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20~130)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6

2016.12.15 基本可以锁定M134(M117)诞生于东南沿海了对于O3三大支系迁徙北方的路线,目前基本认同002611(F11)是从长江中游地区迁往中原东部的,但对M134(M117)的北迁路线尚有分岐,有学者认为M134(M117)的源头在云南,其沿藏缅走廊西线迁徙黄河上游地区,而本人则认为其源头在贺江流域,与002611(F11)一样均沿湘鄂豫中线迁徙北方,近期出现了新的判断依据。M134(M117)是汉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倍群,当中大部分是M117(F5)及F444(F46)两个超级分支,在汉族中的比例共占25%左右。M134与南岛语族的特征单倍群F871P164下的两个兄弟分支,两支共祖于20200年前,之前已有分析,F871可与南岛语族母系E相对应,于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时(2.5~1.5万年前)迁往台湾,推测台南左镇遗址(3~2万年前)是由F871人群所遗留。F871的早期类型在大陆人群少有发现,说明其诞生于大陆,而后很快就迁往台湾,没能在大陆形成规模,由此推断,F871的诞生地应在东南沿海,而作为其同时代的兄弟分支M134,亦应诞生于东南沿海而不会跑到内陆云南一带。推测M134诞生于贺江流域,然后进入湖南,盛冰期结束后往北方迁徙;F5、F46与F11一起,均诞生于湖南一带(130)

2016.12.9 瑶族有002611及KL1(x002611)说明002611(F11)诞生位置更靠南:以前的数据因002611(F11)在瑶族及侗台人群中少见,判断长江以南地区的古族群是没有002611(F11)的,F11扩张于长江以北及北方,同时也认为,华南汉族当中的F11都来自中原北方或楚人。polyhedron对散测数据的统计,瑶族是有002611的,比例与南方粤、桂、湘、赣汉族相当,占15~20%,除此之外,瑶族KL1(x002611)比例最高,占10~15%,当中部分是F915分支。由此判断:①.002611(F11)应诞生于瑶族的远祖-湘地的原始荆蛮;②.南方有瑶畲背景的汉族如客家人等当中的F11有一部分可能来自瑶畲类。相关M7的年代相当古老,连二三级分支的年代都在万八至万九年前,但他们的分布范围及频率却相当有限,像是“发育不良得了侏儒症”,主要在苗瑶及孟高棉族群中高频,polyhedron统计的M188(xM7)在广东汉族中比例最高,M7可能诞生于广东西北部至桂北一带,并与O2系统相混形成孟-苗祖先族群,然后一支南迁中南半岛形成孟高棉,一支进入湖南形成荆蛮(苗瑶祖先)。(根据polyhedron统计频率图,002611在苗族中比例偏低,只有5~10%;另一份数据苗族58个样本002611占20.69%(未作细分)。风虎云龙2019年的数据,瑶族002611下游的F325比例为8.74%(9/103),苗族F325比例为6.05%(17/281)。综合判断:002611及F11诞生于湘南湘西,002611(xF11)迁鄂西与M7一起形成大溪文化,他们是苗瑶的祖先,M7比例高,F11(F325)比例偏低;而F11主体分两支,一支迁河南形成贾湖文化,缺M7,一支迁徙湖北中东部,形成石家河文化,M7低频。2019年12月补充)(129)

2016.10.20 几份古DNA数据看夏商:安阳殷墟是晚商、偃师商城是早商已是铁定,只是对商族的来源有分岐;二里头是晚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只是对早夏及夏的源头有争议,有说陶寺晚期是早夏、有说夏源自良渚后人父系是O1、有说夏来自石家河文化、有说夏来自晋南一带,也有说夏就在河南本地,并指王湾三期、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就是早夏遗存。从已有的河南山东一带的古DNA来看,山东广饶大汶口文化遗址(4800~4500aB.P)、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1750~1500BC)、偃师商城遗址(1600~1400BC)的古mtDNA表现有相当好的延续性,而其与长江中游地区及江浙一带人群则有较大差异。