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61~70)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0

2010.11.28 岭南、中南半岛及云南之间的父系基因流关系:①.D进入东亚最早(5万多年前),早期聚居于云南一带,N大约2万年前在云南诞生,但中南半岛及南岛的D、N都稀少,此说明旧石器晚期及中石器时代都不存在从云南向中南半岛方向的迁徙,期间由于滇缅、滇老之间大山的阻隔,他们未能向中南半岛迈进半步。②.岭南中石器及新石器出现的年代都比中南半岛早,文化类同,也流行屈肢葬,云南欠缺中石器,新石器出现甚晚(四五千年前),此说明中南半岛中石器文化的源头可能在岭南,但不存在中石器文化从中南半岛及岭南向云南方向的传播,从中南半岛向云南方向的迁徙路线应不存在。③.广西人群较高频的O*大部分是O2*-P31,O2*在中南半岛较少,在南岛罕见,也未见于印度的蒙达人群,O2及O2a的诞生地应在岭南,然后再流向中南半岛,既然最古老的孟高棉当中最古老的成分O2a都源自岭南,较年轻的O1a(P203*)、O3(M117、M7)更应源自岭南。④.据蔡晓云论文数据,孟高棉O1a比例仅为5/689(0.7%),泰佬O1a比例为17/365(4.65%),中国侗台O1a比例为144/680(21.1%),孟高棉是中南半岛最古老族群,O1a甚零星,显然不是O1a的源头所在,再结合李冬娜等的O1a网络结构图,台湾原住民更接近网络的中心,认为O1a的源头应在西江北岸肇庆一带,按比例估算,是26.6%的中国侗台在文化上同化了73.4%的孟高棉土著,形成了中南半岛侗台-泰老民族。据扬越荆楚南进挤压岭南的年代判断侗台人群南迁应发生在战国中晚期,范宏贵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大迁徙年代在公元前八世纪至前二世纪(1989),早期的泰老民族可能居于半岛东北沿海,秦汉时因汉人挤压才迁徙南部及内陆。⑤.同样见蔡晓云的数据,M7在孟高棉、泰佬及苗瑶中有较高频率,可算是他们的特征单倍群,而在李辉数据中,华南侗台987个样本仅出现1例M7,此说明华南侗台当中的O3系统不可能源自半岛孟高棉,也不可能源自湘鄂的荆蛮,而是岭南原住民或来自北方汉族,同时判断,湘鄂荆蛮的南下西迁、与华南侗台杂处应是晚近期的事。⑥.台湾原住民当中既有O3a3-P201*也有O2a1-M88,南岛的P201*源自四五千年前的台湾(据Karafet),而旧石器晚期的南岛既无P201*也无M88,此说明P201*及M88在盛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前来得及过台湾却来不及经中南半岛迁徙南岛,P201*及M88的起源地不可能在中南半岛而应在岭南。⑦.印度蒙达人群O2a高频,其共祖年龄约1.5万年(据baiyueren;另据2010年文献,印度南亚语族O2a的共祖年龄为17~28ka),但既未见M88,也未出现O3(M117、M7),再结合盛冰期结束的年代,判断孟高棉族群当中的M88、M117及M7进入中南半岛的年代应在万余年前,与中石器时代相当。相关图件:>>>;相关数据:蔡晓云李辉,文波natsuya兰海展开>>>(70)

2010.10.1 华夏兼并东夷的母系单倍群过程(本条是对565762的修改与补充,华夏族群M系对河北母系的更替较严重,而对河南、山东程度较轻):八九千年前,在黄河上游的渭水流域,由于原始华夏O3部落对父系N、Q1部落的征服,致使部分N、Q1融入到华夏族群当中,同时,原先父系N、Q1的女人M系大量进入到华夏族群当中,后来她们喧宾夺主,成为华夏族群母系的主体,而华夏族群O3的原配N系则被挤压变少。
