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08 2008.5.4 O3各分支的分布:O3*-M122(O3-M122),东亚分布极其广泛;O3a*-M324(O3-M324),见于湖南、山东、缅甸等地;O3a1-M121(O3a-M121),罕见,武汉汉族发现2例,山东淄博汉族、海南仡隆人、广西邕江南壮族和柬埔寨人各见1例;O3a2-M164(O3b-M164),罕见,广西拉珈瑶及东南亚各见2例,北美也发现有;O3a3a-M159(O3c-M159),不算多见,分布于与东夷-荆蛮有关的山东汉人、苗瑶族等,亦见于柬埔寨人群;O3a3b-M7(O3d-M7),源于荆蛮族群,多见于苗瑶族及其相关人群;O3a3c*-M134(O3e-M134),非常广泛,主要分布于汉族及藏缅语族,初始也可能有混入到荆蛮族群中;O3a3c1*-M117(O3e1-M117),汉族五大组员之一;O3a3c1*-M133(O3e-M133),藏缅语族的主要组员。>>>O3系等频图(石宏等)。 2008.5.2 按检出频率估算中国各支系男性的数量:全国13亿人口男性6.74亿,汉族人口占91.56%男性6.18亿。全国男性中,O3系约占3.54亿,其中O3-M122占1.96亿、O3e-M134占1.58亿(M134的下游分支O3e1-M117约0.8亿);融合在少数民族中的O3系约3500万;汉族中源自荆蛮集团的M122约4100万,若加上相关苗瑶族等的O3成分,算得属荆蛮集团后裔的M122约4500万(占全国男性的6.7%);源出华夏族群汉人的O3系约2.74亿。全国的K-M9约1.05亿(占全国男性的15.5%)、百越O1b-M119约6300万(占9.3%)、骆越O2a-M95约4700万(占7%)、C-M130约4450万(占6.6%)、P*约2120万(占3.2%)、D-Yap约1660万(占2.5%),另有F-M89约2100万,其他如N、O2b等共有几百万;其中,O1b-M119的93%、K-M9的90.5%,O2a-M95的85%、C-M130的85%、P*的81%、D-Yap的54%融合在庞大的汉族人群中,只有小部分组合成少数民族。汉族中,O3e-M134约1.44亿占23.3%(其下游M117约占12%),O3-M122约1.78亿占28.8%,K-M9约0.95亿占15.5%,O1b-M119约5860万占9.5%,O2a-M95约4000万占6.5%,C-M130约3800万占6.1%,P-M45*约1700万占2.7%,D-Yap约900万占1.5%;O3系共占汉族的52.1%,O系共占汉族的68.1%;由M134+M122+M9三项构成的源出华夏族群的汉人约3.69亿,其占汉族男性的59.7%,占全国男性的54.7%。(计算过程>>>)(27)(K-M9主要是N*、N1、O2*) 2008.4.30 根据东南亚岛屿及大洋洲O3的古老性,O3的诞生年代及分化地点可能要改写:兰海根据有关巴厘岛O3STR的论文认为,大洋洲的O3与东南亚岛屿O3的STR有部分重叠,东南亚岛屿的O3处在祖先型位置;大洋洲的O3与大陆(包括中国及中南半岛)的O3的STR没有重叠的地方,在很接近根部的地方分裂成两个簇;大洋洲的O3与大陆的O3在很早的时候就分开,大洋洲的O3来自东南亚岛屿的O3,其与藏缅系的O3乃至整个大陆的O3都没有后期联系(见分子人类学论坛)。依此判断,O3应在盛冰期已诞生,并趁着低海平面迁徙到东南亚岛屿及大洋洲,鉴于O1-M119大约分化于2万年前,迁徙大洋洲的O3有可能与马来支O1a-M101同行,而在更早期,他们则可能曾于广东北部混居。O3有可能在2~3万年前已诞生于广东北部,这年龄比先前所推测的O3在1.5万年前分化于湘南要早得多。(但很难寻找到这种古老型O3的影子)(26) 2008.4.12 滇贵川地区的人种、族群变迁:第一批是早东亚人D在5万多年前自云南入境,然后向北向黄土高原、华北、东北、朝鲜半岛及日本迁徙,在西南地区留下的活动遗址有:云南丽江50ka、富源大河30~50ka、重庆丰都50ka、四川资阳36~39ka、资阳鲤鱼桥25ka、铜梁张二塘25ka、攀枝花回龙洞20ka、汉源富林20ka、贵州兴义12ka、蒙自马鹿洞9.5ka及保山塘子沟7-8ka等遗址。