广饶大汶口文化遗址4例父系单倍群当中有2例是N,母系10个样本都是D5(据Yu Dong等);二里头28例古mtDNA,D5比例最高,达32.1%,其次为D4及B4a,各占17.9%(据刘皓芳baiyueren);偃师商城遗址17例也是D5比例最高,达29.4%,次为D(xD5,即D4)占17.7%,再者是G2a占11.8%(据桓晨)。可见,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河南山东一带人群线粒体一直是以D5占优势,D5的源头很可能是东夷两昊集团。在炎黄华夏集团打败兼并两昊集团过程,有较多的华夏族群父系替代了两昊集团的父系,当中广饶父系两例N表示来自西部关中地区,而两昊集团的母系D5却有更多的留在河南山东一带;到了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人群,D5比例仍然相当高,显示当地母系单倍群具有延续性,其次是D4及B4a也有较高比例,D4及A、M8a、M*等可能来自早期华夏人群的东迁,而B4a及N9a、F1a、M7b、M7c等不排除来自华中地区或江浙一带;到了偃师早商时期,D5、D4依然是主导,北方偏北成分G2a、A、Z、M8a、M*等比例增高,而南方成分B4a、F等显著减少;到了殷商时期,母系单倍群的来源更北,偏于狄系类型,推测来自于晋北冀北地区。即:夏族群母系主体源自河南本部(但推测父系有石家河F11及良渚F492加入,强势北迁可以男人为主导);早商是在夏族群的基础上形成,偏北成分增多;晚商平民主要来自河北方向。D5背景值:现今人群D5比例,中国东部7.1%、东南5.6%、西北3.0%、西南2.6%;baiyueren所作的D5频率分布图显示,现今人群的D5高频区仍在河南山东一带。(128)

2016.9.5 长江中游地区除荆蛮族群外应还有一大族系:荆蛮族群是指起源于大溪文化的苗瑶族祖先,从大溪文化古DNA苗瑶族父系单倍群看,荆蛮族群混有特征单倍群M7,长江以南的瑶族祖先混有较高比例的O2系统,苗瑶族有一定比例的002611(含F11或F325),之前我们把新石器时代生活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所有人群都归入荆蛮族群。由于屈家岭文化及石家河文化已经扩展至豫南地区,石家河文化在夏文明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当中又必定涉及一定规模的人群北迁,可从北方人群M7少见反推,石家河人群应该是一种欠缺M7的人群,再从F11诞生的年代及其在长江中游地区人群中频率较高推测,石家河人群的主体是F11,见>>>。追踪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从屈家岭文化发展而来,但屈家岭文化与大溪文化差异明显。从分布上,大溪文化位置偏西,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山地至丘陵地带,中心区在鄂西及峡江地区,而屈家岭文化位置偏东,西越宜昌但未进入四川境内,北达河南西南部,东未超出湖北境内,南达洞庭湖一带,其发展于汉水中游丘陵与江汉平原接壤地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大溪文化分布重合;从陶器上,大溪文化以红陶为主,而屈家岭文化则以黑陶、灰陶为主,器型上大溪文化自始至终都是釜、罐类,而屈家岭文化一开始就是鼎文化;葬式上,大溪文化流行屈肢葬,而屈家岭文化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且有拔掉上侧门齿的现象;从承袭关系上,大溪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城背溪文化,属彭头山文化系统,而屈家岭文化则源自边畈文化-油子岭文化,与彭头山-皂市下层-汤家岗文化系统有较大差异。可以判断,边畈-油子岭-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系统与彭头山文化系统分属两大支系,只不过是到了后期,大溪文化完全被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所同化替代。这两大支系的分岔年代不晚于彭头山文化的年代即距今9千年前。主要参考邓辉等.8500a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演变