  炎黄时代,在太行山中轴线以西的华夏地盘,母系以M系高频,具体见于陶寺遗址,类似的还有青海的喇家遗址。五千年前,华夏集团大致沿山西向北迁移,在涿鹿,黄帝大战蚩尤,东夷大败并被兼并,华夏集团的扩张同时导致了红山文化的消失。华夏高频的M系在华北北部扩张,原先河北母系N被挤压更替,在古遗址上,从牛河梁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M系比例增高河北阳原姜家梁遗址也以M系为主,但华夏(文化)兼并东夷以后,各族群还是交错杂居,河北蔚县三关墓地以N系为主,应属东夷部落或其遗民,燕北大山前战国墓五个样本均为N系,说明河北北部战国时还居住着母系以N系为主体的族群,而当今河北人群却出现以M系占绝对优势的人群,河北的N系被M系更替估计晚于战国。
(黄帝战蚩尤是否在当今的涿鹿尚有疑问)
  在东部河南、山东一带,四五千年前,由于华夏对东夷的兼并,河南、山东一带的母系M系比例可能有所升高,N系比例可能有所降低,但N系的比例仍然较高,到了二千多年前,东部M系升N系降再有所发展,但晚近期,华夏区与东夷区之间的人群迁徙发生了逆转,有很多河南、山东一带的东夷后裔流入了山西等地,导致山西等地现代人群N系比例升高,如baiyueren分型的现代河南安阳组与山西太原组。相关图件:东亚母系M、N频率分布图(baiyueren)
中国M、N系频率分布图(Fuzhong Xue等);M系比例:陶寺92%(23/25)、姜家梁86%(6/7);河北现代组80%(36/45)及100%(26/26)山东青岛62%(31/50)、泰安50%(38/76),平均55%(69/126)中原西部省份母系N系都有一定比例,根据一二个遗址的古DNA就断定华夏族群母系以M系占绝对似乎为时过早,陶寺遗址有细石器出土,中晚期母系的源头有可能是华北北部的戎狄有认为山西绛县横北村西周倗国人更接近古中原,而青海陶家寨东汉魏晋人群较高比例的N系,所代表的可能是古中原某种程度的"底色";当中较高比例的B、F充分说明他们来自于中原东部农业文化区,且其源头在华南。)[横北倗国人及陶家寨有父系数据,见(89)-①(69)

2010.9.27 再谈华夏族群主体单倍群O3的迁徙路线:华夏族群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源头,华夏探源事关重大,是弄清整个中华源流的关键。目前的基本共识有:①.华夏族群主要从事农耕业,从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其与北亚N2、N3、R1、Q1、C3族群同时期的游猎采集文化明显不同;②.华夏族群早期(半坡头骨)的体质类型属古华南类型,其源头在华南;③.华夏族群父系的主体是南方起源的O3系,并混有北方起源(扩张)的N*、N1、Q1及C3*单倍群,母系以M系为主体。主要分岐是:华夏族群主体单倍群O3的迁徙路线是走云南-四川线还是走华中-河南线?说走云南-四川“西线”的有利依据是,母系以M系高频,父系混有一定比例的N,而难以解释的问题是,与其同路相混的父系N族人为什么不在北方或北亚形成农耕文明而却发展为游猎牧民?或者,O3为什么不随N族人一起,迁徙到北亚并形成O3系游牧民族?还有,云南、四川一线并未发现任何新石器早期农耕遗迹;说走华中-河南“中线”的有利依据是,华夏族群的主体单倍群是O3系,新石器早期就从事农耕业,这与东部的东夷及东南部的荆蛮相同,同时,与东夷、荆蛮一样,早期体质特征属古华南类型,对此说法不利的是,华夏族群母系的主体是M系,而东夷、荆蛮的母系则有较高比例的N系,可见,高频的M系只能从“西线”或北亚找答案。
  也有人认为,O3系可能在3.0~2.5万年前已经迁徙西北,这是不太可能的,首先是父系N的年龄才2万年左右,大约1.5万年前才沿藏缅走廊迁徙西北及北亚,假如先前已有一个O3系人群居于西北,既然N系能穿越并向北亚扩散,本身就居西北的O3系的扩散范围只能是更大,但目前并没有数据支持有更早的O3系人群向北亚扩散,而是相反,N系人群先到达西北,然后是O3系的到来,顶着、逼着N系人向北亚扩散,O3系人只到达长城以北不远,大致相当于狄、戎活动区。
(68)

