明了6万~3万年前相当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的中国长期特殊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施雅风说,现代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趋势,可能要延续若干个世纪,这样会使冰川大量萎缩消失;全球变暖,促进水循环加快,西北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水量增加趋势,但也有小部分地区降水量是减少的;预测2050年可能变暖幅度,西北为1.9℃~2.3℃,西南为1.6℃~2.0℃,青藏高原为2.2℃~2.6℃;到2010年,自然变冷与人类增暖作用相互抵消,其后人类活动增暖作用越来越明显。摘自王进东.科学时报

  地球为什么未能完全变成一个雪球。Peltier等人利用模型对碳周期与气候系统在新元古纪III的耦合演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当表面温度下降时,大气中的氧被吸收进海洋,加快了大量溶解的有机碳的重新矿化速度,这将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和温室变暖效应增强,使一个完全的雪球状态不能形成。(07.12.6《自然》)

  从始新世到渐新世的过渡时期(约3350万年前),全球气候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从没有大冰层变化为一个永久性南极冰层,大小跟今天的南极冰层差不多。然而,关于北半球早期冰川史的性质却很有争议。挪威—格陵兰海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范围很大的冰排碎片沉积层,是在距今3800万年至3000万年前形成的,这表明,格陵兰冰川的存在要比以前所记录的早2000万年。(07.3.8《自然》)

  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日内瓦发布了2007年度《温室气体公报》,显示2007年地球温室气体浓度再次突破有历史纪录以来的最高点,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83ppm。

  科学家利用卫星对海平面变化进行了精确测量,结果发现,1993年到2003年间海平面每年上升的高度在3毫米左右。中国海平面30年上升90毫米。

  在7.5万年前,印尼托芭曾发生过一次超级火山爆发事件。托芭火山爆发造成了地球上60%以上的生命死亡,火山喷发物比起64万前的黄石超级火山喷发物高出2倍。

  《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公元6世纪(中国南北朝至隋朝)的一次巨大火山喷发造成了全球性气候变冷。研究人员从格陵兰岛冰层和南极冰盾中发现了火山喷发的特征"指纹",日期精确地指向公元533~536年。研究人员认为火山喷发发生在535年,之后536年影响到了北半球。公元6世纪的这次火山喷发很可能是过去2000年来北半球最剧烈的火山冷却事件。不过,只有北半球发生了气候变冷,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南半球气候变冷的相关地质数据。

天文地质  中国科学完网“天关”探测到的最远天体是来自256亿光年之外的伽马射线暴EP240315a。是来自前宇宙吧?探测到的应该是现在距地球256亿光年的天体,在宇宙初期约128亿年前爆发的伽马射线暴网搜比宇宙大爆炸更早的天体有好几个:教科书又得改了?韦伯望远镜观测结果显示,宇宙有267亿年历史HD1星系的年龄远远超过宇宙学标准模型认为的宇宙年龄138亿年宇宙之旅|这些比宇宙更老的星球等。

  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在吞另一个黑洞时发生了大爆炸。>>>是霍金辐射的放大版?两个黑洞靠近,由于引力过大撕裂了中间的真空引起了张裂大爆炸?类似于宇宙奇点大爆炸

  科学家使用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观测了银心黑洞周边外流物质产生的X射线和射电波,并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到了450万倍太阳质量的银心黑洞的转速已经达到了0.84至0.96倍光速,M87星系中心的黑洞质量相当于75亿个太阳,自转速度是0.89至0.91倍光速。>>>

  根据“拉索”团队的设想,高能伽马粒子在被抛射向宇宙后,可能“变身”为不会被宇宙背景辐射吸收的轴子,在进入银河系受其磁场影响后,又变回了可见的高能粒子——通过“光子-轴子-光子”的这一“振荡变身”,也可能使其在飞行中减少数量损耗,成为“拉索”接收到的超出10TeV能段的那部分粒子。>>>

  物质占宇宙中物质和能量总量的31%,剩下69%是暗能量。而之前认为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占宇宙中总质量和能量的4%、23%和73%。>>>