由于岭南西江以南及中南半岛未发现早于2万年前的现代人祖先活动遗迹,而北方又存在大量的晚期智人遗址,可断定,最初从非洲沿海岸走来到达印度的这批早东亚人D,其向北的迁徙过程,西南地区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他们部分弥留于滇贵地区,其势力至少延续至距今7~8千年前,蒙自马鹿洞人是他们的代表,原居陕甘川交区的氐人贵族便是他们的后裔。当今国内人群或民族D频率从75%至18%的排序是:四川平武白马氐人>云南普米族>西藏-云南藏族>四川茂县羌族>广西金秀拉珈瑶及茶山瑶>广西隆林徕人>青海互助土族>云南思茅拉枯族>纳西族>文山壮族>宁蒗彝族>江西兴国及浙江景宁的畲族>广西富川平话汉族(据分子人类学论坛兰海收集的数据)。 2008.4.1 新石器早期湖南道县玉蟾岩、澧县彭头山所居族群属O3吗?玉蟾岩遗址(12~10kaB.P)发现了最原始的栽培稻以及最早的夹炭陶和贴塑法制陶,此两项技术在后期的彭头山、大溪(O3d)、贾湖(O3e)、河姆渡(O1)遗址中更加成熟,可见荆蛮、先夏及江浙百越与玉蟾岩人在技术上都可能有传承关系,但居岭南的骆越O2a及百越O1出现这两项技术则要晚;彭头山发现了最早的二次葬,而所发现的晚些的东南百越流行二次葬,中原先夏族群在早于7千年前多流行直肢葬,到了仰韶文化期亦流行二次葬俗,江北荆蛮族群多流行直肢葬俗,广西地域的骆越早期都流行屈肢葬俗。从早期的稻作技术及葬俗的承袭关系上判断,玉蟾岩人及彭头山人排除了属骆越O2a的可能。再根据古史及古迹分子人类学分析结果,认为江汉平原-洞庭湖一带在4~6千年前属荆蛮族群(广义)的地盘,所以,玉蟾岩族群及彭头山族群应属O3系。大概是:初始的荆蛮O3d仅居于长江以北,是渡过长江后O3-M122的族群分支,而留居湖南一带的应属它的祖型O3*、O*及另些分支(如O3-M122、O3-M324、O-M175、O3a-M121、O3c-M159等),彭头山遗址(9~7.5kaB.P)最早出现规模的稻作农业,城头山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宏大城址-“中华第一古城”。如果江北荆蛮族群的始祖是伏羲-女娲的话,江南彭头山-城头山人的始祖有可能是盘古,当然,玉蟾岩人更为古老,可能是原始封豨部落分化出的O3祖先族群。从洪江高庙遗址及大溪文化出现屈肢葬判断,广西北部的骆越O2a约在7千年前进入湘南、6千年前混入鄂西,并与荆蛮O3*、O3d融合。(据中以科学家最新的放射性碳测年数据,玉蟾岩陶片距今1.8万年前,估计O3在2万年前已进入湘南)(24) 2008.3.21 难解几点:①.云南所见最晚旧石器塘子沟遗址距今6895±225年,云南300余处新石器遗址绝大多属新石器晚期,所得两个测年数据最早距今5020±80年(据张兴永);距今5000年前的昌都卡若遗址是西藏最早的新石器遗址,这些表明西北古羌戎向南迁徙,与早东亚人D最早的融合发生于7000~5000年前,藏缅族群O3e1-M133应分化于7000年前的西北。②.O*作为O1、O2及O3的祖型仅见于岭南(南方)的骆越及百越群体,柳江人的年代很可能在晚更新世末期,这些都支持“黄种人东亚支O-M175的分化中心在两广北部、分化于远古的封豨部落”;O3系欠缺祖型O*说明北渡长江前O3已诞生,后仅有纯O3族群过了长江。③.据石宏,李易等的数据,汉人融入前,百越M119、骆越M95及荆蛮M7族群是欠缺K-M9的,高比例的K-M9稳定地伴随着华夏O3e,K-M9主要可能是早于O3e到达西北的N?黄种人乌拉尔支N自西南北上1.2~1.5万年前到达西北,距今8000年前华夏O3e从中原向西北扩张时与之发生了融合?K*当不会是白种人的成员。(23) 2008.3.12 古人的经济生活:自5万多年前就从西南向北方迁徙的早东亚人D,在早于5千年前一直过着单一的游猎采集生活,他们追逐猎物到处游荡过着无定居式穴居或半穴居生活,其活动范围比其他人种大,早东亚人D一直使用着简陋的旧石器,他们最先进的工具是主冰期使用的削刮器、箭镞之类的细石器,顶多再出现一些飞索石球及装饰用穿孔小石器。