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31~141)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7

2017.11.18 讲标人居住地为O3诞生及初始扩张地的有利依据①.封开渔涝-连都-怀集诗洞-桥头一带有一条条带状分布的石灰岩残丘谷地,有溶洞供古人居住,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的遗址有河儿口镇的罗沙岩遗址(第二、一文化层)、渔涝镇的黄岩洞遗址(12kaB.P)及莲都镇的螺髻岩遗址(11.1kaB.P),认为是1万年前左右的还有莲都镇的乞儿岩遗址及金装镇的水石岩遗址。②.罗沙岩第二文化层的年代为48±5kaB.P,第一文化层的年代为22.4±1.6kaB.P,因为约7.5万年前曾发生过全球性灾难灭绝事件,第二文化层也就不可能来自罗沙岩第三文化层(79±15kaB.P)的人群,第二、一文化层应属晚期智人且之间可以有延续关系,而第三文化层即属早期智人或先前晚期智人。第二文化层作为晚期智人在东亚并列最早。③.讲标人Y染色体单倍群的主体是O3*(占52.9%,据李辉),数据中的O3*是除开M134、M7、M121的其他类型,除了可能是P201*外,还有可能是O3的根部类型O3*(xM324),即O3原始型。④.线粒体A是北方人群的常见类型,与父系O3关系密切,相反,南方的O2、O1人群A缺失或低频。据陈致勇,怀集讲标人及贺州罗城仫佬族为线粒体A的原始型A*分布频率和内部变异频率的重叠高发区,讲标人内部变异频率最高,达8.8%,罗城仫佬族为7.7%,这一带被认为是A单倍群的最初分化地,她的“老公”O3的诞生地也应在这一带。⑤.张寿祺等认为,讲标人属苍梧越遗裔。据梁敏、练铭志等,标话属壮侗语侗水语支,词汇有三分之一为本身所独有,为其他侗台语所不见。其可能与粤语更近,以致有人误判为粤语的活化石,而粤语由中原雅言演变而来,因此推测,标话与中原雅言有渊源,原始标话有可能是雅言的始祖语。⑥.讲标人居住地处于O3湖南支与早期台湾南岛支F871(也即N6)的分岔地,主体沿贺江而上去北方,F871即沿绥江而下盛冰期低海平面时过台湾。⑦.人类祖先盘古,开天辟地,“盘古”之名属倒置式古越语,“古”为壮侗语“年轻仔”的意思,“盘古”意思即为一个叫“盘”的年青仔,人类祖先盘古应是一位岭南古越人。有荆蛮背景的瑶、畲族以及客家人等有祭拜由盘古、伏羲、女娲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神像的习俗,推断盘古是伏羲、女娲的祖先,也是东亚很多人的共同祖先,盘古应为M134、M7、002611、P201*的共同祖先,推测是2.5万年前的O3-M324。盘古“开天辟地”可能是砸开一块鹅卵石、发明制作陡刃砾石石器的过程,罗沙岩第一文化层就出土有较早期的陡刃砾石石器,盘古雕像中手握的那把大石斧应是一把陡刃石器。陡刃砾石石器的使用,引发了竹木加工技术的出现,陡刃砾石石器与竹、木、藤条类组合使用,古人可以搭棚,走出洞穴,居住空间得以急剧扩大。Y染色体单倍群及线粒体单倍群在2.5万年前曾有过一个较强烈的分化期,人群快速扩张,向更广阔的地域迁徙扩散,同时,也开始出现最早期的种植业,农耕业肇始于以陡刃砾石石器为特色的中石器时代。
  O3早期分支F742在华东比例偏高:根据23魔方社区BL_MR-祖源资料以及polyhedron所作的F742分布图,O3-M122下最早的M324的兄弟分支F742在华东比例偏高,判断F742早期居于沿海;同时可否定O3从中亚入新疆至华北的北线迁徙假设,O3诞生及早期M324、F742分叉于内陆云南也变得基本没有可能。由于台湾原住民及海南黎族没有F742,推测华东的F742应是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后才从岭南迁去的,或者是在1.5万年前左右与O1a-P203一起经江西迁华东。F742在沿海的扩散应比海岛盛冰期移民O3-N6、O1-M110、O1-CTS3085要晚,也应比O2b-SRY465沿东海岸迁徙北方、朝鲜半岛稍晚。F742早期可能与O1a-P203同路,稍早从粤北经江西迁浙江,也可能从湖南迁出,经江西或沿长江迁徙东部沿海。(2018.5.26补充)
