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源流辑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地学演绎 莫如波 2015
2015.11.21 北方发现末次间冰期ON近亲的古DNA:西伯利亚西部4.5万年前Ust'-Ishim人古DNA测得父系是pre-ON、母系是pre-B,而田园洞人母系有说是pre-B(后来又有说是B)。推测在末次间冰期(5.5~3万年前),气候较温暖,父系pre-ON、母系pre-B、B人群与yC、yD人群一起,曾从南往北遍及亚洲东部,北至西伯利亚,南至东南亚,北方诸多旧石器晚期遗址应由他们所遗留,南俄3.6万年前科斯坚科人古DNA父系是C、母系属U2。只是到了盛冰期,北方人群大多灭绝了,南方人群ON支系几乎也只剩下O与N两支后代。pre-ON是ON的伯父分支,ON-M214是K2a2b,与Indian Telugu人K2a2a是兄弟关系,而Ust'-Ishim人测得是K2a1,与YFull中NO的上游K-M2335是同辈;pre-B是B的姨母分支。K2a1 Ust'-Ishim人的考古年龄与YFull中K-M2335的突变年龄45400(49600~41400)岁相当,但比K-M2335的共祖年龄41500(45600~37400)岁大,考虑到Ust'-Ishim人不一定是K2a1的始祖,K2a1的突变年龄应比Ust'-Ishim人的考古年龄(4.5万年)还要大一些。回顾>>>。 2015.11.3 亚洲东部人群铲型门齿的进化:铲型门齿是中国人本地起源说的标配,现今中国人大部分属铲型门齿,由于中国发现的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及大部分晚期智人属铲型门齿,因此有考古学家认为,中国人来源于本地的延续演化。但由于时间跨度太大,中间间有十几次冰期,还有陨星撞击等大灾难事件,要求古人类不迁移,在某个地区就地延续演化,这实在是强人所难、不太可能。中国的铲型门齿有可能是各个阶段独立进化的,人类进入中国以后,在相同的酸碱环境下啃食同种类的食物就会进化出铲型门齿。铲型门齿是在门齿内两侧鼓起形成铲形,侧边增厚给门牙起着加强筋的作用,以增加撕咬力,应该是由长期啃食某种食物如植物的块茎、块根类进化而成。Turner观点,东南亚人类巽他型牙特征表现为简单、原始和一般化,铲型门齿等特征出现率低且程度较轻,而中国型牙则表现为复杂、强化和特殊化,表现为牙齿体积、质量以及表面复杂程度增加。根据刘武的统计数据,亚洲东部人群铲型门齿的比例北方明显高于南方,内陆干旱地区高于沿海,变化特征与环境中水及土壤的酸碱度(pH值)成正相关。套用已有的现代人迁徙路径,可作出如下判断:①.南方湿热多雨,沿海雨量多,植被更加发育,植物尤其腐植质的微生物分解造成潜水、沟溪水CO2含量较高,水的pH值偏低、水质偏于酸性(pH值5.5~6.5),水及土壤可引起食物对钙质产生腐蚀性,不利于铲型门齿的形成与强化,造成铲型门齿出现率南方人群低于北方、沿海低于内陆,而气候干旱区及石灰岩地区(水质pH值7~8)更有利于铲型门齿的强化;②.早期东南亚人(含C*、K*类)、中南半岛人(母系多原始型)、日本绳纹人(D2)铲型率低,可能代表刚从非洲迁来亚洲东部时的本底值;北方黑龙江人及西伯利亚人(C3人群)的铲型率也不高,说明早期海边渔猎族C3的生活方式难以进化出铲型门齿;史前台湾人的铲型率可看作是中石器时代岭南人群(O系)的本底值,华南人、香港人、现代东南亚人比例升高是由于历史时期混入了大量北方人的结果;③.中石器时代岭南人铲型率开始升高,很可能与古人居于石灰岩溶洞,长期啃食某种块茎、块根类食物有关,也暗示着原始种植业的开始;北方古华北人群(N、O3)铲型率特别高除与北迁万余年大量啃食植物有关外,还与气候干旱,环境偏于碱性(水质pH值7~8),牙齿不易被腐蚀有关。