  石家河文化与良渚文化具有相同的进程,始于5千多年前,结束于约4.3千年前,结束可能与小暖期的到来有关,是小暖期洪水泛滥摧毁了石家河文化,海平面轻度的上升顶托淹没了良渚文化。同时,石家河F11北进与良渚F492北进大致同期,气候变暖,他们更喜欢向北方迁徙,既然北方人群有较高比例的F492,更有理由相信,北方的F11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长江中游地区。河南河北人群F492比例约为3~4%,估计中原源自华中石家河人群的F11的比例不会低。根据河南山东一带的古DNA揭示,母系在当地有较好的延续性,受南方人群北迁影响相对较小,但不排除南方父系有较大影响,后石家河人群(F11)及后良渚人群(F492)迁入河南,强势迁徙可以男人为主导。更多分析 >>> (127)

2016.8.25 新石器早期迁徙北方的族群都有延续下来,但只见人群不见帝王 采用YFull YTree突变(formed)年代最大值作为单倍群的分化年代,发现一种有趣现象,F46下游四个分支的分化年代(9000aB.P)与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的年代(10~8kaB.P)相一致,F5下游七个分支的分化年代(8700~7500aB.P)与关中老官台文化山东北辛文化的年代(8.2~7.5kaB.P)相一致,这增加了之前推测的对应关系的可信性。F11下游六个分支分化于9.4kaB.P,推测贾湖文化裴李岗二三期淄博后李文化庙底沟文化等属于这一支人脉的遗存,由于长江中游地区人群F11比例较高,认为应另有支系生活于长江中游至江淮一带;F11应有三个主要的分化中心,分化出华中楚人、东夷太昊及华夏黄帝三大族系,当今汉族中的F11应以黄帝族裔占优势。见O3三个超级支系下游分化位置及年代图。可以判断,北方根植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各个部落都有支脉延续下来,只可惜未见诞生于五六千年前的庞大支系,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找不着踪影。(126)

2016.7.31 藏族与汉族的关系:有不少学者认为汉族与藏族共源于黄河上游的古羌族,语言上也有汉藏语系这样的划分。父系单倍群细分结果表明,是西北华夏族祖先的几个小分支南迁,渗入到西藏的D系土著里形成藏族,并在语言上发生同化形成藏语。原先有学者认为,西北的古羌族是汉藏的源头,单倍群M117及M134*在北方是自西往东扩散的,但细分结果与之并不相符,藏族的O3系统相当单调,而中原东部的O3支系则复杂得多,具多样性应为汉藏的源头所在。藏族中与北方汉族有同源关系的单倍群按比例依次为M117(占29.82%)、N1*-LLY22g(约占5.2%)、M134*(占2.63%)、Q1-M120(占1.23%)(比例数据来自祁学斌等),北方汉族中的高频类型002611在藏族中低频(0.65%)。藏族的M117绝大部分是F5下游的CTS1642(比例过半)、F438(F316、F1754)、Y8389(F666)三个分支(据Yungsiyebu等),当中与华夏族群有同源关系的只有F438(F316、F1754)及Y8389(F666)两支。CTS1642在北方汉族中罕见,离奇地在日本人当中占到1%左右,并可能属早期分支(据风虎云龙),判断藏族的CTS1642应来自早期湘地的古彝缅人群。藏族中来自西北的单倍群M117(F438、Y8389)、M134*、N1*、Q1一共占23%左右,当中N1*及Q1应为传说中的古羌(戎狄类)的成分,是汉藏共源于古羌说的根源。过程分析:西藏的原始居民是D系,六七千年前西南古彝缅支CTS1642渗入到藏区的D系土著里;在彩陶文化出现前,从黄河上游原始炎帝部落里游离出一支F438(F316、F1754)、Y8389(F666)、M134*、N1*、Q1人群(戎狄N、Q占比约为1/4),在五六千年前进入藏区,形成昌都卡若文化,他们与藏区的D系、CTS1642等发生同化融合,形成藏族与藏语;华夏族群的迁徙形成过程>>>。类似的同化现象:26.6%的岭南侗台人群在文化上同化了73.4%的孟高棉土著,形成中南半岛侗台族群-泰老民族,>>>;17.2%的台湾原住民渡海移民同化了82.8%的南岛土著,形成南岛语族,>>>>>>(96)(125)