  婆罗洲马来西亚东北原住民4个父系样本2例属O的极早期分支O*(xM1354,M122)另2例为M95的早期分支M95(xF1803),由于M95突变年代最大值在1.4万年左右,判断O*、M95*是来自大陆的末次主冰期(25~11.7kaB.P)移民,再结合老挝人有12%的O*(但不能排除是O2-P31*),判断O*的源头、诞生地应在北部湾一带,同时说明早期的M95在大约1.4万年前已生活于北部湾沿海。(2018.5.8补充)(141)

2017.11.13 O-M175在封开向下游分化大约7.5万年前,印尼苏门答腊超级火山喷发引发的“核冬天”绝灭了东亚早期智人及先前晚期智人,封开罗沙岩第二文化层(铀系法测年为48±5ka)也就成了东亚南部最早的晚期智人遗址之一。最早期,C走古海岸,D从印度东北或缅甸入云南,因此,这个遗址也就最大可能属NO-M214支。由于NO-M214中的N支在大约1.5万年前从云南迁徙西北,因此,罗沙岩第二文化层应属NO-M214支系中的O-M175人群。迄今为止,西江以南地区未发现早于2万年前的晚期智人遗址,推测他们从北部湾进入广西后,是沿着西江水系的北岸地域迁入渔涝-莲都石灰岩溶丘谷地的。海南黎族及马来人有O1的早期分支M119*,台湾原住民及南岛人有O1的早期分支M110及M119*;台湾原住民及南岛人有O3的早期分支F871,F871与湖南-北方的M134是P164下的两个兄弟分支;O2*在广西有较高比例,O2在壮族及中南半岛人群中高频。O1、O2、O3的交汇点指向贺江流域封开一带,暗示O-M175大约3万年前在封开向下游分化出O3、O1、O2。推测罗沙岩第二文化层人群为O-M175或其祖先NO-M214,是原始封豨部落。汉典注:封豨,即封豕;古星宿名,即奎宿。《史记正义》:“奎一曰天豕,亦曰封豕,在沟渎”。《庄子.大宗师》:“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传说中的豨韦氏是早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崇拜野猪神的封豨部落的首领、挈领天下的远古帝王。封开的“封”即源自“封水”(贺江的古名),封开是封豨部落的居住地(140)

2017.8.28 纯正宗支的单倍型是单一的吗?应先验证后应用根据奋斗网友的分析与统计,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16639个F492数据,17个点位(17-STR)完全相同的能找到68个之多(占4‰),又据SNPEC网友,F5下游的F316也存在着大量不同地区、不同姓氏、不同民族的17STR值全同现象。他们绝不可能是百年内同宗的兄弟,如果不是测试分析出错,就有可能是由回复突变(或向旁侧跳变)造成,回复突变(或跳变)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导致共祖年龄估算值变小。如果不同宗的跳成同宗,同宗的跳成另外支系,会让单倍型支系分析功亏一篑,并动摇到分子人类学的理论根基,这可是致命的!对于新兴学科应先验证,验证没问题了再应用。比如,可先找一个比较闭塞的五百年同宗的村子,如果分析结果绝大部分落在共祖五百年的分支上,说明方法可行,如果虽属同一支系,但共祖远超五百年(如达到二三千年),说明存在跳变或者测试分析有错误,如果混有其他大类单倍型(如主体O3当中混有O2),说明村中混入了不同宗的男性基因。>>>polyhedron关于同宗度问题,在县域内,同姓的同宗度通常达不到0.1(全同宗为1),这到底是跳变问题还是祖源问题?你可以假定如Y20928之类共祖年代二千年左右的单倍群为汉刘的后代,但最大的问题是此类单倍群的大部分并不姓刘。2018/5/27补充:据23魔方数据,在F155*、F813*、Y20928当中,刘姓均占到20~25%的高比例,而刘姓出现F155(含F813、Y20928)的频率为8.5%。(139)