(118) 2015.10.16 福岩洞人有没可能是父系M168、母系pre-L3祖先?中科院古脊椎所刘武、吴秀杰等在15年10月15日的《自然》上发表研究论文,在湖南省道县福岩洞发现了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采用230Th-234U不平衡铀系法测年,表明人类化石的埋藏年代在8~12万年前,>>>。福岩洞人的属性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其为父系M168(CT)、母系pre-L3祖先,为东亚人y(C、D、O、N)、mt(M、N)的本地远祖;另一种可能,其为早期从非洲迁东亚的先前晚期智人,但后来灭绝了。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根据已有的父系及母系进化树,除南亚、中东、西亚、欧洲的y(G、H、I、J)及相应母系是从东亚西迁的人群外,非洲的yE、mtL3也必然属从东亚回流的人群,或者,非洲的mtL3压根就没与东亚的mt(M、N)在7.15万年前共祖,只是有人搭错了线。仅从yE分析,中东、欧洲及非洲北部的E是E3b,而非洲南部是ExE3b,E人群显然是从非洲南部向北部、向中东扩散的而不是相反。另种情况,假如东亚的先前晚期智人能延续至今天,父系应为非洲A、B*类,母系为L0、L*等,但东亚不太可能存在此类原住民的后代,灭绝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推测,东亚的先前晚期智人很可能已在7.4万年前苏门答腊超级火山喷发所引发的“核冬天”中绝灭;先前晚期智人进入东亚时应会碰到高眉嵴的早期智人-曲江马坝人,两种人群或在东亚杂处甚至存在杂交,最后都在大约7.4万年前灭绝了。支系接驳存在阴差阳错的可能,目前还不能完全否定福岩洞人属东亚人本地远祖的可能,还有一丝希望(非洲的mt-L3是7万年前从南亚回流的,对应的父系很可能是E >>>)。相关 >>>、>>>、>>>。(117)
2015.9.20 F5下游分支族属初探:据严实、王传超等(>>>),002611+F11、M117+F5、F444+F46、P203+F78、C3a-F1144是东亚人群的五个超级祖先,其后代占汉族或中国人父系的60%,其中O3下的F11、F5、F46占中国人父系的40%,F11人口最多,F5分布最广且呈跨地区、跨种族分布。在YFull Experimental YTree v3.14中,F5的点位位于O3a2c1a-M117与M1706之间,年代应比M1706稍早,M1706的年代值为突变14400(16700~12100)年、共祖9000(11400~6800)年。F5+M1706下的分支有CTS5063、M1726、Y8389、CTS7634(F2188)、F438、CTS1642及M1706*,约诞生于9000(11400~6800)年前。各分支人群的分布,风虎云龙网友作的M122支系图列了一些信息,F438、Y8389主要分布于北方及东部汉族;CTS5063及F2188分布于闽语人群,北方汉族及越南人也有;CTS7316分布于闽语人群及日本人;CTS1642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汉族也有,其盘踞在印度东北、孟加拉、缅甸、泰国、越南、两广形成庞大支系,CTS1642单支的多样性相当于F5其它分支的总和。据Yungsiyebu分析,藏族M117+F5的主体是CTS1642及F438(F316、F1754)。奋斗网友认为,M117南北分化彻底,当中的CTS1642、CTS5063、F2188北方少有,但在南方是人数较多的支系,分布在华南、西南、印度、缅甸、孟高棉等地区,跨越地区和种族(>>>)。