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1 2011.12.28 东亚母系A单倍群早期迁徙路线、年代及相应父系分析:①.线粒体A单倍群大约在30kaB.P诞生于贺江中上游地区,相应的父系为O3;②.A原始型与A4原始型在30~25kaB.P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迁徙;③.她们在长江中游碰到了父系D人群,被抢成为小矮黑的女人,部分于20~15kaB.P迁徙日本成为关东绳文人的祖先,约16kaB.P,A5a在日本诞生,A5a为日-韩的特征单倍群;④.在长江下游母系A碰到了从华南沿海向北方迁徙的父系C3*,随之25~20kaB.P迁徙东北,A2过了北美;⑤.10kaB.P前后,居湘地的A*、A4*随父系O3大致分两期迁徙中原北方,前批更北发展成旱作农业,后批稍南发展有稻作农业;⑥.约7kaB.P开始,A的一些年轻分支从华中分出向西南迁徙,古彝文所代表的可能是对类似于贾湖刻符这样的原始文化的传承。展开>>>。(80) 2011.12.5 关于标志性母系单倍群B与C:B,在长城地带诸多青铜时代的遗址中罕有,戎狄应是没有B的,可推断,早期末次盛冰期结束后,从云南迁徙西北、北亚的游猎采集y-N族人,其母系是没有B的,如代表古中原的西周倗国人等有较大比例的B,其来源只能是中原东部农业文化区且源头在岭南;美洲土著有B,可推得y-C3*所对应的母系是有B的,东北亚应是B的另一个分布区,与y-C3有关的胡人族群,如匈奴(→蒙古族)、肃慎(→女真→满族)、东胡(→鲜卑→契丹)等应是有B的,已有数据也支持,如鲜卑墓、>>>、古代蒙古人、现代蒙古人以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反过来说明,长城地带不是匈奴、肃慎(女真)以及东胡的早期聚居地,不是鲜卑、契丹、蒙古族、满族的始祖地,而是戎狄早期聚居的地方,只是后来才被匈奴、突厥、鲜卑、契丹、蒙古人等轮番胡化;同时也说明,戎狄应是欠缺y-C3*的,北汉一定比例的y-C3*与长城地带的戎狄华夏化应无多大关系。C,长城地带诸多遗址都见有C,代表古中原的西周时代的倗国人亦见有C(更早的陶寺遗址也出现了C,但很难说能代表古中原),但台湾原住民672个样本及海南黎族100个样本都未见有C,推测母系C要不是云南起源随父系N走西线北徙,要不就是中亚起源随父系Q等到达北方,而早期从内陆中线及沿海东线迁徙北方的O系很可能是没有C的,反过来,古中原人群当中的C则成了农耕父系O3族群与游猎采集父系N族群发生融合的证据,如西周倗国人,同时说明,北汉母系M系的C、D4、D5、G、M8a、M9a、M10等比例的升高很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而不是源自战国晚期的戎狄华夏化。(mt-C可能与A有相同的诞生地及迁徙路线)(79) 2011.10.5 推测河北mt-D4高频(40.7%)与战国晚期群狄华夏化有关:对文波的数据作粗略估计,mt-D(D*+D5,D*绝大多应是D4)的比例分布与y-C3*相似,岭南少数民族(壮侗)约10%(5~15%)、南汉约15%(10~20%)、西南少数民族约20%(10~25%)、北汉约21%(15~30%)、北方少数民族约30%(20~35%)。岭南少数民族约10%可看作是y-O系人群的本底值,当中D4/D5约为3/2~2/1,北方D4/D5比例升高应由D4比例升高所引起。作为本底值的岭南少数民族,D5比例约为4%,而北汉D5比例约7%(5~10%),高出本底值部分应与华夏族群的扩张有关,北汉D4/D5若按2/1计(据wolfgang),D4(含本底值)约为14%。除此之外,北汉高出14%的D4可能与战国晚期华北北部戎狄华夏化有关。河北现代人群大样本D4比例高达40.7%(175/430),推测戎狄后裔应不少,由于北汉欠缺胡人父系的N2、N3、C3c,如>>>,河北高频D4的来源也仅限于戎狄,不太可能源于更北的北亚人群。综前认为,北汉mt-M系(D4、D5、G、M8a、M9a、M10等)比例的升高可能与早期y-N族人融入原始华夏族群有关,而河北mt-D4暴增应与战国晚期群狄的华夏化有关。