2017.8.17 炎帝族系(周族)是F438(F813)、少昊族系是CTS5063及CTS7634(F2188)、良渚人群主体是F492更加清晰了(引言).风虎云龙:“越来越多的数据在证实,O系是全世界最复杂的支系,分化的次数最多,保存的支系最多。主要体现在从诞生之初到现在,保存了最为繁冗的支系结构。现在在仅仅测了几百人的全序数据的情况下,就发现了大量的不同的早期支系。”(一).风虎云龙分析了来自汕头、潮州、揭阳三地的大样本778例潮汕人数据:M117大约有165例占21.21%,其中F5下游的CTS5063有50例占6.43%、F2188有41例占5.27%,但未见北方汉人常见的F155。778个潮汕人数据未出现西北类型F316,意味着潮汕人祖先与中原中西部华夏族(或炎帝族系、周族)无关;北方人F2188及CTS5063少见,泾渭分明,暗示着潮汕人特征单倍群F2188及CTS5063的源头很可能是东夷少昊部落。(二).周族有可能是F155F813,扩张于三千多年前,当今人数约1400万;汉刘应该是如Y20928之类的下游分支,扩张于大约2100年前,当今人数约有280万。(三).F492下游F656的年代已有大约3400年,早于周族扩张的年代,F492是周人已无可能,F492应是随着良渚文化扩张而壮大的人群。(四).年代取值问题:YFull YTree中的共祖年代(TMRCA)也是下游分支的分化(formed)年代,但随着更多早期分支的发现,TMRCA值是会有所增加的,因此,在推演古人类活动时间时应取分化(formed)年代置信区间内的最大值。Y全序树上的年代F316 formed 5080 ybp,TMRCA 4771 ybp;F155 formed 4771 ybp,TMRCA 2848 ybp;F813 formed 2848 ybp,TMRCA 2391 ybp;Y20928 formed 2391 ybp,TMRCA 2280 ybp。CTS5063 formed 7300 ybp,TMRCA 2500 ybp;F2188 formed 6900 ybp,TMRCA 2000  ybp。F78(即F14277) formed 7000 ybp,TMRCA 5122 ybp;F492 formed 4468 ybp,TMRCA 3385 ybp;F656 formed 3385 ybp,TMRCA 2948 ybp。Y全序年代有较高的估值,期望值甚至与YFull YTree中的最大值相当。(138)

2017.7.28 汉族中最无厘头的C2a-F1144早期数据中的C3*主要是C2a-F1144,在汉族中所占比例约为8%;早期数据北亚的C3c主要是C2b-M48。C2南支C2a-F1144祖先与北亚支C2b-M48祖先分叉于3.46万年前(期望值),而南支C2a-F1144分化年代的期望值为3.46万年、最大值3.75万年,样本共祖年代期望值为1.16万年、最大值1.28万年。各地的C2a-F1144可以是极早就分开了,比O1、O2、O3的诞生还要早,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往那里迁徙、在那里着落都可以,无需非要共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北亚支C2b-M48突变年代期望值为1.47万年、最大值1.61万年,样本共祖期望值为3800年、最大值4600年,可见北亚各地的C2b-M48的分开亦可以相当早。经历了这么远久的年代,很难反推他们开始源自什么地方。有些人喜欢指东划西是因为只看到了样本共祖年代而看不到突变年代。看来C2的南支F1144及北亚支M48都属分化远久的无厘头支系,没进一步细分,按目前所知数据很难弄清他们的源和流。C2a-F1144有可能诞生于北部湾,不能排除沿东部海岸向北迁徙过程就分出长江支系、山东支系及东北支系,而北方分支M407star cluster即源自东北支。据Ryan,傣族等南方样本见F1144的兄弟支CTS4660F1144下游的F845F948(即F1319)早期可能扩张于华中长江中游地区,而CTS2657+Y13860即向东北亚方向发展;按突变年代最大值,下游支最早分化于1.28万年前,各分支扩张于冰后期(晚于1.17万年前)。F1144可能是在各地以土著底层形式融入到汉族O3系(O系)祖先人群当中的,不一定存在数千年内爆发的F1144帝王族系。>>>polyhedron C*、C2a、C2b频率分布图F1144频率分布图。结合以往关于C3*(C2a)的内容,F1144可能诞生于北部湾或中南半岛东部沿海,他们早期活动于东南古海岸。自2.5万年前开始,由于岭南O系的扩张,C族群在岭南大部分被清除(海南及台湾原住民未见C),少量C*后代留于壮族、瑶族、仫佬族、水族以及土家族、苗族、湖南汉族等人群当中。C族群被迫北迁,C1从台湾北端进入琉球群岛,而C2可能分两支:一支(C2b-L1373?)直接迁东北,在东北留下2.2~1.7万年前的几个遗址,他们可以沿东海古海岸转东海-渤海古河岸迁至东北盆地;另一支C2a-F1144沿长江内迁,母系混上了湖南起源的A,然后有一部分在末次冰期后期北迁东北,母系A2在1.2万年前左右迁徙北美成为印第安人祖先。(137)