2016.7.24 姬周后裔有没可能是F316?F316是细分M117下的分支,即M117+F5+F438+F316,其诞生于6500(8700~4800)年前,共祖年龄为2200(3100~1450)年,相对于上游F5总人数以及F11、F46等超级单倍群,F316的人数显然要少得多,F316主要分布于汉族尤其北方汉族,平均比例约为2%(据风虎云龙),其在藏族中亦有一定比例。而周族是做过八百年统治的大族,很多汉族姓氏都说出自姬周,按理应享受超级单倍群待遇,到底如何?在F5、F11、F46等超级单倍群中,只有F5早期在中原西部扩张,且在西北汉族及藏族中有较高比例,而早期周族自后稷十几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栒邑),“窜于戎狄之间”,自公刘九传至古公亶父,因受西北游牧戎狄压迫而迁居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姬周有可能是关中一带的炎帝裔(F5)。周灭商前,商朝是中原东部的具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国,而姬周只是商朝西部的部落方国。周族联合了西部的诸侯国,推翻了商朝,但并没有对商朝人斩尽杀绝,只消灭了很少一部分,周代中原人还是以商民后裔占优势,虽然周族有过八百年统治的繁衍优势,但之后的历史对周族并没带来优势,相反,胡人屠杀汉人即是从西北开始的,战争消灭了北方单倍群的多样性,真正的周族不一定能构建出超级单倍群,或只享受像F316这样的下游分支,很多姓氏说源自于周应该是附合上去的。除了F316,很难想象周裔会是哪种单倍群?例如,F11一级支系有十几个,过于细碎使得下游支系人口规模相对屑细(风虎云龙),F46下年代相仿的F3530支系在汉族中的比例偏低,奋斗网友认为平均低于1%风虎云龙认为平均1.5%左右,且高发区在华东。如果从共祖年代看,F316更像是汉刘族裔>>>>>>,只是F316分布很广,并且是汉藏共享类型,应该是扩散年代较早的单倍群,同时也没听说有汉刘贵族被流放西藏这样的历史事件,刘姓中F316约占8%(风虎云龙),可能与一支姬周刘有关,或者刘邦就是周族后人。
  对共祖年龄的理解:共祖年龄是用人群样本突变点位差异(步数)来估算得到的年数,相当于用儿子(比如10个)的年龄来推算老爸的年龄,首先与采集的样本有关,如果样本中有老大的年龄,共祖年龄就相对客观,如果只收集到小儿子的年龄,误差就大。对突变(formed)年龄与共祖年龄(TMRCA)的理解,以F316为例,突变期望值为6500年,共祖期望值为2200年,有人理解为F316在6500年前诞生后就窝居在一个地方不扩散,单线延续到2200年前,然后获得机会突然爆发;另一种理解为F316诞生后就不断地分化扩散,只不过由于战争太多,分化出来的支系不断地被削掉,最后只剩下一些残余部分,这些残余支系凑合在一块他们的突变点位差距不超过2200年;再一种理解,F316琐碎支系其实也有很多,但有几支很庞大,以致于采集样本时只收集到支系庞大的,支系琐碎的即缺失,因此共祖年龄也就只有2200年。目前F5、F46、F11等几个超级支系的样本共祖年龄是5~6.5千年,如果视其为开始扩张的时间,就意味着忽悠掉仰韶文化及前仰韶文化,相对于北方考古文化表现为向后错位一大节;晚期的北方,F11、F46、F5应是混杂分布的,而藏族的O3相对单一,约有90%是F5,F46比例低(约占8%),F11甚为低频,藏族的F316分迁出去的时间应不会太晚,更可能与突变年龄有关。共祖年龄与人群样本采集有关,当中还有一些如回复突变之类的未知因素搅和在里面,“以今论古”采用共祖年龄疑问较多,尤其相比考古年代有大幅度的向后错位。
今人可以用共祖年代来寻亲,但古人走分化年代哪管你后人远与近?(124)

2016.5.11 高山族祖先至少分三批迁入台湾早先多数学者认为,台湾原住民的祖先是在盛冰期低海平面时走进台湾的,并把当中的一些O系单倍群用作现代人起源于南方的证据,近来YFull YTree细分年代表明,台湾原住民当中比例较大的P203相当年轻,奋斗网友认为其主要是F140下的B388,与大陆的高频类型F78是近亲,是F78的兄弟分支,年龄与F78相当但小于F140。此结果令人头痛不已,难道台湾原住民是新石器时代渡海移民的后代?台湾原住民单倍群按检出比例排列大概是P203>M110>M119*>P201>PK4,但占高山族总人口1/3的阿美族P201占到30%左右,P201总人数即不少。按奋斗网友分析,台湾原住民的类型多是大陆没有的,如M110、P203(B388)、P201(P164+F871)等。