高频的mt-D4见于河北、辽宁凤城、韩国、日本等现代人群以及大甸子(4.5~3.5kaB.P)、匈奴、哈啦海沟小河沿(4.5~4.1kaB.P)、宁夏彭阳(东周)、拓跋鲜卑(东汉-魏晋)等古代人群。相关频率 >>>、>>>、>>>、>>>。北方高频D4的源头应是内蒙赤峰一带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2011.9.19 末次主冰期结束,北徙的O3系人群有没有抢小矮黑的女人做老婆?南方人群北迁,带着与原始农业相关的石器技术,如磨制石器、陶器等,而当时的北方小矮黑土著还在使用旧石器,属细石器游猎采集文化。从河南舞阳县大岗细石器、新密县李家沟遗址下部细石器(10.5~10.3kaB.P)及河北原阳县于家沟遗址下部细石器(14~8kaB.P)等层位接触关系分析,大约1万年前,新石器文化O3人群与细石器小矮黑应是发生过接触的,且存在着一个南方人群北进,北方土著退缩的过程;另方面,从当今北汉父系D频率极低来看,当时的父系O3与D是不相容的,但是,是否O3人群在取得北方东部地盘时,只把小矮黑的男人杀掉,而把女人保留了下来?古AND检测结果也是否定的。北汉母系以M系占优势,但M系比例暴增并非源自早期的北方东部,根据赵欣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数据,五千年前红山牛河梁遗址mtDNA N系比例较高,与现代南方汉族最接近,辽西大山前战国墓五个样本mtDNA全为N系,文中推断该人群来源于战国燕民北迁事件,说明战国燕南一带mtDNA仍以N系为主;另据baiyueren,河北蔚县三四千年前三关墓地古mtDNA的分型结果为M*/D?、B4*、B5*、A4、M*、D/G?、B5b,N系比例也不低,邻接树(赵欣)与大山前战国居民及牛河梁红山期居民相近。相关古AND数据揭示,辽西M系比例升高始于四千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而河北北部M系比例升高可能是战国以后的事,山东一带M系比例明显升高大约发生于二千年前。可见,早期O3人群与小矮黑的接触并未引起北方东部母系M系比例的升高,北汉母系高频的M系并非直接源自早期的小矮黑,他们移民北方时,并未杀男抢女,而可能是不分男女的杀戮或驱逐;同时,从早期的非融合关系,可反过来验证,北方东部细石器文化应不是父系的N与C3*而是D,因为N、C3*与O3是有融合的。新石器时代母系东N西M及父系各支系分布示意图。[辽西地区的古DNA揭示,北方新石器早期的细石器源自y-N(mt-D4、G、M8、M9、M10等)采猎族群,在辽西地区,农业O3与采猎N发生了融合,但早期在河南、河北甚至中原西部应未发生融合,理由同上。>>>](77) 2011.6.25 伏羲始祖的族裔、年代及故里 一、伏羲族裔:根据各族群对伏羲始祖的崇拜便可圈定伏羲族裔的范围,华夏族群认定炎黄二帝为伏羲后裔,并视炎黄文化为伏羲文化的正宗传承;先秦视太昊为东夷北部的东方帝,后来便出现了“太昊-伏羲”这样有承袭关系的联称;苗瑶中有关于始祖盘古、伏羲、女娲的民谣,有很多祭拜盘古、伏羲、女娲的庙宇,苗瑶的祖先荆蛮曾被炎黄集团大败,不但有黄帝杀蚩尤,更有尧舜大败三苗,假如伏羲只是华夏族的先祖,苗瑶不太可能捧回当自己的祖先来祭拜,可见伏羲、女娲应为荆蛮、华夏、东夷三大族群共同的人文始祖。二、伏羲族裔的血统:根据北汉及苗瑶父系单位群判断,三大族群的主体是002611、M134及M117,其中黄帝裔、太昊裔及荆蛮裔(苗瑶)以002611占优势,炎帝裔以M134及M117占优势,少昊裔以M117占优势,荆蛮混有特征单倍群M7,并较早在六七千年前就融合了较大比例骆越起源的M95(M88),除此,伏羲族裔还混有O3*、O2*、C3*等低频底层。但分徙年代较早的侗台土著(如讲标人、贵州百越)、台湾原住民及孟高棉族群当中的O3应不是伏羲族裔,与他们可能共祖于盘古,更早,O1、O2、O3共祖于封豨(豨韦氏)。