2017.5.22 关于南岛语族的N6及M110从大陆分离末次冰期结束于1.17万年前,但海平面上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较多的分析曲线显示,世界海平面高程在1.2万年前大致在-60m位置,而中国渤海等东部海平面在-55~-60m之间。根据台湾海峡的水深,当海平面处于-60m高程时,台湾海峡中部存在狭窄的陆桥,可认为早于1.2万年前古人是可以从陆桥走去台湾的,而晚于1.2万年前海平面上升即陆桥被淹没。O3-F871(即N6)及O1-M110算是南岛语族的特征单倍群,这两种类型在大陆亦有零星分布,据韦兰海等的数据,大陆人群的N6比例为2.23%,且位于上游位置,而M110主要分布于侗台人群当中(据李辉等)。在YFull YTree v5.04版中,O3-F871的年代为 formed CI95% 18300(20200~16500)ybp,TMRCA CI95% 12700(15700~10200)ybp,韦兰海等分析得N6与M134分开于20773±1588年前,与YFull YTree中的年代相当。按韦兰海等的分析,N6下游南岛独特类型B451的共祖年代为5511±1068年,其与大陆支F717分叉于1.2万年前。O1-M110 在YFull YTree v5.04中的年代为 formed CI95% 15000(16900~13200)ybp, TMRCA CI95% 2000(2900~1400)ybp;Ryan根据M110序列分析认为,南岛人自身独特的M110分支已演化了5500年;又据奋斗网友所收集的国外估值,南岛M110下游菲律宾支B397及文莱支B396支已分开有6200年,上溯到台湾时,其共祖年代应早于大坌坑文化,判断他们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台湾原始土著的后代。综合推测:第一种可能,N6及M110在海平面上升前,约1.2万年前或更早迁徙台湾,到了大约7千年前,浙江一带的F140(B388)渡海过台湾并形成大坌坑文化,原住民N6及M110从中学到渡海技术后于四千多年前,先一部分漂回大陆,再有一部分漂渡菲律宾南岛,如图>>>>>>>>>,这种假设不合理的地方是为何大陆没有B388?第二种可能,台湾的N6及M110是新石器时代的渡海移民,迁台湾的年代可能稍早于5500年前,这种假设难解之处是,N6作为M134的兄弟分支在两万年前已经诞生,其在大陆为何不扩散竟如此低频(2.23%)?M110在1.6万年前已经诞生,有漫长的岁月他们躲在哪里?中间缺了近万年。
  有人根据台湾在四五千年前出现的稻粟混作农业以及石板棺遗存,判断N6(或M110)在五千年前来自山东东夷(相关 >>>>>>>>>),但在时间上难以满足,自大坌坑文化开始,尤其到了四五千年前,台湾沿海尤其西部沿海的文化遗址分布广泛,考古年代以及南岛独特单倍群的年代表明,从台湾漂渡南洋也是从四五千年前开始的,几乎与粟作文化的出现同时,此表明文化传播是瞬间形成的,这么短时间内能这么广泛及上规模,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此现象只是文化传播,是在原住人群的基础上发生了文化传播,而不涉及来自移民的大的人口扩张;第二种可能,台湾岛在五千年前突然来了千军万马,很快就在沿海铺开并闪电般漂渡菲律宾南岛。对于第二种情况,古人漂渡台湾海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可能千帆横渡,再说,千帆横渡,人多了必然混杂,就不可能只有N6或M110,像台湾原住民这样的单调,无论如何都是讲不通的。缺了台湾原住民细分数据来讨论大陆与南岛犹如隔山打牛,从台湾原住民单倍群的单调性,觉得N6、M110更像是一群文化接盘侠,他们在短时间内吸收了来自大陆沿海的新石器文化然后传向南洋,甚至更早回流大陆,不能排除大陆的部分N6、M110是在五千年前左右从台湾回流的。