  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可能存在的暗物质:一种是相对较重的被称为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s),另一种是被称为轴子(axions)的极轻粒子。这一结果表明,轴子更有可能成为暗物质的候选者。>>>

  平坦宇宙(Flat universe)是指宇宙所拥有的物质足以使其膨胀速度减缓,但又不发生坍缩的现象。NASA团队收集了超过一百万个星系和类星体的数据,进行更加全面的暗能量测量方法,推算出整个宇宙的形状是完全平坦的。

  纵观整个宇宙,重子物质所占的比例为16%,其余都是暗物质,但银河系的重子比例要低得多。观测结果表明,银河系光晕中,重子物质所占的比例仅为9.6%,比整个宇宙少40%。银河系年轻时期可能是动荡的,有更多的重子物质被抛入星系间的空间。>>>

  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在争论火星低海拔的北半球是否存在海洋。美国科学家利用地形数据,他们画出了一条已经35亿岁的海岸线,该海岸线有大量沉积物,至少900米厚,覆盖数十万平方公里。这个被称为埃奥利斯·多尔萨的地区,包含了火星上最密集的河流脊群。>>>

  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惰性双希格斯二重态模型(i2HDM)在标准模型的基础上扩充一个暗区的希格斯二重态。该模型中除了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SM-like Higgs)外,还包含两个中性希格斯粒子(S, A)和一对带异种电荷希格斯粒子(H±),其中最轻的中性希格斯粒子(S)就是暗物质粒子。基于惰性双希格斯二重态模型,范一中等研究发现当暗物质粒子质量介于54~74GeV之间通过量子修正能很自然地解释W玻色子质量超出,并且与所有的其他现有实验结果一致。更为有趣的是无需引入任何精细参数调节,这样的暗物质粒子会在银河系产生可探测的GeV伽马射线信号与反质子信号,而这两种对应信号很可能已经被Fermi-LAT和AMS-02观测到(图2左),也就是之前已经广被讨论的银心GeV伽马射线超出与反质子超出。此外,这种暗物质模型还预言存在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SM-like Higgs)共振湮灭以及暗物质粒子与次轻中性希格斯粒子(A)共同湮灭两种过程。>>>

  借助超低温相图和火星全球气候模拟手段,研究团队针对火星北极土壤中检测到的高含量高氯酸盐(ClO4-)和高ClO4-/Cl-比值的成因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火星北极低温干旱环境和风沙物质交换的协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氯盐会通过低温水汽潮解作用或冰共熔作用形成具有特定高ClO4-/Cl-比的卤水,导致火星北极表土中持续产生和保存具有高ClO4-/Cl-比特征的含氯盐分。这一发现展示了火星北极环境对于全球氯循环的独特控制作用。高ClO4-/Cl-比并非火星全球的普遍特征,而可作为示踪火星冰冻干旱环境中潮解作用的重要化学指标。>>>

  135亿光年!发现有史以来最遥远的星系,或存在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

  银河系厚盘的形成在约130亿年前就已开始,只比宇宙大爆炸晚了8亿年。从时间上看,银河系的集成和演化历史分成两个明确的阶段,从130亿年前到80亿年前的早期阶段和80亿年前至今的晚期阶段,早期阶段形成银河系的厚盘和银晕,晚期阶段形成银河系薄盘。>>>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和“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低洼地区着陆。乌托邦平原是一处火山地区,为火星上最大的平原,直径3200公里,其历史可追溯到约33.2亿至33.6亿年前。>>>

  嫦娥五号携回的月壤,风暴洋玄武岩年龄为19.63±0.57亿年,除证明了月球地质活动的时间比预期的更晚,另一个意义有助于科学家校准用于确定行星表面年代的陨石坑计数技术。