早东亚人C最初主要沿海岸迁徙,在沿海以渔猎及捡贝类为生,后来在东北进入内陆再发展为采集、狩猎及渔猎经济。早东亚人的骨器相对较为发达,但缺乏中石器-新石器的农耕经济阶段,欠缺与种植业相关的陡刃砾石石器、磨制石器及穿孔石器,他们捕猎到肉类食物多是烤着吃或生吃,所以也未能造出陶器;早东亚人也会把异族人当猎物。 2008.3.9 长江流域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遗址:云南塘子沟(8~7ka)、河口孤山洞(30ka)、白骨洞(21~13ka-中);贵州打儿窝(15~8ka-新)、马鞍山北洞(20~18ka);重庆奉节横路(10~7ka-新);湖南石门人(20ka)、十里岗、乌鸦山、石门燕儿洞;湖北鸡公山(50~20ka)、伴峡榨洞(20ka)、樟脑洞;江西新余;安徽水阳江;江苏下草湾(50~40ka)。几个遗址上部见7~13千年前经有磨制的中石器-早期新石器,推测为骆越或荆蛮族群所遗留?其它的均属旧石器晚期,石器型变小或见细石器、部分为南方特色的砾石石器,其有可能是早东亚人D自云南沿长江而下发展于长江流域的遗迹,部分也有可能源于主冰期从北方迁回南方的早东亚人D?部分苗瑶族及相关人群混有较高频率的D可能与之有关,如:广西金秀拉珈瑶52.17%、富川平话汉17.86%,局部壮族21.3%、广西罗城仫佬族12.5%、贵州仡佬15.4%(据甘瑞静、石宏、李辉等),广西金秀茶山瑶50.0%、富川平地瑶16.1%、江西兴国畲族18.18%、浙江景宁畲族18.06%、福建霞浦畲族13.04%(据兰海)。苗瑶的祖先是生活在长江中游的荆蛮族群。(21) 2008.2.20 试从DNA角度给华夏汉人下个定义:父系Y染色体带突变O3e1-M117者、或带与M117有祖型关联的O3e-M134、O3-M324、O3-M122甚至是O-M175、K-M9突变者为汉人。同样带的是突变O3e、O3、O或K,如果其不与M117构成祖型关联,他就不会是汉人。如与O3e1-M133构成祖型关联者属藏族、羌族或藏缅语族;与O3d-M7构成祖型关联者属苗瑶族;与O2a-M95构成祖型关联者有可能属壮族;与O1b-M119构成祖型关联者则为百越人事。有认为,汉族人带O3e1-M117者约占15~20%,据石宏等859个汉族样本数据,18个省份汉族中的M134/M122/M9比值平均为35/41/24(注:M134含M117,M122含M7)。依此定义,则可避免出现“里外不是人”或有族无人的状况,如由于荆蛮族的M7不发达,含百分之十几M7及高比例M122的群体就很可能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荆蛮集团,又如M117+M134比例达20%~30%的群体,其汉人的比例估计在80%左右。 2008.2.3 藏缅分出及O3e1-M117的年代:相关的Y染色体突变分析认为,藏缅支M133与华夏支M117分化于5~6千年前,突变年龄的计算涉及到一个代距取值问题,它会给结果带来一定的随意性,也就说,说它是突变于5~6千年前还是7~7.5千年前没什么两样。如果藏缅支是在5~6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后期向西分出,南徙的藏缅文化应带有仰韶文化的特色,华夏支的M117就可能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如果藏缅支分出于7.5千年前的前仰韶文化末期,藏缅文化就会欠缺仰韶文化的特色,华夏支M117就应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华夏M117的年代对探索炎黄汉文化的起源尤为重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本人认为,华夏M117的年代应在7~7.5千年前。①.