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8 2018.12.23 分析盛冰期气候对古族群迁徙的影响:末次盛冰期开始于大约2.5万年前,根据科学家对格陵兰岛冰芯的研究,14.7kaB.P气温迅速上升,盛冰期结束,到了12.9kaB.P,一颗小行星撞击了格陵兰岛,留下一个直径31km的撞击坑,全球再度出现了上千年的气候变冷,严寒持续至11.7kaB.P才结束,然后进入冰后期。古族群迁徙方面,C3北支L1373下游的美洲支于2.1~1.5万年前与北亚支分离,然后迁徙美洲,再加上东北有多处盛冰期人类遗址,可以肯定C3人群能在极寒时生存于东北,同时认为,中国南方、东部的C3南支F1144下游很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才从东北南迁的。但不能以此类推O系人也能在盛冰期生存于北方,主要考虑到不同古族群的经济习惯,O系古人从事河溪捕捞及采集,渔捞作业及野菜野果块茎类食物严重受控于气候,在中石器时代,O系人在岭南有开始种植块茎类,其收获周期长不允许随意迁徙,盛冰期北方也不适宜既有种植,所以认为,O系人迁徙北方应在末次冰期结束之后,年代不早于1.2万年前,其与北方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相应。O系人到了北方最早期过着半定居生活,形成采猎与种植文化,其不同于D、N、C3人群单纯的狩猎、采猎、渔猎等游猎生活。(153) 2018.12.15 史前及古代的开建:金装水石溶洞发现有万年前的石器[1],说明开建存在晚期智人,他们可能是几万年前封开罗沙岩[1]人群的分支-土著苍梧越,讲的可能是古南岛语。大约四千年前,东越良渚人群散伙后有部分散落在粤西北及桂北,形成诸多以“瓯、沤、勾”为名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如西瓯、沤深等)[1],杏花广信河遗址群发现有百余座集中埋葬的二次拾骨葬[1],出土有良渚文化特殊礼器石琮及小石钺[1],发现了四千年前的旱稻遗存,判断这些与后良渚人群有关。良渚古国的后人讲侗台语,他们的到来将岭南语言侗台化,开建苍梧越也由原先讲古南岛语转变为讲侗台语,开建长安及怀集桥头的标话则属侗台语族侗水语支(据梁敏等),南丰话(也即开建话)混有侗台语底层。到了春秋战国时,由于楚国向南扩张挤压,湘地的扬越带着青铜器进入贺江流域[2],南丰利羊墩腰坑墓葬属扬越风格[2],扬越的到来给开建带来了古楚语,南丰话混有较多的古楚语成分。同时由于扬越的南迁,贺江流域的后良渚人群即被挤向广西,在贵港、玉林一带组合成西瓯联盟,后来就有了秦瓯大战。至战国时整个贺江流域属楚国,秦灭楚时,贺江流域在秦瓯大战之前已被统一到中国版图,南丰利羊墩腰坑葬俗从战国延续至西汉早期[3]也表明秦瓯大战不在贺江流域、不在开建。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设立管辖岭南九郡的交趾刺史部于广信县治所,粤语形成过程封川古汉语化程度较高,形成罗董话,而开建古汉语化程度相对较低,保留有较多的古楚语、侗台语元素形成南丰话(开建话),南丰话在封阳县时代(~380年)已基本定型,当今南丰话仅与贺州信都话能互通,唐宋以来,一批批人群迁入开建,不管他们原先讲什么话,但都被开建话同化。各族群主体或特征单倍群:苍梧越M122*;骆越M268;南越Y7080;良渚后人及西瓯F140*、F492;扬越及瑶畲M95、M7;中原北方人F11、F5(xCTS1642)、F46、F1759、N1、Q1。参考:[1]谭元亨、[2]李秀国、[3]杨式挺等。(152) 2018.11.16 F492与良渚人群、与夏禹的关系:F492的年代与大禹的年代极其接近,再加上有“禹禅会稽、禹疏了溪、禹会会稽、禹娶会稽、禹葬会稽”的传记(百度),F492可能是良渚人群的后代,同时也有可能是大禹的单倍群,夏都或早夏有可能在浙江的绍兴。