  “洞察号”获得了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地下约200米深处的次表层影像,表面浮土层主要为沙质,约3米厚,下面有一层约15米厚的粗糙块状喷出物(陨击后被喷出又落回表面的岩石块)。之后是约150米厚的熔岩流,浅层可追溯至17亿年前的亚马逊纪,更深的熔岩流可追溯到36亿年前的西方纪。作者还发现一个30-40米厚的地层,其地震速度较低,提示其中沉积物质的硬度不如更硬的玄武岩层,这个地层可能由夹在西方纪和亚马逊纪玄武岩之间的沉积物组成,或是由亚马逊纪玄武岩本身的沉积物组成。

  考虑到暗物质(超轻暗物质、暗光子)比传统粒子轻得多(例如比电子小数万亿倍)的情况,科学家重新利用光学机械加速计来寻找暗物质。>>>

  一项由NASA资助的新研究称,数十亿年前,火星是一个被海洋、湖泊覆盖的星球,海洋深度在330至4920英尺(100到1500米),这一体积大约相当于地球上大西洋的一半。其中,有30%至99%的水通过化学作用成为火星地壳下的含水矿物质。目前大气逸出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们所掌握的关于火星上曾经存在的水量的数据。谢勒认为,火星的水一方面通过大气消失在太空中,另一方面通过化学作用成为含水矿物质存在于火星的地壳下。研究报告发布的数据模型显示,火星在41亿年前至37亿年前的诺亚纪时期失去了40%至95%的水,火星大约在30亿年前就变成了一颗干旱的星球。>>>>>>

  据地大肖龙教授,“阿波罗计划”采集较多火山岩样品,样品年龄均不低于30亿年,月球火山活动的高峰在35亿年左右,在30亿年前火山活动便停止。根据“撞击坑统计定年法”,估计嫦娥五号采样点的火山活动发生于距今12亿~20亿年间,即分布有大量较为年轻的火山岩。假如月球样品能够确认这一结果,就可证明月球火山活动时间更长,科学家便需重新思考月球演化史。对嫦娥五号样品中富铀矿物的定年将可能将月球火山活动的结束时间延伸至约15亿年甚至更年轻

  毅力号着陆的Jezero陨石坑宽45公里,大约38亿至39亿年前由小行星或彗星撞击而成。这个陨石坑在30多亿年前存在液态水,有证据表明,河流曾经流入湖中,在三角洲留有沉积物。毅力号在陨石坑内研究的岩石可能有36亿至38亿年的历史。>>>

  中外科学家对历史上首个X射线黑洞双星系统作出更精确测量,发现此系统包含了一个21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且其自转速度极接近光速。黑洞自转仅仅影响靠近黑洞视界面大约几百公里的范围,发现此次测量的黑洞转动更加极端,黑洞视界面正在以至少95%的光速自转,要想形成如此重量且转动极快的黑洞,星风损失应该要比之前预计的小好几倍,而此黑洞的前身星重达60倍的太阳质量。

  天问一号要着陆的乌托邦平原及美国毅力号着陆的杰泽罗撞击坑在38-43亿年前或存在海洋,水深百余米。

  《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称,8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位置已基本确定,位于老挝南部波拉文高原的熔岩床下方的位置,产生的陨石坑长约18公里,宽约13公里,以前之所以没有找到它,是因为它被后来爆发火山熔岩给掩埋,这颗小行星直径大约1.9公里,撞击产生的爆炸及高温令方圆400多公里的生物都在劫难逃。

  《自然—通讯》(2020.7):大约8亿年前,月球可能被一场巨大的小行星风暴袭击。研究人员分析了59个陨石坑的图像以确定它们的年龄,发现其中8个,包括巨大的哥白尼陨石坑在内,似乎是在大约8亿年前的同一时间形成的。其中一些还可能撞击了地球,并使地球进入历史上最严酷的一次冰河期。关于这场巨大的小行星风暴,尽管我们知道它在月球表面留下了痕迹,但不能确定它对地球产生了什么影响。