2010.6.26 台湾原住民的O3*源自何方?李辉等《岛西》数据中,O3*在宜兰赛夏占27.3%、花莲阿美占21.4%、苗栗卓兰占14.3%、南投曹人及台东卑南各占9.1%;Karafet等台湾原住民48个样本3例O3都为O3a3-P201*;natsuya网友见一份未发表数据,O3a3-P201*阿美族占35.9%、卑南族占17.4%、菲律宾巴丹岛人占12.5%、菲律宾人(除巴丹岛人外)占19.7%。如果台湾原住民的O3a3-P201*是源自盛冰期的华南沿海,可为O3诞生于广东北部提供有力证据。Karafet通过对比O3a3-P201*的STR值发现,台湾-菲律宾-印尼-大洋洲彼此相近,而与大陆的相当远,可认为台湾的与南岛的晚近期(新石器时代)同源,而他们应很早就与大陆分开了,进入台湾或南岛应在盛冰期而不是新石器时代;关于南岛的O3与大陆的分离得早,2008年兰海网友也表达过同样的看法,见>>>(26)。但是,由于台湾原住民母系有18%南岛起源的E系,不能排除O3a3-P201*作为母系E所对应的父系从南岛菲律宾方向进入台湾。父系比O3先到达南岛的,是一些东南亚大陆没有或罕有的单倍群,如C2-M38*、K-M526*,再有如C-RPS4Y*,大陆有,但低频得多;如果南岛的O3源自中南半岛方向,与其伴行的应有O2a-M95*,印尼西部人群O2a-M95*比例达43.8%(421/960),比O3a3-P201*高频得多。假如台湾原住民的O3a3-P201*来自南岛方向,因其横跨印尼、菲律宾,路途遥远、环境复杂,沿途必定会混入C2-M38*、K-M526*、C-RPS4Y*等,“一尘不染”几乎不可能,而且O2a-M95*比例也应比O3a3-P201*高得多。但台湾原住民却没混有C2-M38*、K-M526*及C-RPS4Y*,且O2a-M95*频率比O3a3-P201*更低。这些说明,O3a3-P201*源自南岛方向是得不到支持的,台湾母系中的E应是台湾原住民南征过程从菲律宾等地带回来的,漂洋过海必是以男性为主体,他们取得成功后带回南岛女人也是合乎情理的。综上,台湾原住民的O3a3-P201*与O1a1-P203*应来源于盛冰期的华南,而O1a2-M110大约在2万年前诞生于台湾,同时,O3的诞生地应在广东肇庆一带,而非云南。(福州连江近海台辖马祖亮岛2例8.2~7.5kaB.P的古mtDNA为E与R9,由于早于渡海年代,其应为沿海小岛原住民,E的源头应在台湾而不是南岛。E是M9下面与M9a并列的分支,诞生于2.7万年前,可算是南岛语族的特有类型,大陆罕有,很难想象E的源头会在东南沿海,E很可能与父系M110具有类似的迁徙路径,亮岛人可能是在台湾海峡海平面上升后、在封闭的小岛环境下存活下来的旧石器晚期遗民,屈肢葬葬俗说明其与岭南骆越祖先有渊源)(67)

2010.6.23 南岛源流:约6万年前的早冰期,海平面较低,C-M130*、C2-M38*及K-M526*等沿中南半岛西海岸迁入南岛,能到达的岛屿他们都占了;到了末次盛冰期,O系的O2a-M95*、O1a-M119*、O1a1-P203*及O3-M122*沿中南半岛东海岸迁来,把西印尼大岛屿上的早期居民大部分消灭或赶往东印尼群岛及大洋洲,O系成了西印尼旧石器晚期居民,根据西印尼960个样本,O系这四项共615例占64.0%(部分为晚近期迁入)。盛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这批南岛居民与大陆隔绝,他们一直沿袭着旧石器文化,大陆后期诞生的单倍型如O2a1-M111、O3a4-002611、O3a3c-M134、O3a3c1-M117等也不能进入南岛;在中南半岛及华南人群当中,O2a-M95*与O2a1-M111(M88)兼有,而印尼447例O2a竟全是M95*,这也恰好说明,O2a-M95*在旧石器晚期曾被大海隔绝。到了6千多年前,粤闽沿海的百越可能由于意外事件漂流到台湾,他们把新石器文化传到了台湾,使左镇人、长滨人后裔一下子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最早有大岔坑文化;大约五千年前,大陆的稻作农业及舟楫技术也传入台湾,掌握了新技术的原始台湾人开始向菲律宾南岛方向快速迁徙,大约只用了500年时间就从北到南、到西,让南岛从旧石器文化更替为新石器文化,并把土著语同化为南岛语,南岛语族基本形成。