F492的高频区在浙江一带,F492的祖型兄弟F78*等以及F492+F656的高频区也在江浙一带,判断F492的源头是良渚人群,但大禹,姒姓,是鲧之子,黄帝、颛顼的后代,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大禹是相关族系的人。如果要大禹是F492,就得要求黄帝、颛顼是古越地良渚古国的首领,这没有任何的依据及可能性。夏的范围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与雍州,属扬州的会稽只能是大禹的活动场所及安葬地而非夏都所在。北方人群也有较高比例的F492,夏商周的玉文化有明显的良渚因素,如出现良渚特色的玉琮等,表明后良渚人群F492已经渗入到夏商周人群当中,夏朝“禹”与“会稽”的关系表示夏禹对良渚人群的影响,扬州属夏,而玉琮文化则表示F492对中原的渗透。良渚人群原先讲侗台语,人群南迁过程曾以强势姿态将岭南语言侗台化,但到了中原后显然属于被当地强势语言同化的一方,相对属于弱势群体。在另一方面,河南的夏文化同时还受到石家河(荆州)文化的影响,再结合之前对河南山东的古线粒体数据的分析,认为后良渚人群F492难以构成夏族群的主体,更多的F492迁徙中原可能发生在商周时期。华东的F492约有六七成是F656,而北方的F492约有七成是xF656,F656的年代偏晚,迁徙北方大致始于周朝。粗略估计,当今北方人3%左右的F492来自后良渚人群,中原人高频的F11约有3~4%来自石家河人群。石家河的F11及后良渚的F492对夏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并不能构成夏族的主体,构成夏族主体(贵族)的应是河南本地的黄帝-颛顼族系F11,二里头古线粒体也主要呈现其当地(D5)及偏北偏西(D4)的类型属性。 2018.9.25 姬周与汉刘:根据微基因样本比例、共祖年代以及之前的分析,判断姬周是F155下面的分支,现今人数约1540万,汉刘是姬周后裔,是F813下面的分支,现今人数约340万。在微基因F438支系当中,491例F813(含Y20298)当中刘姓占了120例,比例达到24.4%。微基因F813突变年代期望值是2500年,样本共祖年代期望值是2000年。YFull YTree v6.05.09中F155(即CTS1304)突变年代期望值为4600年,最大值为5700年,共祖年代期望值2500年,最大值为3000年;F813突变年代期望值是2500年,最大值为3000年。Y全序中F813突变年代期望值是2848年,最大值达到4198年。如果从先周开始,周族的扩张应开始于三千多年前,考虑到单倍群年代存在一个范围值,可对应F155与F813之间的年代,由于F155的样本共祖于3000年前,样本人员有可能均为姬周的后代,按比例算,总人数约等于7亿×2.22%=1540万,再从F813的年代及刘姓所占的比例看,汉刘应为F813下面的分支,约等于7亿×1.28%×24.4%=218.6万,考虑到汉刘后代也存在改作他姓现象(即其他姓氏的F813也会是汉刘的后代),属刘邦后代的F813估计有三百多万(凑个整数就当是340万吧)。除刘邦后代外,其他姬周后代约有1200万。在1843例刘姓样本当中,F813(含Y20298)共有120例,只占6.5%,如果汉刘是F813,意味着93.5%的刘姓男性不是刘邦的后代;周族只有大约1540万人的总规模,意味着传说或记载中起源于姬周的姓氏,人群主要来源于攀附与挂靠。相关>>>、>>> 2018.8.26 对新石器时代西北关中人群往西藏、川西流动的质疑:中国学者2014年在美国《科学》上发表文章认为,古代人类定居青藏高原采用了三步走模式:第一步,距今约两万年至约5200年前,旧石器人群在青藏高原进行低强度的季节性游猎;第二步,距今约5200年前至约3600年前,粟黍农业人群在青藏高原东北海拔2500米以下河谷地区大规模永久定居;第三步,距今约3600年前以后,农牧混合经济人群向高达4700米的高海拔地区进行大规模扩张。