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图文数据转载:

 

 

 

 

    与Y染色体相比,mtDNA非常缺乏具有高度群体特异性的标记。因此我们只能比较那些在南北方频率差距比较大的谱系。表3列出了在南北方频率相差2倍以上的单倍群,其中B4a、B4b1、B5a、F1a、M7b1、R9b在南方高频,而B5b、M9a和Z在北方高频。通过统计分析,这些单倍群均发生了强烈的群体扩张(表4),因此可以用τ来估计其扩张的时间。与Y染色体的结果类似,所有谱系的时间都在2万年以内,并且其时间呈现出三个明显的梯度,B4b1、B4a和R9b三个南方高频率谱系年代大约为1.6-1.8万年,北方高频率的B5、M8a、M9a和Z以及南方高频的F1a大约在1.1-1.2万年,而B5a、M7b1两个谱系的扩张时间都在5千年左右。这三个时间梯度与Y染色体体的估计几乎完全一样,提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的群体扩张。第四纪末次冰期的年代大约在1-3万年前,在2万年前气温达到最低,1.8万年前开始变暖,而到了1.1万年前,基本上逃脱了冰期的影响。我们用遗传学方法估计的时间与古气候的变迁非常吻合。(摘自:文波博士论文《Y染色体、mtDNA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

l

    中国侗台样本的Y染色体单倍群频率李辉,文波等《南岛西部人群和侗台人群的父系紧密遗传关系》一文对比该表,与孟高棉族群及中南半岛侗台人群相比,中国侗台人群O3a3b-M7及O2a1-M88两种单倍群罕见。

l
l

    重构海南黎族演化历史并溯源百越人群基因谱系 发表>>>。评论相关:海南黎族语言属侗傣语,“黎”“俚”“临”“骆”实际是同个音,源头是骆越,早于四千年前骆越可能讲南亚语,四千年前良渚人群(F492等)带着稻作文化迁入岭南,岭南百越语发生了侗台化,西瓯从温州瓯江流域迁来,他们说田地为“罗”,“骆越”便可能是“种田稻作人”的意思。海南黎族祖先应该是在语言侗台化之后带着稻作文化迁徙海南岛的。但M95不是华东良渚人群的后代,又因海南黎族未见长江中游地区荆蛮的特征单倍群M7,黎族语言本身又不属苗瑶语系,海南黎族的M95来源于荆蛮的可能性不大,黎族M95的源头应为岭南原始土著,由于海南黎、傣族、京族的M95共祖于一万年前,O-M95在 YFull YTree v10.06.00 中的年代为 formed 12900(14200~11700)ybp,TMRCA 10700(11800~9700)ybp,所以,O1b-M95应在一万多年前诞生于岭南,O系四千年前才从华东或华中迁入岭南的假设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