结合奋斗网友的观点,认为在大约五千年前,把山东沿海稻、粟混作农业以及石板棺文化带到台湾的,可以是古越人("东夷")F168*M119及N6支系路线年代示意图从YFull YTree v7.09.00看到,南岛语族的独有分支O-AM01750(即B451)与大陆的F1010(即F717)分化于F706,分化年代期望值是12200年、最大值是13800年,南岛样本共祖年代的期望值是4700年、最大值是5800年,由于分化年代远早于南岛样本的共祖年代,可认为台湾原住民是有B451的,且属分支上游,B451的年代比大坌坑文化早得多,应属末次主冰期移民。风虎云龙网友也将B451的共祖年代上溯至9620年前。判断在大约1.3万年前低海平面时父系F706母系E1从大陆迁台湾,然后分化出yB451和mtE1a,B451在四千多年前再渡海迁南洋。2019.11.21补充)(136)

2017.3.19 藏区考古文化与D系、F5祁学斌等2354例藏族父系数据,D占54.3%(其中D3占38.9%、D1占15.3%)、M117(F5)占29.8%。D的年代超过5万年,D1约3.3万年,而D3只有1.3万年。D3主要分布于藏族,其他仅在新疆、青海、甘肃、山东、江苏等汉族中低频存在(据polyhedron),而D1即普遍地低频地存在于各地汉族当中,另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不少的少数民族当中有较高比例。从考古上,藏区主要有三大文化系统:藏北的细石器文化、藏东的卡若文化及中南部的曲贡文化。①.藏区尤其藏北细石器文化分布广,与原旧石器文化不属同一系统,属中原华北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的西扩部分,文化传播者显然是藏族中的D1而不会是D3或F5,北方D1人群的西迁进藏应与N、O3系在中原华北的扩张挤压有关,年代判断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②.藏东昌都卡若文化有关中农业文化因素,与渭水流域F5+F438(F316)、N1*、Q等炎帝族系南迁有关,给藏区带来了陶器及粟作文化,当今藏族中F438(F316)、M134*、N1*、Q等共占20%左右;③.拉萨曲贡文化,细石器少见,是本地发展起来的文化,年代在三四千年前,人群判断是藏族的主要单倍群D3,由于年代较晚,判断D3很可能也是较晚才进藏的,冰后期来自川滇一带。除此之外,藏族中比例较高的单倍群是F5+CTS1642,约占藏族父系的20%,源头应为川西的原始彝缅族群,主要是CTS1642北支CTS9713。(135)

2017.3.11 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哪些族群?yN在云南诞生于大约2万年前,最早在盛冰期结束14.7kaB.P迁徙西北黄河上游地区,戎狄祖先-采猎yN系的线粒体是A、C、D4、F、G、M8a、M9a、M10等,其与藏族的母系相关度高,具有同源性,即yN的母系早期很可能源自yD族群细石器是采猎yN系的使用工具,同时藏北等较大范围分布细石器文化,细石器原先很可能是yD族群使用的工具,然后随着母系的交流传给采猎yN系,北方旧石器晚期细石器文化主要源自yD族群。推论:北方末次间冰期至盛冰期的无细石器的文化遗存有可能属pre-NO(pre-B)族群或yC族群,由于yC沿海岸迁徙位置偏东且亦使用细石器(在东北演变成渔猎采集族群),因此,中原华北旧石器晚期的无细石器的文化遗址有可能是由pre-NO(pre-B)族群所遗留,如阳原新庙庄遗址及北京的田园洞、山顶洞、王府井遗址等,田园洞人古DNA测得母系是pre-B。pre-NO应与NO一样来自于东南亚的K2-M526,似乎在末次间冰期已经出现了C走海岸东线、pre-NO走湘豫中线、D走滇陕西线的格局。