从台湾向南岛传播新石器文化的移民,父系单倍群为O1a1-P203*、O1a2-M110及O3a3-P201*,其几乎构成了当今南岛O1a2-M110与O3a3-P201*的全部及部分O1a1-P203*,在西印尼960个样本中,源自台湾移民的这三项有165例占17.2%,这小比例的台湾移民能够在技术及语言上同化了大多数的南岛土著,完全得益于新石器文化的绝对优势;假如占西印尼比例达43.8%(421/960)的O2a-M95*不是旧石器晚期的南岛土著,而是新石器时代源自中南半岛的南亚语族,南岛语族的同化就难以在这么大范围获得成功。(相关参考图件>>>数据>>>样本地理分区东南亚考古及传播模式;相关讨论:南岛的M119*、M95*及M122*应是末次盛冰期移民)
  台湾原住民及新石器时代的南岛移民主要是台湾旧石器晚期的遗民而不是新石器时代的大陆渡海移民,有利证据有几点:①.O1a2-M110主要分布于台湾及南岛,大陆仅见于上海马桥、金汇原住民及与其可能有同源关系的侗族、仫佬族等,台湾海峡的海流,尤其在夏季是从南往北,江浙一带的O1a2-M110难成为台湾O1a2-M110的源头,而相关闽、粤人群又未见O1a2-M110,闽越应为O1a2-P203,汉代迁江浙后汉化,华东汉族未见M110;②.台湾原住民有很多可算是独有的母系单倍群,估算年代大多早于六七千年前
的大岔坑文化,她们在大陆仅在西南、西北、东北等零星人群有零星分布,可看作是新石器时代台湾对大陆迁徙的个例,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东南沿海散居有4462名高山族人,此为台湾对大陆迁徙的实证;③.台湾原住民的O3都是O3a3-P201*,而大陆沿海到了六七千年前很难再有单纯的O3a3-P201*人群存在,都或多或少混杂有002611、M7、M134、M117等后生成员,当今单纯的O3*人群仅见于讲标人;④.早东亚人C3*比东越O1a(P203、M110)更早迁徙华东沿海,华东汉族以及与东越有关的少数民族如侗族、罗城仫佬族等都混有较高比例的C3*台湾原住民几乎没有C3*;⑤.Karafet通过对比O3a3-P201*的STR值发现,台湾-菲律宾-印尼-大洋洲彼此相近,而与大陆的相当远,类似情况亦见于O1a1-P203及O1a2-M110;⑥.李辉等估算网络台湾簇O1a*单倍群的年代达14659±3110年,远早于新石器文化进入台湾的年代。这六点说明,东南沿海作为台湾及南岛新石器文化的源头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播上而非人口的迁徙扩张。(李辉等大陆O1a2-M110检出比例:瑶族4/10、广西罗城仫佬族10/40、壮族7/28、侗族2/10、上海马桥原住民9/74、侗族4/40、福建畲族2/26、海南陵水疍家2/40、泰族东北1/20、广西武鸣壮族1/22、广西隆林徕人1/30、贵州麻江木佬族1/30、客家1/148。几乎只见于南方少数民族,大多较零星,应源出东越)(新发表>>>对台湾九个土著民族293个男性的17YSTR分析表明:台湾原住民具有高度的多样化,其种群间的异质性水平接近所检查的51个亚太人群;阿美族、布农族、赛夏族与所罗门、波利尼西亚人群具有最强的父系亲缘关系,而其余大多部落与这些南洋居民关系较遥远;YSTR分析没有透露出九个台湾土著部落与大陆父系有强大的亲缘关系,也许只有少数部落参与了对台湾迁移)(66)