三、伏羲始祖的年代:华夏区、东夷区、荆蛮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可视为三大族群分开后在各地的始居年代,而伏羲始祖应早于这个年代,华夏区最早是磁山文化(10~7.5kaB.P)、东夷区最早是匾匾洞遗址(9kaB.P)、荆蛮区最早是彭头山遗址(9~7.5kaB.P),再把分徙过程耗掉的时间考虑进去,他们未分徙还聚在一起时的年代大概会早于10.5kaB.P;从气候方面,末次冰期在11.7kaB.P结束,族群北徙应在北方气候转暖之后,另一方面南方气候一下子变得湿热多雨,易发生洪水可能是他们北徙的另一原因,聚落被淹没冲毁,仅剩伏羲、女娲兄妹可能发生于末次冰期结束后的急剧升温阶段,大约在11kaB.P;传说伏羲发明了结网猎鸟捕鱼,而湘南玉蟾岩遗址(1.2~1.0kaB.P)就发现有有编织印痕的陶片(说明掌握了编织技术),且发现有大量鸟禽类骨胳化石。由此认为,伏羲的年代应在11kaB.P。四、伏羲故里:学术界一般认为甘肃天水是伏羲故里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若依此,有伏羲崇拜的族群其源头应在甘肃天水一带,但是,仅混有较高比例O2a且混有特征单倍群M7的荆蛮就不可能源出西北,再有,西北出现新石器文化、出现原始农业也较晚,甚至够不着伏羲的年代。伏羲族系的扩张可算是冰后期随着农业文化的扩张是一个自南向北的过程,其源头应在南方,伏羲故里应在湘南、湘西甚至是贺江上游一带。较明确与伏羲相关的遗存信息最早为安徽凌家滩遗址(5.3kaB.P)出土的原始八卦图玉版,传说伏羲创八卦。五、伏羲族系早期可能发生过瓶颈效应:可能是洪水把伏羲部落的聚居地给冲毁了,只有伏羲等部分O3人群死里逃生;也可能是北渡长江引起的,只有O3系及少量O2*渡过了长江并向北方迁徙。六、族群北徙时可能就带着刻符与历法:贾湖遗址(9~7.8kaB.P)20个龟甲刻符有19个与古彝文基本相同(据刘志一);32个半坡陶符(6.8~5.6kaB.P),云南红河彝族的李八一昆读出了其中的23个,且能释译字义;社科院冯时用古彝文破译了山东丁公村的陶符;>>>。这些说明新石器时代北方曾存在过一种有共同源头、可互通的刻符,并在彝族中被保存了下来。彝族历法有上万年历史。七、大致分两期向北方迁徙:早期大约在1万年前,由于气候尚冷,他们在河北、河南等地发展成旱作农业,包括华夏族群、东夷太昊支及兴隆洼人群,半坡陶符与红河古彝文相近,显示分徙年代更古老;晚期在全新世大暖期,如贾湖遗址,由于气候适宜,他们发展有稻作农业,可能与彭头山文化有联系,包含一些与凌家滩、大汶口文化相近的因素,或属类荆蛮系统,贾湖刻符与路南古彝文接近,分徙年代稍晚。展开>>>。(76) 2011.5.8 汉族父系单倍群概述:汉族中的O3a4-JST002611估计有七成源自炎黄集团尤其是黄帝集团,部分源自东夷太昊集团及荆蛮集团;O3a3c1-M117主要源自炎黄集团尤其是炎帝集团,部分源自东夷少昊集团,南汉有少量源自苗瑶的汉化;O3a3c*-M134主要源自炎黄集团,少量源自东夷以及苗瑶(荆蛮)的汉化;O3*-M122包括O3*-M122(xO3a)、O3a*-M324(xO3a3)、O3a1-M121、O3a2-M164、O3a3*-P201、O3a3b-M7、O3a3a-M159等低频或罕有成员,前五种为早期已存在的汉族低频底层或罕有成员,后两种源自苗瑶(荆蛮)与东夷的汉化;O2*-P31诞生比O3早,其广泛低频地存在于东亚O系包括O3系人群当中,亦为汉族的底层,南汉少量源自苗瑶及骆越的汉化;O2a-M95源自骆越及苗瑶(荆蛮)的汉化,主要见于南汉;O1a-M119,绝大部分为O1a1-P203,源自东部及南方百越的汉化,在江浙一带频率较高;N-M231,包括N*及N1,源自西北游猎族群,八千多年前融进炎帝部落并参与华夏集团的形成;K*-M9包括O2b、R之类,O2b主要见于东北,R为印欧单倍群,源于少量的胡人汉化;Q1-M120可算是东亚人群的特有单倍群,源于中亚,也为汉族的低频底层,早期在西北黄河上游融合到华夏族群当中;C3*-M217北汉比例远高于南汉,应是早期O3系迁徙至北方时就融合进来的底层成员;D-M174属早期融合到O系的低频底层。