文章认为:1)黄土高原西部人口的大幅增长导致了资源紧缺,促使马家窑文化人群和少量仰韶晚期人群向人口相对稀少的西部扩张,在距今5200年前沿黄河河谷扩张到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5200~3600年前,马家窑和齐家文化人群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农作物以粟黍为主;另一部分马家窑人群可能沿着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南扩散,其影响达到了四川盆地,为粟黍农业沿长江上游从青藏高原东南部向高海拔地区传播奠定了基础。2)距今3600年之后,一部分以种植大麦和牧羊为主要生计方式的人群,开始向高海拔地区扩张,并成功大规模定居至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 2018.6.30 再说藏族与汉族的共源部分:藏族与汉族具有一定的同源关系从语言上及考古学上都有一定的依据,语言上有如雷贯耳的“汉藏语系”,考古上藏东昌都卡若文化有西北原始农业等文化因素。分子人类学方面,最早在2005年由金力、李辉发现M117是汉藏的共源部分,之后可从2013年祁学斌等所收集的2354份藏族数据得出藏族与汉族共源的单倍群为M117、M134*、N1*、Q,共源比例占藏族的38.9%,祁学斌等提出藏族共源部分在一万至七千年前与汉族祖先分开。后来M117的细分数据表明,汉藏的M117主要共源于下游的F5,接着判断出彝缅族群的F5主要是CTS1642,而藏族的F5有一半以上是CTS1642,另外是与汉族同源的F438、Y8389等类型。最近风虎云龙网友及23魔方数据分析人士认为,藏族的F5主要是CT1642下的CTS5308,但藏族中Y7080及汉族类型F438等有没有、有多少则没说。复旦做的新谱系树也未见F5下游存在藏族与汉族共享的类型,藏缅是CTS1642而汉族是F5(xCTS1642,除Y7080外),之间几乎是泾渭分明的,意思是说汉藏共源于早期的F5;至于CT1642下的Y7080,所见为非藏缅序列,暗示与侗傣语族、南亚语系及两广汉族等有关,并非南汉与藏族共享类型。鉴于F5的共祖年代(也即其下游的分化年代)的期望值是6900年前、最大值是7500年前,意味着汉藏祖先在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分开了,与祁学斌等得到的最近分离年代相同。分叉地点很可能在湘西而不是在西北关中地区。因为O2a-M122系统从湘西分叉的东亚支系太多,实际上,藏族的CTS1642与汉族的F5(xCTS1642)已算不上同源了,那又是什么人群、什么类型让藏族与汉族拉上同源关系呢?早期发生在西北黄河上游地区的只有N1*、Q1及F438、Y8389等单倍群。从炎黄文化发展过程来看,像F46、F11这两种在汉族中高频的单倍群应该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在渭河流域,但这两种单倍群在藏族中的比例都不高(M134*占2.63%、002611占0.65%),推测藏族的F5中的汉族类型F438等大概也就三五个百分点,这样,藏族中来自于西北的成分N1*、Q1、F5、F46、F11等一共约占13~15%,这就是汉藏共源部分。这部分最早大概在前仰韶文化期分出,在彩陶技术成熟之前,后来他们发展有昌都卡若文化,带有西北文化因素但制陶还在使用前仰韶技术;也不能排除关中迁藏部分是在6~5.6kaB.P被黄帝族系F11给挤出去的,结果藏族有F5(F438等)、F46,而F11甚低频;再后期的人群迁往藏区估计是在青铜时代到来之后,F5(F438等)、F46古华夏语与N1*、Q戎狄语将藏区土著语同化,形成藏语,由于藏族欠缺北方人群的最常见单倍群F11,很难得出后期能有更多的人群迁往西藏。