作为南岛语族的独有类型,可以采用单倍群的年龄来判断其迁台时间,其中O3-F871的年龄值为突变18200(20100~16400)年、共祖12700(15700~10200)年,O1-M110的年龄大致与P203的年龄相当,为突变13300(15700~10900)年、共祖8100(9900~6400)年,O1-B388年龄与F78相当,突变5900(7200~4600)年、共祖3700(5200~2300)年。通过文献资料考古DNA对比发现,用于追踪古人迁徙,宜采用YFull YTree当中的突变(formed)年代最大值,即F871的年代应在20100年前、M110的年代为15700年前、B388的年代为7200年前,它们分别与台湾的左镇遗址长滨遗址大坌坑文化相对应,代表着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三个批次的迁入。台湾原住民的母系单倍群有多种几乎只见于南岛语族的独有类型(大陆罕有),在1万至2万年前形成延续序列,年代最早的E大致与父系F871相对应,尤其在南岛,P201(F871)与E的对应更加明显,台湾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土著应是延续演化的。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有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七千年前的船桨,台湾大坌坑文化有发源于长江下游的有段石锛,这些为F78的兄弟分支B388在七千年前东渡台湾提供了考古学依据;而圆山文化的有肩石斧可能来源于粤东沿海,源头是西樵山文化的双肩石器,对应的单倍群有可能是O2a-PK4(M95)。相关:>>>>>>
  
细化O1的分布:据奋斗网友对数千份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汉族的O1,有90%左右是F492F4084*、F5498这三种类型,当中F492比例最高,在华东占70~80%(大半是F656)、北方占60~70%、华南及西南约占50%。在汉族父系中,F492一般占3~8%(微基因18838例中占5.25%),
最高华东占10~18%,河南河北也有7.5%左右,南方粤、滇、川汉族占6~7.5%,F4084*平均占3%左右,南方(华东)占3~5%,F5498一般占1~3%,分布偏南偏西。CTS3085即原来的M119*,大陆最多是河南,约占0.5%,广东、山东约0.4%,广西及海南黎族约0.3%(>>>),台湾原住民及南岛人的M119*亦为这一支,但之间分开较早,CTS3085应是早期沿古海岸迁徙的一支;KM203CTS8902CTS8920这几支主要分布于云南傣族、贵州水族、湖南侗苗族、广西壮族京族以及泰国人。年代的选择及人群的归属:①.大坌坑文化在台湾西部、北部及南部沿海(滨海)广泛分布,台湾原住民的P203是大陆基本没有的B388,高山族单倍群,B388所占比例最高,可以推定,B388是诞生于大坌坑文化初期,随着大坌坑文化扩散而扩张的单倍群,不然,假如B388是在大坌坑文化结束时(5000年前)才诞生和扩张,他们必须把P203在二千年间繁衍的其他支系消灭掉才能获得绝对优势,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B388应诞生及初始扩张于大约七千年前,相当于其在YFull YTree中的突变年龄最大值;按YFull YTree突变年龄最大值,中国东部高频类型F78的年代即为7200年前,与河姆渡文化(7000~5300aB.P)开始相对应,F78+F492的年代为5200年前,与良渚文化(5300~4200aB.P)开始相对应,东部高频的F492应为良渚古城、良渚文化人群的后代。②.把台湾的M110、M119*、海南黎族的O1a以及南岛早批M119*考虑进去,还是认为O1诞生及初始扩张于肇庆一带,华东类型相对单一,是后期爆发区,与良渚文化相对应;大陆的M110与其他低频或罕有类型F871、mtE1、B5a2等,也有可能是在四五千年前从台湾渡海回流大陆的,他们可以漂渡菲律宾、南洋,当然也可以漂越台湾海峡(根据Ryan网友南岛人群独特的N6、M110分支的共祖年代为5.5ka,大陆的N6、M110与南岛支的分离时间在5.5~12ka之间,以后随着样本的增多,距离可能还会进一步拉近。这样的话,不能排除大陆的N6、M110是在四五千年前从台湾渡海回流的)>>>图解 (让人纠结的难题终于破解)(123)