  Ia型超新星形成于白矮星与巨星组成的双星系统,随着白矮星不断吸收巨星中的氢,当达到1.44个太阳质量时,内部不堪重负引发热核聚变爆炸,释放的光芒瞬间照亮整个宇宙。正因具有相同的质量,此类超新星爆发时的峰值亮度一致。此类超新星距我们越远越黯淡,表现出的红移更严重,它们的视亮度对应距离,红移代表远离我们的速度。基于对Ia型超新星的观测,得出宇宙在加速膨胀,并存在导致加速膨胀的暗能量,三位科学家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来自韩国延世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令人惊讶的结论:这些超新星的绝对亮度与恒星群年龄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年轻的超新星亮度较低,该结论的置信度达到99.5%。超新星亮度本身就会演化出红移,宇宙没有在加速膨胀,暗能量也根本不存在,所有这一切极可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当把超新星自身的亮度演化考虑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暗能量导致红移的空间了。>>>

  天文学家测定迄今最精确宇宙膨胀速度,最新测得的哈勃常数值为73.5公里/(秒·百万秒差距)。

  美国科学家根据美国宇航局火星轨道侦测器上的浅层雷达近期所绘制的火星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图发现,在碎石保护层之下埋藏着大量厚厚的冰层。地表之下的冰河沉积物延伸了数百公里。

  中国科学家:月球约25亿年前仍存巨量玄武岩浆喷发。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距今39亿年左右可能经历了高强度的小行星轰击阶段,形成了月面上大大小小的撞击盆地,之后距今38亿~31亿年间,这些盆地被火山不断喷发出的玄武岩浆所充填,此后,月球进入晚年,岩浆活动趋于停止,月球变得冰冷坚硬。月表撞击坑统计数据表明,雨海盆地的玄武岩很年轻,很可能是在25亿年左右之前喷发出来的。嫦娥三号探测到最晚一期玄武岩的厚度达到195米。>>>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古思首先提出宇宙爆涨理论,其膨胀速度比光速还快,这是大爆炸理论的最新发展。U-Pb法最新测得原始太阳系形成于距今4567±1Ma。约4550Ma地球的大小大概在现在的1/2以上,约4530Ma早期地核已经出现,4530Ma(或4550Ma)遭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并形成月球,大规模熔融地核地幔再次均一化,44.5亿年前地核大小与现今基本一致,原始地壳也开始也分离出来,锆石氧同位素表明水在40亿(或44亿)年前已在原始地球表面稳定存在,形成酸性缺氧的海洋,生命起源不晚于37亿年前但不早于40亿年前。40~39亿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短期的再度增大事件,增加约10%。太古宙高热流值说明热地幔难以支撑较大的地形高差。最早沉积砾岩在27亿年前。确定的最老全球冰期大约9.5亿年前。最老地质事件。(地学前缘.2015年第6期.李三忠等 >>>>>>>>>)。模型>>>

  以前曾有证据显示火星在约38亿年前有水,但在约30亿年前转变为一片冻土。新证据显示火星地表在约30亿年前可能仍有大量地表水流动。

  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火星在35亿年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地表,曾被可能支持过生命的海水覆盖。这片海水足足有大西洋的面积那么大,相等于地球水总量的十分之一。

  《科学》:40亿年前水可能曾遍及火星表面。

  所观测的这些火星地形是一个向外流出的水渠,在200万-800万年前,这样流动状态的液体水仍存在于火星表面,观测证实不仅在几百万年前火星赤道存在着冰,而且从地形的特征来看,这些冰水物质形成了液态水,然后再进行冷冻,经历了许多周期。

  这项发现不仅证明了火星上拥有一个长期存在的湖系,而且还展现了另一幅画面—当火星上温暖潮湿时期结束后,这个湖系仍然存在。行星科学家认为,火星最古老的表面是在大约41亿到37亿年前温暖湿润的诺亚坎(Noachan)时期形成的,上面有很多大陨石与之相撞留下的陨石坑和庞大的水系。据这项研究说,科学家认为最新发现的该湖是在西方纪,即3亿年前的温暖湿润季节结束时形成的。

  早期火星可能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研究称即使温度最低至零下28摄氏度,混合着矿物质的溶液仍能以液态形式流动着。这两项最新研究强有力地说明火星早期存在液态水的证据。