通过与考古年龄对比,发现相关的Y染色体突变分析得出年龄大概比考古年龄小20~30%;②.7.5千年前,正好是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也正由此,西部高原生态环境得到双倍的升温改善才导致部分O3e向西分出;③.5千年前的昌都卡若遗址是西藏最早的新石器遗址,出土大量的打制石器、细石器及磨制石器与黄河中上游原始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出土的大量陶片均为手制夹砂陶,纹饰以刻画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为主,有少量黑色彩绘,器形以罐、盆、碗为基本组合,均为小平底器(>>>百度百科),其制作技术比仰韶文化的彩陶技术落后或落后得多,顶多相当于前仰韶文化期;④.M117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扩散要比父系氏族社会容易,假设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一次俊男靓女的结合,遗传出一个带突变M117的威猛英俊的男子,他一生迎得了部落中50个女子的青睐,与其中漂亮的25个女子共生得15个男孩,往后,也就由于体格相貌遗传上的一点优势,M117在部落男性中占了较大的比例,随着部落的扩张、拆分以及后来的族外通婚,M117在华夏族群中得到快速的扩张。M117有可能产生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的前期。当然,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一般都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男人们也搞不清楚谁才是自己的儿女;至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否同时也是母权社会?或三皇五帝有没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那就难搞了!(M117也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少数民族之中,M117的原始型见于瑶族及傣族等,其源头在南方的原住人群当中,在O3系向北方迁徙前,M117已诞生,其年代比原先估计的要早得多,应早于1.2万年前,见后>>>61)(19) 2008.1.25 古代汉人南下战争与岭南土著的南徙:能踏平北方六国的秦军,在首战岭南时,竟有数十万将士被西瓯土著用乱棍打死、用藤条勒死或用弹弓射死,可见先秦岭南越人人口之众;南方气候湿热,流水冲刷及化学风化作用非常强烈,十分不利于古人活动遗迹的保存,但两广所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还是很多,这也能说明汉人南下前,岭南已是人口众多。但当今,广东男性越人血统比例只占30%左右,女性约占70%,广西男性越人血统比例占45%,女性占65%左右。那原先众多的岭南土著跑到哪去了?除少部分在战争中阵亡外,部分留于原地接受汉化,部分演变成今天壮族的主要成员,还有部分携家带眷或整个家族南徙到东南亚去了,他们安居于山林密处战争难以到达的地方,一个山头一个聚落,由于战争导致的错落,相邻聚落甚至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若要追踪他们共同的祖宗,至少得在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有的村落由于过于偏僻,失去与外族进行基因交流的机会,较高比例地保留了南迁前祖先的基因。这就是东南亚地区民族众多,有的民族某血统比例特别高的原因之一。岭南这种乾坤大挪移还发生于后期中原人口的南迁挤压。最早期影响岭南人口南迁的主要是气候因素,是末次盛冰期的到来。历史上岭南人口的大南迁,可是板子上钉钉的事实,秦汉以后的尚有史载可查,上述为“东南亚民族众多、局部某血统比例高”提供了另种解释,无需非得把事情都挂到“起源地、分化中心”那份儿上。(18)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