2016.5.2 与闽语人群(潮汕人)祖先相关的问题:根据snelheid等网友收集的数据及分析>>>,认为F2188、CTS5063爆发于闽粤沿海闽语人群,据风虎云龙的分析,属福建特色的簇还有F46+F2887下的KM3031,分化于三千年前。F2188、CTS5063在闽语人群中比例较高,但亦见于西双版纳傣族、越南人及广州三元里人,推测其在战国时已在岭南扩散,混于百越土著当中,在湘地扬越及楚人南迁时被挤往西南,同时也说明西南傣族等的CTS1642很可能也是东来成员。F2188CTS5063诞生于7100(8500~5700)年前,但其共祖年龄只有2500(4100~1350)年,推测他们诞生于北方,迁闽粤沿海后爆发,而北方的旁亲后来受战争的影响几乎消失。由于F2188、CTS5063、KM3031的共祖年代与浮滨文化、周灭商的时间相吻合,浮滨文化有商文化元素,认为三者属相关事件,即闽语人群的祖先是周灭商时的南迁移民,浮滨人群是他们在闽粤沿海的最早祖先。周灭商、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在殷纣王十万大军远征东夷时,周武王趁商都空虚,率诸侯联军“舆三百乘,甲三千”攻入朝歌,殷纣王自焚,商王朝被推翻,而殷商的十万东征大军后来则不知所踪;周武王取得胜利后继续征伐东夷三年;周朝建立后,还对殷商遗民进行了大规模外迁,迁往陕甘、洛阳等地。浮滨文化分布于粤东闽南沿海,在榕江、韩江、九龙江、晋江四个流域发现的地点有近百处,6个样本的年龄值在2870~3390年之间,浮滨人处在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除了使用部分青铜兵器外,还使用大批制作精美的仿铜石兵器,如直内无栏石戈、三角形石矛等;榕江流域仙桥山前村出土有2件石质牙璋,而玉质牙璋是商文化的重要礼器和祭祀神器之一。分析认为:闽语人群的祖先是周灭商时沿海岸南迁的商族人或东夷人;由于潮汕人母系单倍群北方特征明显,与殷商平民古DNA相近,推测南迁时有大量女性相随,南迁移民应不是那些失踪了的纣王士兵;三千年前,东夷人母系以N系为主体,D5比例较高,而潮汕人母系则以狄系类型偏多,更可能来自于殷民;如果闽语人群祖先是周朝外迁的殷商遗民,F2188、CTS5063应不会在北方几尽消失,如果假定其为正宗殷民,即要求殷民后代在北方也已消失,但这不太可能。由此认为,闽语人群祖先应该是一群受周朝迫害、彻底反周的外逃人群,很可能是一群被殷商同化、偏于一隅的东夷人,父系源出少昊集团、与殷商联姻、母系来自殷民的人群。潮汕人mtDNA山东北部沿海战国-汉代古DNA相当接近,而与山东西南内陆汉代古DNA有差距。可进一步推测,商族父系的主体是F11(来自尧族)及F46(来自燕南),商族的相当一部分包括十万东征大军可能流向了江淮地区,造成江淮一带现代人群F444(F46)及002611(F11)高频。即:太昊族系及黄帝族系的主体是F11,炎帝族系及少昊族系的主体是F5;夏族主体是F11、商族主体是F46(平民)及F11(贵族)、周族主体(贵族)是F5下的F438(F316)。风虎云龙分析了来自汕头、揭阳、潮州三地的778个潮汕人数据:M117大约有165个占21.21%,其中F5下游的CTS5063有50个占6.43%、F2188有41个占5.27%,但未见北方汉人常见的F316;F444有81个占10.41%,其下游比例较高的三支CTS4601有12个占1.54%、F3386有11个占1.41%、F2095有9个占1.16%。奋斗分析:P203有92个占11.82%,当中F81占7.3%、F5498占0.5%、K644占1.8%、F4084*占1.03%、F140*占1.15%,M110有3个占0.4%,O1a总比例是12.21%。双头鹰分析,C2南支比例约为4%。当中最特别的地方是778个潮汕人数据未出现西北类型F316,此在暗示潮汕人祖先与中原中西部华夏族(或炎帝族系、周族)无关,同时泾渭分明也在暗示潮汕人的特征单倍群F2188及CTS5063的源头应是东夷少昊部落。(2017.8.17补充)(122)