  科学家在对有关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的资料进行地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称,火星表面水的消失很可能也是太阳风暴造成的。NASA的天文学家们认为,火星上曾经是大片大片的海洋,这些海洋完全能够孕育生命。然而,这些海洋由于不明原因在35亿年前已消失了。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存在的大量水冰纯度很高,达到约95%。他们估计,冰盖下隐藏的水冰体积大约在200万到300万立方千米之间。

  一个引人注目的议点是月海玄武岩火山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月海火山主要是在39亿年前结束的陨石狂轰滥炸之后出现的,因为多数已知的月海玄武岩及遥感数据都表明,它们结晶的时间晚于39亿年前。但对月球陨石Kalahari 009中的矿物所进行的新的U-Pb测年研究给出月球玄武岩的年龄大致为43.5亿年,这表明火山活动早在43.5亿年前就开始了,这相对来说是在月球形成和分化后的不久。(07.12.6《自然》)

  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上的雷达已探测到火星岩石堆下有巨大的古老冰川,这可能是原先冰河时期覆盖火星的大冰原的残存冰。先前断定大冰川都存在于火星的南北两极,但此数百个掩埋冰川却位于火星的中纬度地区,从山崖或山脚处一直绵延数十公里,它们大约有800m厚,其中一个冰川比洛杉矶城大三倍。

  日本研究小组借助“月亮女神”拍摄到的月球表面直径200米至300米的陨石坑特征进行推算,认为月球背面最大的月海(即月球上的广阔平原)“莫斯科海”的西北部分形成于距今约35亿年前,而其东部形成于距今约25亿年前,"莫斯科海”东部至少到大约25亿年前一直有火山活动。

  2002年,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约翰·阿姆斯特朗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个想法,认为月球上或许能找到后期重轰炸期(又叫月球灾难,大约在40亿年前地球受到大量小行星和彗星猛烈撞击的一个时期)从地球上飞出的物质。

  相关火星照片分析证实,1亿年前火星中纬度地带存在至少1公里或2.5公里厚的浮冰群,局部冰河流动区域出现于0.1~1亿年前。

  火星曾在35亿、15亿、4~8亿、2亿年、1亿年前发生过5次规模较大的火山喷发。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传回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后宣布,宇宙的准确年龄约为137.3亿年(正负误差不超过1.2亿年)。

较早的  11月的《地质学》:流星撞击并非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主因。远古生物多样性变化早在二叠纪末90%生物消失前的数百万年就已经开始了。海底巨大的火山喷发释放出了二氧化碳和甲烷,导致了快速的全球变暖。同时,较热的海水也失去了含氧的能力,导致海底厌氧细菌不断制造硫化氢,引发物种死亡。如果大量的硫化氢气体逃逸入大气层,大量生物形式也会死亡。此外,大气中的硫化氢会破坏臭氧层,加剧达到地表的紫外线辐射。

  10月18日《自然》:印度板块快速漂移之谜得解。岩石圈厚度约100千米,仅为其它板块三分之一,使其更易在地幔中滑动。约5千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以每年20厘米的高速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

  10月5日的《科学》:科学家认为,大约在12900年前的第四冰川期末,全球气温发生了一致的下降,陆地自然环境严重恶化,造成了更新世末期的生物界大灭绝。不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古气候学家Timothy Barrows却发现,这种反常的气候下降并非全球性的,它仅仅影响了北半球。

  挪威科学家提出油气勘探黄金地带理论。所谓黄金地带,指的是地下温度为60至120摄氏度的地带,世界上90%的石油和天然气均储藏在这一区域内。在此温度范围之外,特别是高于120摄氏度的地带,找到石油和天然气的机会非常渺茫。黄金地带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的深度。如挪威大陆架,黄金地带位于地下2至4公里处,而在另外一些油气储藏地则可能是1至2公里。

  9月21日《科学》:火星有水证据可能被掩埋在熔岩之下。(什么意思?没看懂,火星北部平原表层是熔岩,深部埋有巨厚的冰层吗?)