广州三元里人的M117亦主要为这三种类型(snelheid)。据snelheid网友,闽语人群60例有12例M117,当中大部分为CTS5063(7/60)及F2188(4/60)两支,其他类型仅见1例。snelheid认为,CTS5063在中国分布整体上比F2188略广,前者在中南地区、河北、甘肃等汉族以及云南傣族中有分布,但比例远不如南部(闽粤),而F2188几乎只分布于南部特别是福建沿海一带,偶尔北方有一两个样本其远祖还是江淮的;中南CTS5063比例很小,F2188罕见;胶东F2188可能比内陆还少;福建畲族也没多少CTS7634;西双版纳傣族有CTS7634及CTS5063;越南有F2188。据Yungsiyebu,CTS7634(xF2188)见于浙江、福建及台湾汉族,亦见于韩国人及日本人,F317(即F2188)疑似样本见于浙江、福建、台湾等人群,亦见于辽宁西塔朝鲜族。又据风虎云龙收集的数据及分析,在日本人6%的M117当中约有1%是CTS1642,并怀疑是CTS1642的早期分支;CTS1642亦见于韩国人(Yungsiyebu);判断其源头是东北的濊,濊在夏商时居山东,周灭商时迁东北,秦开东征时从韩国挤向日本形成弥生人,>>>;而濊主要是东夷流民,推测主体由太昊F11、少昊F5以及燕南沿海F46构成,当中CTS1642、M7等荆蛮元素当来自黄帝战蚩尤时东夷与三苗的联合。 2015.9.12 北方采猎N系何时融合到O3农耕人群当中?早全新世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原北方生活着两大族群,西面、西北面生活着父系主体为N母系为A、D4、C、G、M8a、M9a、M10等的细石器采猎族群,后演变成戎狄,东面生活着父系主体为O3母系为B4、B5、D5、N9a、M7b、M7c、A、F1、R9等的陶罐类农耕人群,后来两者融合、演变,构成北方人群的主体。采猎N系从云南迁北方较早,约1.4万年前盛冰期结束时已在北方生活;农耕O3系从湖南迁北方较晚,大致在主冰期结束时的1.1万年前开始。根据中原东部青铜时代及商周时的相关古DNA结果,当时中原东部母系还是以与O3相应的N系为主导,推测农耕O3系并非一到北方就与采猎N系发生融合。之前的多个段落曾对融合时间进行过几种推测:发生于前仰韶关中地区、辽西红山文化消失期、商周小冰期长城地带戎狄南迁期、战国华北北部戎狄华夏化。藏族的O3(M117+F5)部分源出黄河上游的汉藏祖先族群,藏族的N大部分是与汉族相同的N1*-LLY22g,N在藏族中占5.65%,在其非D成员中占12.34%(据祁学斌等的数据),判断藏族的N与华夏族群具有同源关系,出自同一个汉藏祖先族群;根据藏区新石器遗址(如昌都卡若遗址)技术简陋、欠缺彩陶等现象,认为藏族的O3、N祖先在中原西部进入仰韶彩陶文化期之前已经分出,认为汉藏共源于前仰韶文化期,即:采猎人群的N及相应母系在关中地区、在前仰韶文化期已开始融合到O3系农耕人群当中。近期山东大学Yu Dong与吉林大学Chunxiang Li等发表文章,在山东广饶县大汶口文化遗址(年代4800~4500aB.P,据近年成果修正后为4600~4300aB.P)中,获得4例父系古DNA,2例是N、1例O、1例K*(xO),同时获得10例母系全是D5。此说明,在颛顼、帝喾时代(4900~4200aB.P),随着炎黄华夏集团完成了对东夷两昊集团的兼并融合,已有N流向东部,也说明华夏集团早期混有较高比例的N。燕北红山人群去向还有未解之谜,不排除部分南迁燕南,也有网友对吉大的古DNA分型结果表示怀疑;商周小冰期长城地带戎狄南迁与战国华北北部戎狄华夏化,应给华北人群带来较高比例的N及相应的戎狄母系类型,但当今河北人父系N比例并不高,其可能与后来的战争杀戮有关,秦汉以来人群已经历了多次血缘更替。相关段落:(96)、(78)、(77)、(69)、(62)、(57)。(115)
