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始祖的族裔、年代及故里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1.6.25

  一、伏羲族裔:根据各族群对伏羲始祖的崇拜便可圈定伏羲族裔的范围,华夏族群认定炎黄二帝为伏羲后裔,并视炎黄文化为伏羲文化的正宗传承;先秦视太昊为东夷北部的东方帝,后来便出现了“太昊-伏羲”这样有承袭关系的联称;苗瑶有关于始祖盘古、伏羲、女娲的民谣,有很多祭拜盘古、伏羲、女娲的庙宇,苗瑶的祖先荆蛮曾被炎黄集团大败,不但有黄帝杀蚩尤,更有尧舜大败三苗,假如伏羲只是华夏族的先祖,苗瑶不太可能捧回当自己的祖先来祭拜,近人闻一多在所著《伏羲考》中,论证了伏羲是南方苗蛮各族的祖先神。可见,伏羲、女娲应为荆蛮、华夏、东夷三大族群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遗存遍布全国各地,比较集中分布于河南南部、渭水流域、山东泰山周边及洞庭湖周边地区,在这些地区,不但有大量的伏羲文化传说,且有大量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遗存作佐证。

  二、伏羲族裔的血统:根据北汉及苗瑶父系单位群判断,三大族群的主体是O3a4-JST002611、O3a3c*-M134及O3a3c1-M117,其中黄帝裔、太昊裔及荆蛮裔(苗瑶)以O3a4-JST002611占优势,炎帝裔以O3a3c1-M117及O3a3c*-M134占优势(在西北区及藏缅语族有较高频率),少昊裔以O3a3c1-M117占优势(齐语支闽语人群M117频率较高),荆蛮混有特征单倍群O3a3b-M7,并较早在六七千年前就融合了较大比例的骆越起源的O2a*-M95(O2a1-M88)。除此,伏羲族裔还混有O3*、O2*、C3*等低频底层,当中,O3*包括O3*-M122(xO3a)、O3a*-M324(xO3a3)、O3a1-M121、O3a2-M164及O3a3*-P201等,O2*是早期O2向下游分化前的O2*-P31(xO2a、O2b),北方汉人C3*-M217频率远高于南方汉人,C3*-M217主要在O3人群早期迁徙至北方时融合进来。但是,南方分徙年代较早的侗台土著(如讲标人贵州百越)、台湾原住民孟高棉族群当中的O3系(主要是O3a3*-P201、O3a3c*-M134、O3a3c1-M117)应不是伏羲族裔,他们与伏羲族系可能共祖于盘古,而更早三四万年前,O1、O2、O3很可能共祖于封豨(豨韦氏)。

  三、伏羲始祖的年代华夏区、东夷区、荆蛮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可视为三大族群分开后在各地的始居年代,而伏羲始祖应早于这个年代,华夏区最早是磁山文化(10~7.5kaB.P)、东夷区最早是匾匾洞遗址(9kaB.P)、荆蛮区最早是彭头山遗址(9~7.5kaB.P),再把分徙过程耗掉的时间考虑进去,他们未分徙还聚在一起时的年代大概会早于10.5kaB.P;从气候方面,末次冰期在11.7kaB.P结束,族群北徙应在北方气候转暖之后,另一方面南方气候一下子变得湿热多雨,易发生洪水可能是他们北徙的另一原因,聚落被淹没冲毁,仅剩伏羲、女娲兄妹可能发生于末次冰期结束后的急剧升温阶段,大约在11kaB.P;传说伏羲发明了结网猎鸟捕鱼,而湘南玉蟾岩遗址(1.2~1.0kaB.P)就发现有有编织印痕的陶片(说明掌握了网罟技术),且发现有大量鸟禽类骨胳化石。由此认为,伏羲的年代应在11kaB.P。

  四、伏羲故里:学术界一般认为甘肃天水是伏羲故里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若依此,有伏羲崇拜的族群其源头应在甘肃天水一带,但是,仅混有较高比例O2a-M95*(O2a1-M88)且混有特征单倍群O3a3b-M7的荆蛮就不可能源出西北,再有,西北出现新石器文化、出现原始农业也相对较晚,甚至够不着伏羲的年代。伏羲族系的扩张可算是冰后期随着农业文化的扩张是一个自南向北的过程,其源头应在南方,伏羲故里应在湘西、湘南甚至是贺江上游一带。较明确与伏羲相关的遗存信息最早为荆蛮区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5.3kaB.P)出土的原始八卦图玉版,传说伏羲创八卦。(点击右图见更多相关的八角星纹)