  9月20日《自然》:科学家认为,地球刚形成时,具有炽热的熔岩层,一直延伸到地表下几百英里。这一熔岩层冷却下来时,就会在近表面形成坚硬外壳并逐渐向下凝固,最终形成坚固的地壳。很多科学家相信,经过了熔化阶段或是大的碰撞之后,地球最初的气体很快就逃逸出来,并形成了早期的大气和海洋,不过,早期地球的这种“排气”并不彻底,直至今日,原始气体在地球深处仍有存留。(初始地球外热内冷,外软内硬还是个实心球,从而没有磁场)

  9月13日《自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地球表面温度在地球的整个历史上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用carbonate clumped isotope“古温度计”对古生代海洋温度所作的分析表明,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于目前水平较高时,地球温度明显较高;而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低到跟今天差不多时,地球温度也跟今天的相似。

  8月《自然》:科学家最近观测到一颗处于胚胎期的恒星,发现这个天体周围有大量水蒸气,数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海洋水总量的5倍,这些蒸汽落到一个满是尘埃的圆盘状物上,科学家认为这里正在诞生一颗行星。现在在这个天体上看到的现象,很有可能非常像我们的太阳系在同一时期的演变状况。(地球形成过程就随伴着水蒸气的聚集?)

  8月1日《天体物理学杂志》: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的轨道存在一种过山车般的摆动,从而使地球周期性地靠近致命星际间宇宙射线的源头。过去的5亿年中,地球上的物种总量每6200万年便趋向出现一次规律性的骤降。(怀疑此周期的可靠性?)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海洋产生可能是因为初期的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氢,是氢同地幔中的氧发生反应的结果。(那得有多厚多稠密的氢气?氢容易逃逸到太空)

  7月《自然》:在一个富含CO2的环境里,粘土的形成将伴随着碳酸盐的形成,但是目前对火星的研究并没有找到这种成分。对火星上的粘土的热动力学研究表明,它们形成过程中几乎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找不到碳酸盐矿物就是没有CO2吗?那金星稠密的CO2又源自何处?又谁是温室气体?那不是冷死了,何来的液态水?)

  《自然—物理学》:大爆炸并不是时间的起点,我们的宇宙是前一个宇宙收缩之后因“反弹”而再度膨胀产生的。(不就是以前所说的循环宇宙说吗?)

更早的  地球科学新闻要点

  地幔对流、洋壳扩张、地球深部密度减小,体积膨胀,自转速度变慢;

  地球每天的时间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一个世纪每天延长1分钟,有人认为与月球引力有关,40亿年前月地距为现在的1/3,每天只有8个小时;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C·P·Sonett等人利用沉积物 研究得出结论,9亿年前的地球每天长度约为18小时;

  美科学家发现地球固体内核比地球转速度快,这可能有助于理解地球磁场的形成机理;

  地球自转其表面线速度约为0.465千米/秒,地核转速可能高达4.3千米/秒,约1.4小时就绕自转轴转一圈;(有这么快吗?)

  地球内核比地壳和地幔转动要稍稍快一点,大概三百年内要多转一周;

  地月系质心位于地表以下1728千米处,地心绕地月系质心运转半径为4645千米,月心绕质心半径为379800千米;

  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以40度±斜刺着与地球发生猛烈的碰撞,大量的岩石蒸汽和颗粒被抛入空中围绕地球运行,逐渐冷却后聚合成了月球。其间持续不到100年。碰撞使得地球旋转,旋转速度远超现在,那时一天大概只有5个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能量被月球牵引,每百年自转周期就要减慢1.5毫秒。月球在轨道上每年向外偏离3.8厘米。月亮形成时,与地球的距离仅为22530公里,而现在则为450000公里(应该是384400公里),月地距离快拉大了17倍可推算得最初时月球外逃速度约为157cm/a;

  十亿年前月亮围绕地球一周仅需要20天的时间(有问题?起潮力使地球自转失速要比月球绕转变慢要明显);十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只有18小时;