  pre-NO、D、C在盛冰期的去向有认为pre-NO(pre-B)可能在盛冰期灭绝了。在东亚人群的数据中,父系pre-NO大致相当于K*-M9(xO,N,Q,R),在polyhedron的图中并没看到还有这种Y*;母系pre-B处于R*当中,据baiyueren,R*在黔北、珠江北岸有较高频率,在山东、河南一带占2%左右。看来pre-NO、pre-B在东亚人群中就算有也相当低频。再说yD系,在北方能穿越冰期极盛期(18kaB.P)的是少数,以致于冰后期无论是yN或是O3在北方都很少遇到D,D在北方汉族中的比例只有2~3%。部分D1迁徙藏北给藏区带来细石器文化,并与西南来源的D3等融合成原始藏族;回流南方的D(D1)主要活动于长江中上游地区,与其他单倍群融合成普米族、纳西族、部分彝族、部分瑶族、茂县羌族、拉枯族等少数民族,还有一部分趁着低海平面东迁日本成为关东绳文人。由于台湾岛及海南岛原住民当中没有C,判断盛冰期低海平面期C族并没有回迁南方沿海哈尔滨阎家岗(22kaB.P)、丹东前阳洞(19kaB.P)、大连古龙山(17kaB.P)等遗址说明yC族人在东北的严寒中生存了下来,印第安人有一定比例的C也证明其曾在末次冰期跨越白令海峡。汉族当中的C3大部分应是北方起源的。
  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按年代先后)末次间冰期(50~25kaB.P)遗址有建平人河套人田园洞人周家油坊安图人小孤山水洞沟下层山顶洞人王府井等遗址,更多>>>盛冰期(25~14.7kaB.P)的遗址有苏苗塬头下川柿子滩14地点峙峪阎家岗龙王辿前阳洞古龙山等遗址,据吉笃学等盛冰期遗址还有舜王坪、小白桦、姚河岭儿队、关桥村、下王家遗址五处(年代不详);经过极盛期(18~15kaB.P),盛冰期结束(14.7kaB.P)后的旧石器遗址有水洞沟上层薛关柿子滩1及9地点灵井籍箕滩虎头梁等遗址;横穿盛冰期的遗址有小南海十八站柿子滩29地点凤凰岭遗址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各时段遗址分布及族系判断图。相关 >>>>>>(134)

2017.3.6 金钉子-11.7kaB.P、北方陶器的起源11.7kaB.P是末次冰期结束的时间,格陵兰岛等冰芯研究揭示,升温时段,全球平均气温可在短时间(如几十或百余年)内大幅飙升,而不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缓慢过渡。末次冰期极盛期(18kaB.P)全球平均气温比现今低10~13℃,估计11.7kaB.P升温时段全球平均气温大致飙升6~7℃。由于气候条件突变引起了地质环境的变迁,地质年代全新世与更新世的界线就划定在11.7kaB.P。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最早的陶器出土于阳原于家沟遗址,年代11.7kaB.P;其次为徐水南庄头遗址,出土有几十块陶片及石磨盘、石磨棒等,年代10.8~9.7kaB.P。河北阳原、徐水与湘北的年平均气温相差6~7℃,与冰期后升温幅度相当。有理由相信,古代南方的O系人,为了追逐原先的气候习惯,他们在短时间内从湘北迁徙到北京周边地区,成为最早迁徙北方的O系人。他们发现山岗上到处长着狗尾巴草,秋天可采集大量的草籽做食物,便种植驯化,八千多年前形成上规模的粟作农业;磁山是粟作农业的起源地。 
  东亚的陶器应起源于南方,湘南玉蟾岩、江西仙人洞及桂林庙岩等遗址的陶片的年代在20~15kaB.P;日本陶器最早在16kaB.P,应来自盛冰期的江南;俄罗斯陶器最早在13kaB.P,可能是独立起源的。1万年前后的北方细石器文化除于家沟、东胡林及转年遗址外,其它遗址均未见有陶器相伴出土,如小南海(~13kaB.P)、薛关(~13kaB.P)、水洞沟(~11kaB.P)、柿子滩(~10kaB.P)、灵井(~10kaB.P)、凤凰岭(~10kaB.P)、籍箕滩虎头梁(~10kaB.P)等遗址。由此认为,北方陶器的起源与北方细石器采猎yN族群无关,而是来自于南方原始农耕yO系人。推测:F46在南方大致诞生于13kaB.P,约11kaB.P迁徙北方并开始使用陶器,8.6kaB.P分化出诸多下游分支。(133)