2016.2.15 汉代广东人要比现在更“汉”:据《汉书·地理志》,西汉末元始二年(2)全国有户1235.65万,口5767.14万;北方(秦岭淮河以北)人口占比近4/5,南方人口占1/5多。西汉末战乱使人口不增反减并开始大量南迁。据《后汉书·郡国志》,永和五年(140)全国有户933.67万,口4789.24万;北方占3/5,南方占2/5。138年南方人口增加最显著的有,零陵郡从14万增至100万,长沙郡从23万增至105万,南阳郡从194万增至244万。岭南四郡从39.1万增至89.4万,当中苍梧郡从14.6万增至46.7万、南海郡从9.4万增至25.0万。两汉时期岭南(及越南)受战争影响相对较轻,可采用离汉人迁入区较远的越南境内的九真郡及日南郡人口计算138年岭南自然增长率,为原来的1.32倍。如果按自然增长,从公元2年至140年,苍梧郡人口应增至19.3万、南海郡增至12.4万、岭南四郡增至51.5万,但实际公元140年岭南四郡总人口达89.4万,即有37.9万应源于新增北方人南迁,当中苍梧郡有27.4万、南海郡有12.6万。如果自然增长部分按1/3为北方血统(源于秦朝及西汉北方士卒),即岭南四郡这部分的北方血统为17.2万,其中苍梧郡6.4万、南海郡4.1万。自然增长与新增北方血统相加,可算得公元140年苍梧郡46.7万人当中共有33.8万源自北方,占72.4%,土著血统占27.6%;南海郡25万人当中共有16.7万源自北方,占66.8%,土著占33.2%;岭南四郡89.4万人口当中共有55.1万源自北方,占61.6%,岭南土著占38.4%。当今广东人(父系)北方中原人基因约占50%,汉代的广东人要比现在更“汉”;苍梧郡高比例(72.4%)的汉血统为粤语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粤语基本定型于两汉时期的广信期。唐宋以来,广东融入并同化了大量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荆蛮苗瑶类,可算得现今广东人源自荆蛮类占18.8%,百越土著后代占31.2%。
  相关观点:语言学家罗康宁认为,南宋绍兴年间,南雄珠玑巷罗贵等38姓97家讲南楚方言(大致是一种混有些古楚语的侗傣语,因胡妃事件迁四邑地区形成四邑话)>>>;汉代至唐初的早期粤语主要分布于两广交界,即西江流域中段和南江—鉴江流域、北流江—南流江流域,藤县、岑溪、容县、北流、玉林次方言以及吴川吴阳话、化州下江话、郁南平台话最接近封开南片,保存着较多的雅言因素和早期粤语面貌,属最底层,在早期汉族移民活动区形成早期广府民系(也暗示着汉代苍梧郡大量北方汉人的去向)>>>
(121)

2016.2.10 西汉元始二年(2)越南境内巨量人口的来源:当时越南境内的交趾(746237)、九真(166013)、日南(69485)三郡人口总量为98.17万,是岭南苍梧(146160)、南海(94253)、合浦(78980)、郁林(71162)四郡总和(39.06万)的2.51倍,而越南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晚期遗址并不多(约有10处)。现今70例越南人的父系样本,主要是O2系统,其次是O3,Q、O1、C3等也有一定比例。当中明确源自中原或楚地的O3-002611占14.3%(10/70)、N1-LLY22g占2.9%(2/70),M134有11例,占15.7%,当中有部分可能是南方侗傣类型CTS1642及潮汕类型F2188、CTS5063,按南方、北方各半分摊,源自北方的M134占7.9%,再加些其他Q、C3、O3*等北方成分,越南人的北方成分约占25%。如果公元2年也按这个比例,越南北方血统的男人总数约为12.5万,而当时岭南四郡男人总数才20万。从公元2年人口数量以及现今越南人父系DNA数据推断其主要源头是岭南的骆越、西瓯以及北方的垦卒,与秦军南征及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有关。过程分析:西瓯故地在广西贵港至玉林一带,公元前221年秦军征服湘地及贺江流域,同年占领番禺(公元前219年“一军处番禺之都”),公元前218年西瓯起兵抗秦,秦军大败损兵折将数十万,前217年开凿灵渠通粮;据覃圣敏,西瓯迁西南方向,在广西武鸣大明山一带与骆越会合,与秦军再战,再败后迁越南北部河内附近,公元前216至前215年成立瓯骆国,公元前214年秦军破瓯骆国,公元前208年,瓯骆国乘陈胜吴广起义,中原动乱之机复国,公元前204年,复国后的瓯骆国又被赵佗攻破,但没有灭亡,而是臣服于南越国,公元前111年,南越国及瓯骆国同亡于汉武帝;从西汉至唐代越南属于中国。推论:由于公元2年岭南及越南境内男人总数才69万左右,说秦始皇统一岭南派有50万大军肯定是个虚数(或部分用于征伐闽越),进入岭南的估计也就十来万甚至是几万;南征大军主要往越南方向征讨,说粤语及客家民系的起源与秦军有关很不靠谱。(120)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