相关CTS1642分支流向示意图>>> (148) 2018.6.2 越南北部掘得3830~3695年前古DNA-002611+F238+F134,意味着002611初始扩张地更偏南:从考古及人群单倍群分析出发,新石器时代至秦汉,古人从岭北、岭东迁移岭南事件按时间先后有:早期是CTS1642,湘地CTS1642当中的一支Y7080(或其祖先)在大约七千年前流入珠江三角洲,深圳咸头岭文化出土有与高庙文化类同的白陶及陶纹,两广、西南、中南半岛的CTS1642(Y7080)与西樵山人群有关,这群人可能讲古彝缅语;其次,良渚文化期及后良渚文化期,浙江的东越从粤北迁入岭南,表现为四千多年前的粤北石峡文化及封开杏花广信河遗址出土有良渚文化的特殊礼器玉琮、石琮等,杏花广信河出土有四千年前的旱稻遗存,两广汉族混有东越、干越的F492、F140-等单倍群,这群人讲侗台语,并将岭南语言侗台化,同时把稻作农业带入岭南;其三,传说在约四千年前,帝舜巡南岭,帝舜、帝禹曾与尧之子朱丹(帝俊)战于湘南九嶷山,帝舜与帝俊都死于、葬于九嶷山,帝俊后人禺号与尧之臣逃到南海立三首国,夏朝时三首国解体,首领之一的的驩兜迁至桂西建立小国>>>,这个阶段可能有北方人流入岭南;其四,商周之际,闽语人群祖先CTS5063、F2188等从山东迁徙闽粤沿海>>>;其五,春秋晚期至战国,受楚人挤压,湘地的扬越进入岭南,战国时岭南属楚国,这些人群带来了古楚语;其六,秦汉时期大量中原北方人、楚人迁入岭南及越南,这些人群带来雅言并形成了粤语。 2018.5.26 可以锁定SK1730(Y7080)与西樵山文化的关系了:之前只是从零散的样本中看到广府人的M117有相当一部分是Y7080,而北方人群CTS1642(Y7080)少见、罕见。近日从23魔方社区网友的统计中得知广东广府人、广西汉族及广东客家人的SK1730比例分别为7.0%、8.7%、3.0%,再者福建人有1.5%,而其他24省汉族SK1730比例都在0.7%以下(平均0.21%)。广东广府人、广西汉族及广东客家人的男性分别为大约3300万、1450万、1650万,按比例可算得SK1730的人数分别为231万、126万、50万,再加上壮族约53万、潮汕人约5万,岭南两广SK1730总人数约为465万。通过网搜得到西南方向M117+F5+CTS1642高频区的男性大致为:云南少数民族800万、藏族300万、缅甸2650万、印度东北2500万、柬埔寨北部400万、泰国北部1500万、越南北部2000万,总人数约1亿;西南方向CTS1642高频区,平均比例达到25%以上,据奋斗网友估计,除傣族有17%、孟高棉有3~4%是Y7080+外,其余多为Y7080-;如果西南方向Y7080+比例平均按3%算,总人数约300万。两广之外的中国汉人约为12亿,Y7080按0.21%算,加上福建偏高一点,总人数为150万。所有Y7080总人数约为915万。可见,岭南Y7080人数465万,所占比重相当大。结合考古文化、>>>,判断Y7080的源头在岭南,西樵山一带是其发祥地。五六千年内O系形成的庞大支系有:O1a-F492约3500万、O2a-F5+F155约1771万、O2a-F11+F337约1239万、O2a-F5+F2137约1162万、O2a-F5+Y7080约915万,另外,O1b-F1759下游应有上千万的庞大分支。诞生于五六千年内在广东有较高比例的单倍群有:P203+F492约占6~7%、F5+SK1730(含Y7080)在广府人中占7.0%(广东平均4.8%)、F5+CTS5063(即CTS5492)占4.4%、P201+M159占3.7%、F5+F2188(即F317)占2.8%(据23魔方)。可见,Y7080是广东的“暴发户”,同时也可以看出,西樵山人群后人(Y7080)、良渚人群后人(F492)与浮滨人群后人(CTS5063、F2188)的比例在广东基本持平。(146) 2018.5.23 北方的O1b-M268*大部分是F1759支:在white2k网友收集及分析的18838例微基因数据当中,O1b-M268有1908例,占10.13%;O1b1a1-PK4有1120例,占5.95%;M268*(xPK4,M176)有654例,占3.47%,当中O1b1a2a1-F1759有455例,占2.41%,M268*中除开F1759后的其它部分有199例,占1.06%。