  五、伏羲族系早期可能发生过瓶颈效应:可能是洪水把伏羲部落的聚居地给冲毁了,只有伏羲等部分O3人群死里逃生;也可能是北渡长江引起的,只有O3系及少量O2*-P31渡过了长江并向北方迁徙。除O3系与少量O2*-P31外,至于汉族当中的其他单倍群,推测C3*-M217大部分源自早期的北方东部,N*-M231、N1-LLY22g主要源自七八千年前的渭水流域,O1a*(O1a1-P203)源自几千年来东南百越的汉化,O2a-M95*(O2a1-M88)源自晚期苗瑶及骆越的汉化。

  六、族群北徙时可能就带着刻符与历法:贾湖遗址(9~7.8kaB.P)20个龟甲刻符有19个与古彝文基本相同(据刘志一);半坡陶符(6.8~5.6kaB.P)的32个样本,云南红河县彝族老毕摩李八一昆读出了其中的23个,且能释译字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冯时用古彝文破译了山东丁公村的陶符;见文[9]。这些说明新石器时代北方曾存在过一种有共同源头、可互通的刻符,并在彝族中被保存了下来。古彝文及彝族历法有上万年历史。从文波石宏董永利等的数据中,可判断彝族的主体是云南一带的原住民,包括K*-M9(主要是N*)、F*-M89及D-YAP,其次是来自荆蛮的O3*-M122(M7占12.8%)及源自羌戎的M134,推测古彝文及彝族历法源自长江中游的原始荆蛮或古彝缅族群。

  七、大致分两期向北方迁徙:早期在大约1万年前,由于气候尚冷,他们在河北、河南等地发展成旱作农业,形成裴李岗早期文化、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及大地湾文化等,半坡陶符与红河县古彝文相近,显示分徙年代更古老;推测早期北徙人群父系单倍群以O3a3c*-M134及O3a3c1-M117占优势。晚期北徙在全新世大暖期,形成贾湖遗址、匾匾洞遗址、后李遗址等,由于气候适宜,他们发展有稻作农业,与彭头山文化有联系,包含一些与凌家滩、大汶口文化相近的因素,或属类荆蛮系统,贾湖刻符与路南古彝文接近,分徙年代稍晚;推测晚期北徙人群父系单倍群的主体是O3a4-JST002611,长江中下游地区O3a4-JST002611相对高频可能与此有关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史 第一编 中华民族的起源.1994.2.27;
[
2].曾祥委.盘古探源-让你了解古老神秘的盘古.中国农历网;
[
3].伏俊琏.伏羲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华夏文化.2007年03期;
[4].李辉,文波等.南岛西部人群和侗台人群的父系紧密遗传关系.生物医学中心进化生物学.8卷146篇(2008);
[5].蔡晓云.Y染色体揭示的早期人类进入东亚和东亚人群特征形成过程.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6].新华网.专家发现最后一个冰川期末期气候变化剧烈.2008.6.21;
[7].刘志一.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9.12;
[8].刘志一.贾湖龟甲刻符考释及其他.中原文物.2003年第2期
;
[9].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中国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香港)研讨会纪要.2009.