(75) 2011.4.28 从东南大陆往南岛方向的分批迁徙:第一批直接从非洲沿海岸走来并迁徙南岛,如C*、C2*及K*等,年代大概在六万年前,当今主要分布于东印尼群岛及大洋洲岛屿。第二批主体是M95*,混有少量M119*(P203)及M122*(M324*),迁入南岛在末次盛冰期的2~3万年前,这批人的O2系统只见M95*而没有P31*及M88,第二批构成当今南岛人群的主体,如西印尼约占64%(615/960)。第三批是孟高棉族的祖先,包括M95*、M88、M7、M117、002611,当中还混有P31*及M134*,但这批没有M119*或P203,从蔡晓云估算的M117、M7共祖年龄以及中石器文化的年代判断,孟高棉族祖先从岭南迁入中南半岛应开始于2~1.5万年前;按理,第二批迁徙南岛的人群应在沿途中南半岛留下遗民,但从孟高棉族M119*(P203)罕有判断,第二批遗民并未融入到第三批人群(孟高棉族群)当中,或被第三批人消灭了(老挝人的M175*、M122*及越南人的M324*表明第二批在中南半岛还留有后代);第三批人群只迁徙至中南半岛,没能进入南岛。第四批是与孟高棉族群融合成泰老民族的那些岭南侗台祖先,从西樵山文化双肩石器向西南方向传播的年代推测,岭南侗台祖先(百越)迁往中南半岛开始于四千多年前,其单倍型有P203、M95*、M88、M134*、M117,但没有M7;同期,源自中国西北的藏缅语族的M117、M134*从半岛西北的缅甸迁入中南半岛。相关(70)、(66)。
炎帝长于姜水(渭水支流),炎帝故里有陕西宝鸡、湖北随州及湖南炎陵县等,炎帝陵在湖南炎陵县或陕西宝鸡、山西高平;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黄帝长于姬水(渭水支流),建都涿鹿,黄帝陵在陕西黄陵或河北涿鹿;颛顼生于若水(古汝水,嵩县一带),长于少昊部落的穷桑(山东曲阜),最初封地高阳(河南杞县高阳乡),建都帝丘(河南濮阳),颛顼陵在河南内黄县;帝喾高辛故城在河南商丘,建都于亳(河南郾师),帝喾陵在河南商丘;尧初居陶(山东菏泽定陶县),封地古唐国(河北保定唐县),称帝后迁都平阳(山西临汾),尧陵在临汾市东北;舜生于尧墟(河南濮阳范县),后受封于虞(山西运城平陆),建都蒲阪(山西永济蒲阪镇),舜陵在湖南永州宁远。2011年新的年代框架要比传统普遍晚200~300年,如庙底沟类型下限晚至3000B.C.,庙底沟二期晚期(或龙山早期)晚至2300B.C.,陶寺文化延续至1800B.C.龙山期末,大汶口文化结束和龙山文化兴起约在2300B.C.,山东龙山文化晚至1800B.C.,良渚文化的结束不晚于2300B.C.,其没进入到龙山期,据中国考古>>>。 2011.2.15 炎黄裔单倍群应是O3a3c*-M134、O3a3c1-M117与O3a4-002611的混杂:以往数据,中原汉族父系单倍群的主体是M122*、M134*及M117,全国汉族男性,M122*约1.8亿,M134*及M117共约1.4亿,当中的M122*大部分是002611,部分是P201*,由于P201*主要可能分布于沿海,因此,中原的M122*大部分应是002611。从人口数量及地域分布上判断,炎黄裔单倍群应是M134*、M117及002611的混合,炎帝裔主体是M134*及M117,而黄帝裔主体是002611。M134、M117及002611的年代远比炎黄始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这三种单倍群已混杂在一起,进入父权社会后,炎帝、黄帝首领继位的方式不是世袭而是部落中能者居上,因此,炎黄裔也只能是M134*、M117及002611的混合,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单一的对应关系,之间仅有侧重,炎帝部落位置偏西,与现代中原西部人群M134*及M117频率较高相对应,黄帝部落位置偏东,与中原东部人群002611频率较高相对应,或者轩辕黄帝裔就是002611。相关内容:(71)、(46)、(28)、(2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