可见微基因数据中的M268*(xPK4,M176)大部分是F1759这一支(占69.6%)。根据风虎云龙网友所收集及分析的数据,F1759高频区在北方东部,比例排前十的是山东、黑龙江、天津、辽宁、吉林、河北、江苏、云南、河南、福建,比例从3.9%渐变至2.1%;湖北、陕西、湖南、广西比例排后(从1.4%→0.2%);全国平均2.1%。基本可以肯定F1759是扩张于北方的单倍群。F1759是PK4兄弟CTS1456下F779下的分支,大致在2.4万年前与PK4分开,F1759分化于7200年前,属北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估计与裴李岗或后李文化有关,最早期伴随着O2a(旧O3)人群迁徙北方并分化扩散。结论:以往北方人数据中的O2-P31*(即M268*),大部分属北方特有分支F1759,可能与太昊古东夷族群有关,后期伴随着山东龙山文化在北方扩张,Page59(F1759)在潮汕人(6.4%)、山东人(5.9%)中比例最高为其东夷属性添加佐证。如果F1759是太昊族系的单倍群,黄帝族系主体是F11的可能性就倍增。(145) 2018.4.20 判断F2137是早期炎帝族系的最大分支:>>>所列的这些发达支系是哪个王的后代?按照突变年代最大值,他们是新石器早中期9400~4700年前诞生的高龄单倍群。当中F316(F155)及F1754是汉藏共享类型,传说中羌与炎姜有同源关系,诞生地应在西北。在F155当中,F813与xF813均占相当比例,F155的样本共祖年代与F813的突变年代为2700(3300~2100)年,F155*(xF813)比例约为0.90%,人数约有630万,F813比例约1.32%,人数约有924万。从分布、年代及规模来看,周族可能是F155下面的分支,人数约有1500万,而在微基F813样本当中,刘姓约占1/4,判断汉刘可能是F813下面的分支,人数约350万。因为非姬周F155只占少数,因此,在周族发迹之前,西北炎帝族系的最大分支应为F1754+F2137。考虑到藏族的F1754分出不会太晚,F2137诞生于仰韶文化期5900年前,F2137下面大支为F1442及F2137*,判断F2137的高比例并非由晚近期扩张所致。同样,根据单倍群的年代及其在微基因中的比例,推测黄帝族系的主体单倍群可能是F11下面的F17,当中有F377、F793两大分支,总比例达到3.35%,人数约为2350万,共祖年代应在8100~5000年之间,与传说中黄帝的年代相近。(注:微基因9月29日F793为123/38177=0.32%,比4月的0.84%小得多,F17比例也变小至2.20%,总人数约为1540万)(144) 2018.2.22 中国东部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源头及早期传播主力可能是东北的C3*族群:最早的玉文化见于黑龙江饶河县的小南山遗址,年代9135~8595aB.P,其次为辽西的兴隆洼文化,年代8200~7400aB.P,其它先后有俄罗斯远东海滨鬼门洞遗址(7000~6500aB.P)、浙江河姆渡-马家浜遗址(7000~6000aB.P)、日本西海岸桑野遗址(6500aB.P)、安徽凌家滩遗址(6400~5300aB.P)、上海崧泽文化中晚期(5500~4900aB.P)、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5500~4500aB.P)、浙江良渚文化(5300~4200aB.P)、粤北石峡文化(5000~4000aB.P)等。年代大致呈北早南晚、沿海早于内陆之趋势。多为软玉,硬度6~6.5,以采用砂绳切割技术为主。据赵荦,辽河流域的玉器材质多为岫岩玉,可分两类,老玉籽料属透闪石,碧玉属蛇纹石类矿石;长江流域的玉器大多采用透闪石-阳起石系玉料制成。