  封豨:O-M175,距今5万年前,分百越O1、骆越O2及盘古O3三大支系。生活于封开渔涝、河儿口一带(岩溶区),遗留有罗沙岩遗址第二文化层。以大野猪为图腾,与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事狩猎业有关。
  盘古氏:O3-M324,距今2.5万年前,分磁山-兴隆洼F444、神农M117、伏羲002611、荆蛮盘瓠M7等多个支系。生活于怀集诗洞、桥头至封开长安、金装一带(岩溶区)。发明用河床鹅卵石制作石斧(陡刃砾石石器)。龙首蛇身,以蛇为图腾,与中石器时代从事渔捞业有关。“盘古”,壮侗语,即“盘仔”的意思。
  有巢氏:O1a-M119(P203),距今2~1.5万年前,东南百越人祖先。走出洞穴向棚居过渡,生活于北江流域-江西鄱阳一带,族群后来在浙江河姆渡发展出干栏式建筑。
  烈山氏:O3-M134*(F444+F46+),距今1.1万年前,烧山开土,发明旱作农业。初迁鄂西随州一带,后迁河北、辽西,形成磁山文化及兴隆洼文化。
  神农氏:O3-M117(F5+),距今1.1万年前,发明旱作农业。居湖南,葬于长沙。分西北炎帝支系(F438、Y8389等)、东夷少昊支系(CTS5063、CTS7634等)。早期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分出彝缅支CTS1642*、藏缅支CTS9713,向岭南分出侗傣支CTS1642(Y7080)。
  伏羲:O3-002611(F11+),距今1.1万年前,分东夷太昊支与始祖黄帝支。人首蛇身,与承袭盘古及渔捞业有关。生活于湘南,发明刻符、八卦、纪年法、网罟及稻作农业。苗历、彝历与伏羲历法有渊源,有上万年历史。
  太昊:O3-002611(F11+),距今9千年前,从河南迁山东北部,东夷人、韩国人、日本人、苗族的002611是其后裔。
  炎帝:O3-M117(F5+F438、Y8389等),距今8.2千年前,从河南沿黄河西迁渭水流域,汉族中高频的F438、Y8389等是其后裔。
  少昊:O3-M117(F5+CTS5063、CTS7634等),距今7~6千年前,从河南迁山东南部,山东人、河南人的部分M117、闽语人群(潮汕人)、韩国人、日本人的M117是其后裔,CTS7634下的F2188算是闽语人群的特征单倍群。
  始祖黄帝:O3-002611(F11+),距今6420年前,从河南迁山西南部又转至渭水流域,后期袭黄帝位者有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坚、节、赫胡、封胥、依卢、启昆、轩辕。
  轩辕黄帝:O3-002611(F11+),距今4950年前,生于河南新郑,葬于陕西黄陵,颛顼、帝喾是其后裔。002611(F11)在中原东部以及江淮一带的汉族中高频。

  盘古开天辟地,指的可能是经历了一场巨大天灾,盘古挽救人类命脉的过程,但也可能是指盘古用一块鹅卵石去砸另一块鹅卵石,发现陡刃石器的过程。最早入籍见于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当中所记“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开挖徙骇河时建立殿堂,纪念盘古。”可能是最早的盘古庙,徐整《五运历年纪》中有“盘古之君,龙首蛇身”,而伏羲、女娲图腾为人首蛇身,之间应有承袭关系。在有荆蛮背景的族群中,众多祭拜一种由盘古、伏羲、女娲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神像(据曾祥委),盘古应为伏羲、女娲的先祖。瑶苗族既祭拜盘瓠也祭拜盘古王,盘瓠与盘古应不是同一个神或祖先,盘古王是远祖。盘古至少是伏羲族系、荆蛮盘瓠族系的共同祖先,单倍型是M324或M122,共祖年龄超过P201的2~2.5万年。盘古传说主要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南朝梁代人任昉在《述异记》里称“南海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据覃乃昌潘其旭),盘古传说的源头应在南方(岭南),推断在肇庆的封开北部及怀集西部O3诞生的地方,大致相当于讲标人集居的地域。早期O3的一支P201沿绥江而下,并在盛冰期低海平面时过了台湾,成为阿美族的祖先,古时南海郡有盘古国,花都有盘古王庙;更大更多的O3支系经桂东北进入湖南,桂林来宾一带多盘古庙。据马卉欣《盘古学启论》第12页,有专家对云南沧源的一处岩画考证后认为,该岩画为二万年前原始人的作品,岩画内容是一人头上发出太阳的光芒,左手握一石斧,右手拿手一木把,两腿直立傲视一切,形象与盘古立于天地之间,用斧头劈开混沌、开天辟地的传说相契合,盘古神话可能在二万年前已经存在。盘古手中的大石斧应属陡刃石器,陡刃石器是南方中石器时代一种可与木竹、藤条组合使用的砾石石器工具,陡刃石器的出现,意味着原始种植业及洞外棚居生活的开始,人群可出现快速分化与扩张(扩散)。结合岭南最早出现陡刃石器的年代(如封开罗沙岩遗址有陡刃砾石石器的第一文化层,铀系法测年为2.24±0.16万年),以及母系单倍群在约2.5万年前出现快速分化与扩张这种现象,推断盘古的年代在距今2.5万年前左右。同样:根据史书>>>对有巢氏、燧人氏的记载描述以及早期东亚古人的经济方式,结合盛冰期结束的年代(14.7kaB.P)以及华东地区的考古年代,判断有巢氏、燧人氏为中石器时代从洞居向棚居、从主业狩猎向渔捞转变阶段的人物,应为2~1.5万年前生活在北江流域至江西鄱阳一带的O1a-M119(P203);而神农氏、烈山氏应为湘鄂地带1.2~1万年前的O3,推测是早批向北方迁徙、与炎帝族系有关连的M117、M134*,他们烧山开土,到了北方即发展成旱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