2017.3.3 磁山文化与F46 李国强:“尽管北方地区在距今3万至1万年期间,已渐次展开了对植物的广谱采集和对粟类植物的集约采集和原初驯化活动,但相关遗址中发现的用于植物性食物生产或加工的器具的数量,通常只有寥寥几件,最多也不过数十件。相对于上千乃至上万件的狩猎工具与肉食加工工具而言,植物资源在此时期人类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发生在11000至10000年前后的对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和后期可能出现的种植活动,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本想搞清楚北方粟种植的过渡关系,但结果显示,磁山文化大规模粟作农业的出现更像是突发性的,即直接来自于南方陶罐人群的北迁而不是北方细石器采猎经济的延续过渡,甚至连南庄头等人群也是来自于南方,北迁年代可早至11700年前末次冰期刚结束时,于家沟、东胡林、转年等遗址细石器与陶器同时出现意味着N系人与O系人发生了交流,辽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人群应是这种混合人群及经济文化的承袭者,而磁山文化未发现细石器,应属纯O系人,源头是南庄头人群或与其是同宗。O3-M134+F444+F46突变年代的期望值是13000年、最大值是14900年;样本共祖年代的期望值是8600年、最大值是9400年,共祖年代也是下游分支的分化年代。F46属诞生于南方爆发于北方的单倍群,判断最早在末次冰期刚结束时(11.7kaB.P)迁至北方,F46下游的诸多分支可认为都诞生于北方,像南方支CTS53、东部支F1326可能是后期南迁的。F444在南方壮侗及西南藏缅民族中相对欠缺,但F46在彝族中有较高比例。参考风虎云龙sahaliyan的帖,推测F46下游分支的较早期流向:CTS3776(即F2887,下游有CTS335F4249)--从磁山、冀豫扩散中原,流向江淮;F634(即F209、F563,下游有F3530)--迁冀北、内蒙中南、晋北;F275(即F48,下游有F152)--居于磁山周边冀豫地区;F1326--迁东部地区;CTS53--迁南方、西南。(132)

2017.1.7 推测西樵山文化人群的主体是CTS1642(Y7080)CTS1642诞生于7900年前,主要分布于岭南、西南、中南半岛以及西藏,中原北方罕见。两广汉族当中的M117(F5)约有一半是CTS1642,略估两广CTS1642总人数约有四百万;CTS1642与CTS7634、CTS5063并存于西双版纳傣族等侗台人群当中;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越南以及印度东北、西藏的M117(F5)大部分是CTS1642。CTS1642的年代、分布范围与华南有肩石器相应,而有肩石器的源头是珠三角的西樵山文化,推测CTS1642是西樵山文化人群(南越,或称水越)的后代。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有与湘西高庙遗址(7800~6800aB.P)相类同的白陶及彩陶制品,亦有相似的陶纹,判断咸头岭人群来自湘地,来自CTS1642的祖型F5的初始扩张地,咸头岭遗址(7000~6000aB.P)出土有肩形石锛,而有肩石器是西樵山文化(6000~4000aB.P)的典型器形,他们应属同一族系,推测CTS1642从湘地迁深圳咸头岭后再内迁南海的西樵山,新石器时代晚期西樵山文化人群伴随着有肩石器的传播扩散到西南、中南半岛等地,之间年代、路径、范围巧合相应。CTS1642往西南方向迁徙大致分两期,早期伴随着双肩石器的传播的迁徙,晚期战国时在扬越荆楚人的南迁挤压下,夹杂着来自潮汕地区的CTS7634、CTS5063、F2188一起迁往西南、中南半岛及海南岛。另方面,骆越主体是O2系统、西瓯主体是O1(F492等)、苍梧越(讲标人祖先)主体可能是O3*(P201*),从规模上只剩下南越最有可能是以CTS1642为主体。西樵山支(侗傣支)CTS1642(Y7080等)常与M95(M88)、P203(侗傣K644、CTS8920等)相混,母系欠缺A,而彝缅支CTS1642(B456CTS9713等)人群欠缺M95(M88)、P203,母系混有A;两支在西南相交汇。相关内容>>>>>>2018/5/26补充来自23魔方社区的一份数据,两广汉族SK1730(Y7080)比例奇高,此支持两广是Y7080高频区,同时也支持西樵山人群是Y7080的源头。(131)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