饶河小南山、俄罗斯鬼门洞、日本桑野文化主要依存于采集与渔猎,兴隆洼文化已出现人工栽培小米旱作农业,而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则以农耕经济为主。推测东部玉文化的始创者及早期传播主力为C3*,主要依据有:①.小南山遗址位于东北黑龙江,为渔猎采集族群,年代早至9000年前,而冰后期沿东海岸北迁的O1a-CTS3085、O2b-SRY465、O3-N6等难以到达这么北,从内陆北迁的O3如F444+F46等更难到达;②.红山牛河梁父系测得N占大头,另外还有O与C(据李红杰),但更早的兴隆洼人群的主体不一定是N,而可能是O系(包括从燕南北迁的O3-F46,沿海岸北迁的O1a-CTS3085、O2b-SRY465、O3-N6等)及东北的原住民C3*,东北早期的玉文化的传播者应不会是yN系;③.华东最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及马家浜文化中出现玉器,稍晚在凌家滩、崧泽、大汶口文化中有玉器,再晚玉器大量出现于良渚文化,这在暗示,玉文化是沿着海路直接传至南方,然后再从沿海传入内陆;④.由于玉文化的普遍性及在族群中的权威性,传播玉文化的人群应得以繁衍扩散,而不会是人群中低频的孤独派(不是低频的单倍群);⑤.台湾原住民C3*或C*罕有,台湾新石器时代中期未出现玉器,而与大陆关系密切的是有段石锛,台湾渡海移民最早在七八千年前应已从大陆沿海分出,与大坌坑文化相应,可判断,传播玉文化的肯定不是诸如台湾原住民中的那些大陆少见的单倍群N6、M110、CTS3085、B388、F168*等;⑥.在石宏等的论文数据中,C3*在东部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的汉族中有较高比例(10~15%),而南方其他汉族只有3~10%;⑦.C3*最早期就是沿着海边迁徙的渔猎族群,他们的漂渡能力非同一般,像内陆的O3-M134等旱鸭子难以企及;⑧.从海路直达有例子:福建南山遗址及台湾大坌坑文化晚期发现稻、粟及东北起源的小米遗存,稻粟黍混作农业及石板棺葬制在四五千年前传入台湾,这些可能通过海上之路直接来自于山东半岛;东夷人迁闽粤沿海形成浮滨文化并成为闽语人群的祖先。综上推测:主要由源自东北的C3*人群,最早在七千年前,通过海路把玉文化南传至东部沿海,形成河姆渡、凌家滩、良渚等系列玉文化,相应在华东人群中出现较高比例的C3*;玉文化沿长江内迁,大溪文化出土有玉器,部分彝族、土家族、侗族等有较高比例的C3*。 2018.1.6 线粒体单倍群L3大约7万年前从亚洲回流非洲(美预印版论文摘要):关于人类mtDNA的进化,经过三年的研究,主要的无可争议的结论是现存的现代人类都起源于非洲。欧亚南海岸路线被用来解释这些非洲拓荒者向欧亚大陆的迁徙。关于亚欧及非洲线粒体L3的年代,非洲人的L3大约是6~7万年。另一方面,从地中海至中亚再向北,与化石记录相应,可追溯至12.5万年前。推测单倍群L3从欧亚大陆回流非洲发生于大约7万年前,欧亚大陆M、N及非洲L3的年代相差不大,都在7.1万年左右。最早的欧亚M、N分支是在东南亚而不是在非洲附近。Y染色体单倍群的分化年代与mt-L3非常接近,父系E与母系L3的频率分布呈正相关,这种相关性无法用地理或种族亲缘来解释,它似乎是亚欧新移民混入和全部替换非洲土著父母系的结果。结论:这些结果及模型,与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祖先在非洲出现于12.5万年前相一致。欧亚人回流非洲大约在7万年前,欧亚第二波全球性扩张发生于6万年前。L3回流非洲图、>>>。12~8万年前间冰期,mt-L3及y-DE等晚期智人走出非洲,从西亚到中亚,随着末次冰期的到来,mt-L3及y-E回到了非洲,而mt-L3(M、N)及y-D到了东南亚。相关>>>、>>> (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