2010.5.12 Y-SNP单倍群C3*频率北方汉族高于南方汉族的原因:从最新东亚人群C系频率分布表看到,除如江苏汉族、上海汉族、安徽汉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广西仫佬族等部分人群外,中国C系频率分布大概是:南方少数民族<南方汉族<北方汉族<北方少数民族,大小从几个百分点到十几个百分点再到几十个百分点,总体呈1:2:4:8倍数递增,北方汉族C3*比例大概是南方汉族的两倍,汉族及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C3*,局部有C*,几乎没有C3c,而北方少数民族为C3*与C3c,且人群中混有较大比例的N2及N3。同是汉族,为什么北方的C3*频率高于南方?难道是史期北亚游牧民族融入“胡化”的结果?历史上曾发生过秦汉时匈奴的汉化、隋唐时鲜卑族的汉化,还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曾占领过北方或入主中原,但汉族几乎不出现C3c、N2、N3三项,这对“胡化”的推测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北汉较高频的C3*不可能源自胡人的融入,只能解释为汉族在北方形成时,原本就混合有较高比例的C3*,南方汉族C3*频率较低是因为汉人南下时混合了C3*频率更低的南方原住民,是稀释的结果。综合以前的分析,早期华夏族群的构成大概是:60%O3+15%C3*+10%N*+5%O2*+5%Q1+5%其他(如D)。在对东夷及荆蛮的同化融合过程,O3比例升高,N*、Q1比例降低,而C3*变化不大或略升,在与南方原住人群混合成南方汉族过程,N*、Q1、C3*比例均降,O2*略升。
  南方原住人群大多数C3*低频,长江下游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汉族C3*频率较高,暗示C3*沿海岸向北方迁徙途中在长江口有一个向内陆的分支,土家族、侗族、水族、罗城仫佬族C3*频率较高,可能与这个分支有关,或者他们当中有的是原先江浙一带於越的遗民(混有O1a2-M110)。
(65)

2010.3.17 O1a2-M110人群的岛-陆迁徙:M110是百越M119*的下游分支,在台湾原住民当中出现较高频率,亦见于上海马桥、金汇原住民以及南岛印尼等人群,而如侗族罗城仫佬族等所混的M110应是江浙於越的遗民,与马桥、金汇原住民同源。台湾、上海、印尼等地的M110人群相距遥远,且有大海相隔,他们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同源关系?谁是源头?如何迁徙?是分岐于旧石器晚期还是新石器时代?
  首先看到,
台湾原住民父系M119*+M110占绝对优势,他们从大陆迁徙到台湾,有可能发生在盛冰期低海平面时,也有可能是在新石器时代渡海过去的;再从台湾原住民母系单倍群中看,除E族来自南岛方向外,其余均为原先华南人群单倍型的下游分支,且大多数为台湾原住民所独有,是百越先民进入台湾后,在孤岛隔绝环境下分化出来的独有类型,不见于大陆,只见于台湾及其下游的菲律宾、印尼等地;这些单倍群的分化年代,从2.3万年前到8千年前均有,未出现中断,说明台湾原住民的演化是延续的,当今台湾的土著民族就是2~3万年前左镇遗址的后裔而不是新石器时代插进去的渡海移民。由于大陆人群未见这些台湾独有的母系单倍群,也就排除了新石器时代有M110人群从台湾迁徙到江浙一带的可能,同时可推断出,M110从台湾原住民中分出并迁徙江浙一带,应发生在台湾这些独有单倍群诞生之前,结合台湾海峡海侵发生的时间及百越族群到达江浙一带的考古学依据,可把M110人群从台湾迁徙江浙的年代锁定在1.5万年前。由于台湾-菲律宾-印尼等岛链之间隔着宽阔的大海,人类在具备驾舟出洋能力之前是无法跨越的,结合一些考古学依据,判断台湾的M110人群向南岛方向扩散应是新石器晚期的事,年代大概晚于5千年前。在新石器晚期从台湾向南岛方向迁徙的还有台湾原住民中的O3*(P201*)人群(台湾原住民O3*多样性大于南岛),由于在岛链之间的交流,菲律宾、印尼等地的母系单倍群E族也流入到台湾原住民当中,672个样本,E族121例占18%,但不清楚E族所对应的父系单倍群是什么?