2015.8.15 从yO系的mtM7b、M7c来源看yO系的起源及流向:yC1对应mtM7a在封闭的琉球群岛上生活的年代相当早,从考古及单倍型年龄上判断,至少在2.5万年前已生活在那些孤岛上,可以从yC1对应mtM7a向前推,得出mtM7对应yC,即最早的时候mtM7是yC的原配。由于yC走出非洲后专沿着海岸迁徙,其中yC2、C4经中南半岛迁澳洲,yC1沿着东海岸窜进了琉球群岛,因此,中南半岛是他们分手及必经之地。同时也可以判定,yC3也是从中南半岛分出,然后沿着东海岸向北方迁徙的。由于mtM7是yC的原配,其诞生地及初始扩张地应在中南半岛一带而不会在北方。在yO系人群中,无论是海岛原住民或是大陆人群,无论是O1、O2或是O3人群,都混有较高比例的M7b、M7c,可以判断,M7b与M7c是在O1、O2、O3扩张分迁前已经存在于O系人群当中,而mtM7从yC人群流入到yO、ON人群应更早,年代大概在5万年前,交流地点应在北部湾一带,可以判定,O系的发祥地也在北部湾一带,然后从南往北迁徙扩散。 2015.7.25 重塑南方O系的批次演进:考虑到父系支系存在过多折损及回复突变的存在,对YFull中O系的年龄,在置信区间内看最大值。㈠.ON-M214、O-M175的年龄在4.5~3.9万年,对应母系M7、N9、R9、B4、B5、F等的诞生,考古上对应两广5~3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㈡.O3(M122、M324、P201、KL1、P164)、O2(M268、PK4)、O1(M119)系列的年龄在3.2~2.4万年之间,与母系A、B4a、B4b、B5a、B5b、M7b、M7c、F1a、N9a等的诞生相对应,表示末次间冰期后期一次显著的分化繁衍与扩散。㈢.2.5~1.5万年前盛冰期,天气寒冷,人群扩展缓慢,但O3、O2、O1已分区窝居,O3居桂东北及湘南岩溶区,O2居广西中南部岩溶区,O1居粤中、粤北及江西岩溶区,岭南进入中石器时代,可能已出现棚居生活,期间O3(M134、M117、F444、002611、F5、F11)、O2(M95)、O1(P203)等单倍群先后在相应的族系中诞生。㈣.临近盛冰期结束,人群开始扩散迁徙,其中M95及少量M122*、M119*沿古海岸迁南岛;M95迁印度东北成为蒙达人群的祖先,也经中南半岛迁尼科巴群岛;P201*、M119*、P203及M95*趁着低海平面迁徙台湾岛,M110在台湾诞生,与之对应,台湾原住民存在系列独有的母系单倍型,但台湾原住民中低频零星的M88、M134、M7等应来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渡海移民,而台南3~2万年前的左镇遗址可能是由C1所遗留,后来C1在台湾被O系人绝灭,在琉球群岛却延续了下来。㈤.1.4~1.1万年前岭南O系人群开始大规模迁徙扩张,M95、M88、P31*、M7、M117等孟高棉祖先从岭南迁中南半岛,并带去中石器技术(陡刃砾石石器)形成山韦文化及和平文化,而O1(P203)从粤北、江西向江浙东部沿海迁徙,O3系从湖南向北方迁徙。㈥.6~4千年前,东南百越侗傣族群扩张,广西的孟苗人群进一步挤向中南半岛。㈦.战国时期扬越及楚人南迁挤压,岭南侗傣人群向周边迁徙。㈧.秦始皇统一岭南、汉武帝平定南越国,瓯骆人群及北方士卒挤向越南。 2015.5.7 O2a1-M95及O1a1-P203的共祖年龄不足万年意味着什么?台湾及南岛原住民有高频的P203及M95,先前大多学者认为,他们属旧石器晚期盛冰期移民的后代,但在最近的YFull Experimental YTree v3.10中,M95的突变年代只有13.4ka,共祖年龄为11.0ka,P203突变年代为13.4ka,共祖年龄只有8.1ka。