  地球自转周期大大小于月球的公转周期,月球逐渐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逐渐变慢;火星的两个小卫星公转周期仅有火星自转周期的1/3,小卫星离火星将越来越近,最后还会撞落到火星上;

  月亮绕着地球旋转,产生应力,使地球围绕着一根倾斜了23°的地轴运转;

  地核温度高达6880℃而不是2700~3700℃,这个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产生,而是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的气体尘埃和大块物质的碰撞。大陆漂移是由于整个地幔对流而不是上地幔对流;

  原始大气"低温高氢"有可能说明婴儿地球为冷的、均质的,之后地球的熔融分异可能主要起源于收缩发热及蜕变释热而非碰撞放热;初始地球的熔融过程可能由内及外而非由表入里;

  地球是个大气球,地球的气体从外向里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

  地质学家认为:火山喷发由地球内部“气泡”引起;>>>

  地球磁场倒转是突然发生的,磁极每天可移动3°至8°;(过程缓慢,需几千年 211ka)

  穆勒和莫里斯证明,彗星或小行星的撞击可引起地磁极倒向;

  太阳热量输出在增强,地球总趋势在变热;

  水星的平均温度是425℃,自转一周需58.6天,晚上温度降到-220℃,水星表面至少存在30个冰湖;

  金星上35~40亿年前曾存在过海洋;

  火星上曾出现数次占表面积1/3的浩瀚大洋,每次大约持续100万年,认为与火山活动引发永久冻土及干冰的融化气化有关;>>>

  冰块彗星进入大气层,每年给地球带来约1立方公里的水;

  地球上的生命(微生物)大约起源于40亿年前;

  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规律显示:地球每经历5900万年到6500万年,就会爆发一次灭绝生命运动(找不着)

  2.25亿年前出现恐龙。智利一沙漠发现了最早的恐龙化石,年龄为2.25亿年;

  8~5千年前的大暖期,地球自转轴更加倾斜,北半球夏季日照更加充分,森林的扩大加大了地表的反射率。地球气温升高1℃,气候带就北移300千米;

  第四纪高纬地区气候波动幅度较全球平均值大;

  北海组的玻璃陨石,应用裂变径迹方法测定其年龄为距今73万年左右。百色盆地第四级阶地的网纹红土地层中发现与旧石器共同保存的玻璃陨石,经裂变径迹法测定为距今73.3万年,氩/氩法测定为距今80.3万年;

  李吉均认为庐山地区存在的是大量湿热环境的地貌遗迹,只有在Q3才在庐山顶发生过较强烈的寒冻风化和融冻泥石流等寒区地貌过程;

  阿尔卑斯山四大冰川最大年龄不超过80万年;

  青藏高原的倒数第三次冰期(71.8~52.5万年)规模最大;(56~50万年?)

  格陵兰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地球气温曾在一到两年的间隔里升高12摄氏度;

  近百年间地球表面增温主要发生于冬季和夜间;

  温室效应会导致极地冰层加厚;

  6千万年前北极年均温为15℃;

  六亿年前最古老地衣的发现,有可能说明当时至少未曾冰封全球;()

  全球变暖将给北半球大陆偏干寒地区带来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我国历史上的暖期都是经济文化繁荣时期;

  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从南到北,冬季气温偏低5℃~18℃;

  世界的顶尖科学家,藉由尖端科技研究,证明现今人类的部份粒线体DNA都和十五万年前一位非洲妇女相同。人类始祖原是一非洲妇女?自从200万年前开始,人类可能曾三次走出非洲

  "智人"是一种自以为重要的大型类人猿,是进化过程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它被某种病毒灭绝,地球上大多数生命可以说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精确的宇宙膨胀速度(哈勃常数),新数据为72公里/秒·百万秒差距;

  宇宙年龄为137亿年,误差不超过1%,宇宙物质只有4%是原子,组成的可见星系,其余有23%为不知名的黑色物质,73%为一种神秘的黑色能量。第一代星光是在大爆炸后2亿年就开始形成。

  (来源于中国科学报等)   >>>更多的最新地球科学新闻要点

版权所限:MRBOSH

地学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