  起源于广东北部的O1a系统,早期大概可分四大支系:第一支系在盛冰期沿古海岸向南迁徙,到达粤西、海南、中南半岛及南岛,单倍群为较早期的M119*及P203;第二支系在盛冰期向东沿古海岸到达台湾,其主体是P203,大约在2万年前在台湾由M119*分化出M110,部分M110在海平面上升前迁徙江浙一带,由于大陆混有M110的人群相当有限,很难说这群人就是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源头;第三支系在2万多年前经粤东进入福建山区,主体是P203,是闽越及东瓯的源头;第四支系在大约1.5万年前经粤北进入江西,然后到达江浙及以北地区,单倍群主体是P203,他们应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及传播者,英德牛栏洞、江西仙人洞等发现有万余年前的栽培稻遗存,其很可能是河姆渡稻作农业的源头。相关图件:
>>>>>>
(经查阅,认为是台湾独有的mtDNA在大陆零星人群也有零星分布,可看作是台湾对大陆迁徙的个例)(64)

2010.3.6 东亚人群中的父系Q1-M120:Q1在东亚人群虽然低频,但分布面广,且为唯一源自中亚的父系单倍型,总使人联想翩翩,难道是水洞沟石叶文化的后人?或为北方细石器文化的传播者?或来源于匈奴或鲜卑的汉化?Q1是什么年代从什么路线混进东亚的?他们给华夏民族带来了中亚文明?
  Q1虽然起源于中亚,但在东亚以外地区,包括东欧、中亚、西亚、北亚、美洲等地的Q3高频区却十分罕见(据natsuya),算是东亚人群的特有成分。Q1低频地分布于汉族当中,其中,北方汉族平均4~6%,南方汉族平均1.5%,Q1同时低频地存在于部分少数民族之中,如白族、土家族、普米族、藏族、基诺族、傣族等,也低频存在于周边的越南、韩国、日本等人群,见光速
东越木香收集的数据。Q1的低频存在可能与汉藏语系O3的扩张有关,推测最晚至秦汉时Q1已混于O3系统当中,混入年代甚至早于藏缅语族在西北分出时的7000年前。东亚人群当中的Q1很单纯,未见混杂有Q的其他类型,说明Q1很早甚至是在Q3诞生前已从中亚往新疆方向东迁,之后就彻底地与西亚、北亚的Q类中断了联系。根据主冰期结束时间以及北亚Q3诞生、迁徙美洲的时间,估计Q1大约在1万年前进入河套地区。
  在东亚母系单倍型中,只有C、Z可能是中亚起源的Q1东迁时所对应的母系可能是C、Z,各地汉族母系C+Z频率比父系Q1稍高,1119个样本,C有37例占3.3%、Z有36例占3.2%,C+Z占6.5%,多数为4~10%,南方的广州、长沙、南昌为0,最高上海达18%
海岛琼海黎族及台湾原住民未见检出有C、Z(说明其早期分化扩张可能不在东亚南部)。现有古遗迹数据C最早见于4100~3900年前陶寺中晚期,在北亚的匈奴、鲜卑遗迹中出现高频。(63)(有认为mt-C是亚洲东南部起源的)

2010.1.18 华夏族群的源头及扩张模式:北方汉族母系以M系为主,根据张雅军,何驽等在人类学学报第28卷第4期(2009.11)《陶寺中晚期人骨的mtDNA》文中数据,大概在太行山中轴线以西,4千年前母系已是以M系为主,同时,结合辽西大山前战国墓及山东等地的N系数据,认为秦陵劳工墓的N系骨骸应为北方东部战败国的俘虏。华夏族群向东对东夷等族群的兼并及融合大致相当于母系M系自西而东的扩张与覆盖过程。现在想知道的是:华夏族群的源头在哪里?母系M系又是以什么方式成为华夏族群母系的主体的?这也是在网坛中争论的焦点,主流观点认为,华夏的源头是先羌,说2万多年前O3谱系中的O3e-M134(含M117)携带着母系M系从云南起程,迁徙西北河套地区,然后分出华夏族群及藏缅支系,另有O3*(M122、M324)支系从云南沿长江而下,然后走华中路线,在河南、山东等地形成东夷集团等,后来西北的华夏向东扩张,与东夷等族群发生兼并融合,形成汉族;近年我坚持认为,只有岭南-华中-中原路线,不存在O3e-M134北徙西线,也不存在一个单纯的M134原始华夏群落,渭水流域的华夏部落只是早期河南O3系的一个分支,M134从来都是O3系统族群中的一员,在华夏族群的扩张过程,M134(含M117)与M122(含M324)都是以同比例增长与扩张的。
  男人是参与族群或民族间战争的主体,战败方被消灭的首先是男人,而女人则更多地保留了下来,战胜方获得扩张,首先应体现在男性上。在东亚,华夏族群无疑是个扩张最成功的族群,假如原始华夏主体是O3系中的M134,当华夏母系M系对北方产生覆盖时,M134对北方父系的覆盖应更加广泛,M134在北汉的O3系中应更占压倒性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
北汉M134(含M117)与M122(含M324)比例相当,所以,关于华夏族群的源头,单纯的M134古羌起源说是难以成立的,原始华夏部落当中就有相当大比例的O3*,其源头应在河南。>>>陶寺O3e/O3*比例图
  原始华夏部落只是河南O3系的一个分支,O3系在岭南以及到达北方的早期,母系还是以N系为主(如半坡遗址类南亚人种可能暗示父系是O3,母系主要是N系),到了黄河上游后来为什么会演变成以M系为主呢?