即诞生于盛冰期结束以后,共祖年龄不足万年。如果真是这样,即产生多个似是而非的问题:①.在3~2万年前,母系B4a、B4b、B5a、B5b、M7b、M7c、F1a、N9a等陆续诞生,当今O系尤其O1、O2对应的母系主要是这些单倍型类群,那么,在P203及M95诞生及扩张前,这些单倍群对应的父系是什么?她们后来又是如何落在O系P203、M95等手里?难道都是从父系C、D人群那里抢来的吗?②.M119诞生年代在28.1kaB.P,前2万年竟然窝居在一个地方不扩散,或者有扩散但后来大部分被P203、M95等后人消灭置换了?③.此意味着台湾及南岛原住民M95、P203等O系人群均属新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渡海移民,台湾旧石器晚期的男人已经灭绝,而母系却延续有多种独有的单倍型;中南半岛孟高棉族群也是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才开始从岭南迁去,山韦文化、和平文化与他们无关。④.岭南尤其广西有很多3~2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存,其只能是由父系C、D人群所遗留,后来,两广的C、D男性几乎被O系人杀光,而女人却能延续下来。⑤.新石器时代农业并不是从中石器时代原始种植业逐步演变而来,而是在末次冰期结束后突然冒出。⑥.父系突变估算年龄小于相应母系年龄及考古年龄是普遍现象,存在未知因素,可能与战争造成过多男性支系消失有关?⑦.YTree所得年代或者只是局域支系检测的结果而非整体,尤其没有包含海岛原住民支系。⑧.父系单倍群共祖年龄(TMRCA)偏小很可能与回复突变有关,根据奋斗网友数据分析,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16639个数据,17个点位(17-STR)完全相同的F492可以找到68个之多(占4‰);又据SNPEC,F5下游的F316也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姓氏、不同民族的17STR值全同现象。他们绝不可能是百年内同宗的兄弟,如果不是测试分析出错,就有可能是由回复突变(或向旁侧跳变)造成,回复突变(或跳变)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会导致共祖年龄估算值变小。(112) 2015.4.16 对广东人源头的思考:2005年金力、李辉认为,南方汉族父系基本都是从北方南迁的(约占80%),而南方汉族的母系南方与北方的贡献基本相当;也有认为,广府人母系有80%是土著成分,血缘构成父母系严重失衡。2010年通过对几份数据综合分析认为,广东人父系来自北方汉族及南方土著的比例大约各占50%,而母系从中原南迁的比例约占30%。目前看来,判断广东人母系有70%源自长江以南应无问题,包括荆蛮起源及百越起源(两者难以区分)。现在关键看父系。中原人南迁之前由于频繁战乱,人群高度混杂,也造成002611+F11、M117+F5、M134+F444+F46这三种高频单倍群在人群中分布均匀,如果中原人随机迁入广东,势必会造成这三种单倍群以相应的比例出现于广东人群。但多份数据显示,岭南人群002611+F11低频,包括广府人、客家人,甚至潮汕人(对比图)。这说明岭南汉族主要源自长江以南原先002611稀少的荆蛮(江南扬越)及百越。鉴于众多族谱记载唐宋以来经粤北南雄珠玑巷驿站迁入广东,再结合之前的分析,以往岭南汉族数据当中的M117、M134有部分可能是侗傣土著F5+CTS1642,认为广东人父系来源:中原人、江南人、岭南人所占比例约为4:3:3,即中原汉人/湘赣荆蛮/岭南百越为4:3:3。