主要与更早到达西北的父系N族人融合有关,而他们又能以什么方式融合呢?如果双方都愿坐下来谈和谐,以通婚形式融合,当今汉族中父系的N与母系的M系应持相应比例,因为北汉父系的N比例并不高(平均10%左右),因此,就不应出现北汉母系以M系占主体这种现象,反过来说明这种和谐融合模式是行不通的,剩下来的只有是战争模式了。O3系的祖先O-M175与N系的祖先ON-M214大约五万年前在越南北部就分开了,显然,西北两种人群语言的差异是巨大的,他们碰到一块,融合方式是战争,可以猜想,汉族父系中的N*、N1以及低频的Q1,应是战争中的俘虏,初期以奴隶形式存活了下来,混于华夏族群当中,而汉族母系中的M系,当初只是战争中的“战利品”,后来几千年,才喧宾夺主,成为华夏族群母系的主体
。北汉母系高频的D4、D5、G、M8a、M9a、M10应与父系N族群有关,C、Z应与来自中亚的父系Q1族群有关,而南方人群常见的单倍型B4、B5、F1、M7b、M7c、N9a、R9等才是华夏O3系的原配。(62)

2010.1.3还是关于O3a3c1*-M117(O3e1-M117)的问题:石宏等多位作者的文章其图表中,M117不仅是汉族的五大组员(M117、M134、M324、M122、M9)之一,也广泛地分布于少数民族之中,甚至频率更高,与M324、M122有所不同,M117与M134在苗瑶、百濮、百越等南方原住人群中有分布,但未见于南洋、台湾及海南等海岛原住人群之中,M117与M134很可能是在盛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以后才扩张的。在M117及M134的STR结构图上,南方原住人群(苗瑶、百濮、百越)处于树系的根部(图中红色较大圆点),说明他俩诞生于南方,如示意图>>>;M117的原始型见于瑶、傣二个人群(据兰海),而瑶族的始祖地可能在湘西,傣族的始祖地可能在广西(O*的高频区在广西),估计M117的诞生地与M134相差不远,大致在湘西、湘南、桂北一带。在大多数据中,未细分的M134里多是M117,M117的数量也很大,大致与M134(xM117)持平,猜测M117的分化年代应与M134接近,是M134诞生后不久便化分出M117,M134及M117至少在O3系迁徙北方前已经诞生,根据前面所指盛冰期后海平面上升年代以及北方最早出现新石器的年代(1.2万年前),判断M134及M117应扩张于1.5~1.3万年前;他俩的诞生应早于M7的1.2万年前,M134及M117有混于M7系统的荆蛮人群,而M7却未能混入M134、M117系统的北方人群之中。之前,由于对M117诞生年代及诞生地的误判,对源流分析、尤其是汉族源流的分析产生了严重的偏差。至少,南方少数民族或者海南临高人等的M134、M117不一定源于北方汉人,也不一定源于东夷,而更可能是南方原住民。汉族的O3系统都混有低频的Q1,而南方原住人群的O3系统基本没有Q1出现。(61)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