广府、客家父系源头较杂,中原成分中,三大王族(F11、F5、F46)之外的杂牌军占较大比例;潮汕父系北方成分主要是M117与F444,可能与东夷少昊集团有关,荆蛮成分主要是畲族的M7及O2系统。母系北方汉族比例广府、客家略低(约30%),潮汕略高(47%),但与父系大致平衡,总体比例中原汉人/湘赣荆蛮/岭南百越约为3:3:4。从历代南迁流向来看,广东人相对高频的O2系统(P31*、M95*、M88)主要源自江南荆蛮及本地土著(如粤西俚人),而不是来自广西骆越或中南半岛。在语言上,粤语、客家话及潮汕话主要由四成北方人带来,粤语的源头是中原西部的雅言,客家话可能与荆蛮语有关,潮汕话有更多的东夷语因子,它们或多或少都融合有古楚语及古越语的成分。相关:新加坡学者分析图-广州人与华中人具有更多相近的成分。相关阅读>>>。 2015.2.1 盘古的年代及其族系:盘古,开天辟地,指的可能是经历了一场巨大天灾,盘古挽救人类命脉的过程,但也可能是指盘古用一块鹅卵石去砸另一块鹅卵石,发现陡刃石器的过程。盘古最早入籍见于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当中所记“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开挖徙骇河时建立殿堂,纪念盘古。”可能是最早的盘古庙,徐整《五运历年纪》中有“盘古之君,龙首蛇身”,而伏羲、女娲图腾为人首蛇身,之间应有承袭关系。在有荆蛮背景的族群中,众多祭拜一种由盘古、伏羲、女娲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神像(据曾祥委),盘古应为伏羲、女娲的祖先。瑶苗族既祭拜盘瓠也祭拜盘古王,盘瓠与盘古应不是同一个神或祖先,盘古王是远祖。盘古至少是伏羲族系、荆蛮盘瓠族系的共同祖先,单倍型是M324或M122,共祖年龄超过P201的2~2.5万年。盘古传说主要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南朝梁代人任昉在《述异记》里称“南海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据覃乃昌、潘其旭),盘古传说的源头应在南方(岭南),推断在肇庆的封开北部及怀集西部O3诞生的地方,大致相当于讲标人集居的地域。早期O3的一支P201沿绥江而下,并在盛冰期低海平面时过了台湾,成为阿美族的祖先,古时南海郡有盘古国,花都有盘古王庙;更大更多的O3支系经桂东北进入湖南,桂林来宾一带多盘古庙。据马卉欣《盘古学启论》第12页,有专家对云南沧源的一处岩画考证后认为,该岩画为二万年前原始人的作品,岩画内容是一人头上发出太阳的光芒,左手握一石斧,右手拿手一木把,两腿直立傲视一切,形象与盘古立于天地之间,用斧头劈开混沌、开天辟地的传说相契合,盘古神话可能在二万年前已经存在。盘古手中的大石斧应属陡刃石器,陡刃石器是南方中石器时代一种可与木竹、藤条组合使用的砾石石器工具,陡刃石器的出现,意味着原始种植业及洞外棚居生活的开始,人群可出现快速分化与扩张(迁徙扩散)。结合岭南最早出现陡刃石器的年代(如封开罗沙岩遗址有陡刃砾石石器的第一文化层,铀系法测年为2.24±0.16万年),以及母系单倍群在约2.5万年前出现快速分化与扩张这种现象,推断盘古的年代在距今2.5万年前左右。同样:根据史书对有巢氏、燧人氏的记载描述以及早期东亚古人的经济方式,结合盛冰期结束的年代(14.7kaB.P)以及华东地区的考古年代,判断有巢氏、燧人氏为中石器时代从洞居向棚居、从主业狩猎向渔捞转变阶段的人物,应为2~1.5万年前生活在北江流域至江西鄱阳一带的O1a-M119(P203);而神农氏、烈山氏应为湘鄂地带1.2~1万年前的O3,推测是早批向北方迁徙、与炎帝族系有关连的M117、M134*,他们烧山开土,到了北方即发展成旱作农业。O古族群树系图>>>、相关>>>。(110) |